- 年份
- 2024(10077)
- 2023(14018)
- 2022(12174)
- 2021(11271)
- 2020(9605)
- 2019(21548)
- 2018(21512)
- 2017(41432)
- 2016(22219)
- 2015(25071)
- 2014(24156)
- 2013(23824)
- 2012(21766)
- 2011(19494)
- 2010(19337)
- 2009(17429)
- 2008(16829)
- 2007(14750)
- 2006(12719)
- 2005(10846)
- 学科
- 济(87728)
- 经济(87638)
- 管理(67935)
- 业(67822)
- 企(56783)
- 企业(56783)
- 方法(43497)
- 数学(37871)
- 数学方法(37505)
- 农(23327)
- 中国(22838)
- 财(22610)
- 技术(22510)
- 业经(19835)
- 学(19120)
- 地方(17415)
- 农业(16419)
- 贸(15648)
- 贸易(15638)
- 理论(15264)
- 易(15129)
- 制(14799)
- 务(14408)
- 财务(14343)
- 财务管理(14319)
- 技术管理(14185)
- 和(13735)
- 企业财务(13663)
- 环境(13278)
- 银(12862)
- 机构
- 大学(310240)
- 学院(308196)
- 管理(127604)
- 济(122603)
- 经济(120030)
- 理学(111692)
- 理学院(110514)
- 管理学(108759)
- 管理学院(108197)
- 研究(99502)
- 中国(72833)
- 京(65175)
- 科学(61964)
- 财(55055)
- 所(48468)
- 农(46571)
- 业大(46060)
- 中心(45653)
- 财经(45022)
- 研究所(44412)
- 江(44043)
- 经(41190)
- 北京(40866)
- 范(40346)
- 师范(39979)
- 经济学(36893)
- 院(36701)
- 农业(36356)
- 州(35750)
- 财经大学(33752)
- 基金
- 项目(219468)
- 科学(174322)
- 研究(161133)
- 基金(160400)
- 家(139531)
- 国家(138397)
- 科学基金(120380)
- 社会(101983)
- 社会科(96799)
- 社会科学(96774)
- 基金项目(86112)
- 省(86010)
- 自然(78783)
- 自然科(76993)
- 自然科学(76978)
- 自然科学基金(75660)
- 教育(74112)
- 划(72122)
- 资助(65069)
- 编号(64833)
- 成果(51488)
- 创(49669)
- 重点(48992)
- 部(48407)
- 发(46300)
- 创新(45650)
- 课题(44422)
- 科研(42018)
- 国家社会(41967)
- 教育部(41862)
- 期刊
- 济(126619)
- 经济(126619)
- 研究(89213)
- 中国(57199)
- 学报(47571)
- 管理(46788)
- 科学(44943)
- 农(40658)
- 财(40170)
- 教育(36569)
- 大学(36344)
- 学学(34154)
- 技术(28998)
- 农业(28689)
- 融(23911)
- 金融(23911)
- 财经(21547)
- 业经(20897)
- 经济研究(20675)
- 经(18283)
- 科技(17791)
- 技术经济(16655)
- 图书(16472)
- 问题(16079)
- 业(15558)
- 理论(15104)
- 实践(13897)
- 践(13897)
- 现代(13632)
- 商业(13555)
共检索到437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波 韩爱华
文章利用2008—2015年31省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技术输出还是技术吸纳的技术转移都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但从全国层面看技术吸纳较技术输出的影响作用大,东中西部的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表现各异。文章控制其他渠道的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FDI投资、对外贸易和产权保护是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偏好的路径依赖,而科技人才与研究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驱动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增长,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经济增长拉动技术转移,技术转移进一步拉动自主创新。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洪江 陈学华 夏晖
本文以2007年新会计准则推出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WLS方法实证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创新投入具有正向作用,国有控股公司创新投入少于民营控股公司,基金持股和基金持股集中度对公司的研发支出具有正向作用。董事长持有股份的公司,其创新投入反而减少。
关键词:
创新投入 公司治理特征 实证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哲 米娟
文章采用索洛增长模型,对辽宁省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联关系;短期中,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长期中,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技术转移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长期内,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也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性检验等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在1991-2008年的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均衡中,滞后一期、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很显著;长期均衡中,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技术转移的原因,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波
在定性分析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效用概念模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与统计软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虚拟企业知识联盟对企业提升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对成员企业的管理创新绩效效用不大。同时,提出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提高成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琪轩
对于大国权力转移的研究,以往国际关系理论往往关注权力转移所引发的大国战争。文章认为,"二战"以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焦点正在发生改变。大国所面临的国际约束使得领导国与挑战国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战争而转向技术竞争。当挑战国迅速崛起的时候,领导国与挑战国都会强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而不是战争,以实现国家安全。与小国相比较,大国的技术进步更具有反国际分工、覆盖领域全面等特征。而在大国之间发生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双方政府会增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自主创新的加强成为战后大国权力转移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
大国政治 权力转移 自主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倪海青 张岩贵
通过建立一个南北技术转移模型,作者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FDI技术转移和东道国自主创新的关系。文章的研究表明:(1)FDI技术转移对南方国家相对知识资本存量的影响取决于其模仿能力,只有南方国家的模仿能力超过一定的门槛值后,FDI技术转移才能有效地促进南方国家相对知识资本存量的增加。(2)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导致国际生产格局发生变动。(3)当南方国家模仿能力较弱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南方国家自主创新;只有南方国家的模仿能力达到一定的门槛值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有效地促进南方国家的自主创新。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FDI技术转移 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戴庆华 牟永红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过分注重引进国外资本的规模,忽视了技术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陷入困境和面临潜在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技术的现状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误区及潜在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技术学习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层次的概念,成为区域发展差异的构成因素。自主创新强调创新主体为实现自益性而对创新结果的自发追求,带有创新本身强烈的功利性,由此具有不稳定性。自主创新能力表现多元创新主体对创新的主动追求意识及对创新收益的主导能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区域创新不稳定性加以过滤的介质。自主创新能力特征的识别有助于为各区域特色自主创新能力路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 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东 何攀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包括技术开发子系统、技术转化子系统和技术收益子系统,并选取了影响三个子系统的重要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各地的三个系统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核心 因子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国际技术扩散是影响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2003-2008年区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效应和外资研发溢出效应对我国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作用;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程度反映的模仿效应对我国内资企业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购买国外技术对我国内资企业各个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对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小于对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刘殿和
本文采用1999—2009年全国37个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就不同技术获取途径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技术引进相比,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更为明显,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未经过企业改造或消化吸收的技术难以短期内满足我国市场的实际需要;购买国外技术不仅未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反而对多项经营业绩指标产生了负面影响;购买国内技术对部分企业经营绩效指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但在提升企业规模、利润水平和流动资产等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与技术改造恰恰相反,技术消化吸收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影响不明显,但能...
关键词: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工业行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声霞 贾根良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类型。不同的自主创新类型其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平台跃迁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某厂的技术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能力 自主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强 杨军
当前,在皖江城市带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承接中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否则,仍将难以摆脱单纯地依赖资源及低廉劳动力成本拉动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并固化。一、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基本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