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41)
- 2023(19848)
- 2022(16792)
- 2021(15655)
- 2020(13271)
- 2019(30265)
- 2018(29824)
- 2017(57072)
- 2016(30658)
- 2015(34494)
- 2014(33588)
- 2013(33350)
- 2012(30532)
- 2011(27346)
- 2010(27085)
- 2009(25071)
- 2008(24768)
- 2007(21731)
- 2006(18889)
- 2005(16774)
- 学科
- 济(133236)
- 经济(133102)
- 业(108092)
- 管理(99848)
- 企(95293)
- 企业(95293)
- 方法(61505)
- 数学(50976)
- 数学方法(50384)
- 农(37977)
- 财(37251)
- 业经(37248)
- 中国(35117)
- 农业(26510)
- 技术(25843)
- 务(25764)
- 财务(25689)
- 财务管理(25650)
- 贸(24564)
- 贸易(24549)
- 制(24376)
- 企业财务(24327)
- 地方(24171)
- 易(23872)
- 理论(22939)
- 学(22850)
- 和(21995)
- 划(20291)
- 策(19548)
- 银(18885)
- 机构
- 学院(435044)
- 大学(433007)
- 济(184889)
- 经济(181456)
- 管理(178200)
- 理学(154211)
- 理学院(152681)
- 管理学(150280)
- 管理学院(149487)
- 研究(141315)
- 中国(109306)
- 京(91702)
- 科学(83603)
- 财(83224)
- 所(68779)
- 财经(67188)
- 农(66864)
- 中心(64221)
- 江(62796)
- 研究所(62334)
- 业大(61715)
- 经(61364)
- 北京(57987)
- 经济学(56247)
- 范(53753)
- 师范(53283)
- 农业(52176)
- 院(51477)
- 经济学院(50886)
- 州(50543)
- 基金
- 项目(293922)
- 科学(234138)
- 研究(218033)
- 基金(215908)
- 家(186449)
- 国家(184890)
- 科学基金(161452)
- 社会(140577)
- 社会科(133494)
- 社会科学(133461)
- 基金项目(113689)
- 省(113433)
- 自然(103304)
- 自然科(100988)
- 自然科学(100967)
- 教育(99507)
- 自然科学基金(99238)
- 划(94483)
- 资助(88978)
- 编号(87766)
- 成果(69587)
- 部(65523)
- 重点(65070)
- 创(64142)
- 发(62829)
- 课题(59633)
- 创新(59331)
- 国家社会(58787)
- 教育部(57000)
- 人文(56001)
- 期刊
- 济(200206)
- 经济(200206)
- 研究(128012)
- 中国(81414)
- 管理(70155)
- 财(65797)
- 学报(61432)
- 农(60893)
- 科学(60239)
- 大学(48383)
- 学学(45627)
- 教育(44938)
- 农业(42667)
- 技术(41961)
- 融(36944)
- 金融(36944)
- 业经(33766)
- 财经(33344)
- 经济研究(32732)
- 经(28792)
- 问题(25876)
- 业(25123)
- 技术经济(24439)
- 科技(21214)
- 贸(21133)
- 统计(21018)
- 现代(20524)
- 商业(20183)
- 策(19838)
- 世界(19713)
共检索到638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思平 于永达
基于1998~2008年806家中国光伏相关企业数据,主要采用Negative Binomial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海归人才的特殊作用。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经验的企业高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加强专利保护,对周边企业亦存在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回国发展,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特殊载体,在新兴产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外国直接投资、贸易等其他国际技术转移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却不显著。本文首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在企业层面分析海归人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结论对技术创新政策、人才战略的制定实施均有所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雪洁 于志强
构建基于资源配置冗余视角的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机理模型,并纳入需求因素,探讨其对新兴产业环节性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光伏行业为例,结合市场需求-供给比率测算了光伏行业整体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有赖于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对上游和下游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正向影响,对中游企业却因增加供给而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效率对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茂福 管竹笋
基于光伏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价值共创行为的中介作用与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观念叠加对价值共创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观念叠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支持正向调节观念叠加与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拓展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对提升我国光伏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燕 廖雅
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产业模式已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如何借助内生力量发展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管理的角度,创新性地引入审计,通过建立标准、找到差距、改进建议的方法,创建管理职能和资源配置的九宫格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资源配置所存在的市场准备不足、生产技术受限、研发力量薄弱等问题以及建议。
关键词:
审计 技术创新管理 光伏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 门槛回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 门槛回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伏心 季柳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准确地评价产学研合作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科学推进意义重大。文章采用2009-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从企业内、外部研发的互动模式视角,实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强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强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折线对应关系。当产学研合作强度小于门槛值时,产学研合作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产学研合作强度越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明显削弱,但并未呈现负向阻碍作用。因此,企业产学研合作应是基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的合作,这就证明了,在产学研合作中,以企业为主导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 门槛回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志强
通过运用产出导向的两系统模型对中国29家光伏上市公司在2011-2015年间的技术创新效率,以及效率改进方向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且下滑趋势明显;光伏产业三环节企业均存在重规模、轻技术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因此,光伏企业应着力控制盲目的规模扩张、注重提高技术产出的增长,以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志强
通过运用产出导向的两系统模型对中国29家光伏上市公司在2011-2015年间的技术创新效率,以及效率改进方向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且下滑趋势明显;光伏产业三环节企业均存在重规模、轻技术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因此,光伏企业应着力控制盲目的规模扩张、注重提高技术产出的增长,以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华 赖明勇 柒江艺
将外商直接投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同时纳入本文分析框架,充分考虑包括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特征等异质性问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Probit随机效应模型控制个体非观测异质性可能带来的估计偏误,本文采用中国1548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决定机制。不同于大量采用宏观数据的研究结论,本文并没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证据;相比之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对中国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外资占比较高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匮乏;而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扮演着中国经济转型阶段技术创新的主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吴鸣华
从海归高管二元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对海归高管知识网络嵌入、知识整合、能力迁移及其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索,运用FsQCA方法实证分析了海归高管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拥有丰富的国外社会网络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与国内社会网络保持适度距离是发挥其作用的基本保障,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归高管 社会网络 FsQCA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均强 王晓明
围绕产业模块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一主题,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利用20092014年50家移动通信行业上市公司的季度财务数据,对移动通信产业模块化前后的创新行为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产业模块化后,移动通信各模块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加强。各模块创新行为的变化程度则跟模块内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关,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越强,创新行为变化越显著,反之,则越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模块化 技术创新 移动通信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立军 赵永刚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产业共性技术通过内部支撑效应、外溢扩散效应及网络互补效应,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企业专有技术研发与创新。基于对浙江267家装备制造企业横截面数据的Tobit删失回归分析,为产业共性技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与效应提供实证支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研发生产函数并引入海归智力增益因素,考察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创办新企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对中国1997-2008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在促进外资研发及海归创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方面作用显著。首先,金融市场发展在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融资效率相对较高时,海归选择由外资企业流出建立新企业的可能性也较高,从而会放大外资研发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其次,货币市场通过新建企业的人员流动效应对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显著,而信贷和股票市场的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
技术扩散 金融市场发展 海归 技术进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陈锐 王广凯
考察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是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实证发现,无论是处于何种分位数水平,技术创新都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也随之提升。进一步的分组回归发现,技术创新显著推动了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成长,中小规模企业成长水平水平越高,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越大,但对于大规模企业而言,这种规律并不成立。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成长 分位数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