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8)
- 2023(8039)
- 2022(6521)
- 2021(6124)
- 2020(4852)
- 2019(10367)
- 2018(10046)
- 2017(18138)
- 2016(9495)
- 2015(10509)
- 2014(9682)
- 2013(9264)
- 2012(8212)
- 2011(7162)
- 2010(7372)
- 2009(6672)
- 2008(6419)
- 2007(5942)
- 2006(5147)
- 2005(4402)
- 学科
- 业(38675)
- 管理(37170)
- 企(34901)
- 企业(34901)
- 济(34206)
- 经济(34182)
- 技术(19702)
- 技术管理(13221)
- 方法(13221)
- 业经(11094)
- 中国(10691)
- 数学(10412)
- 农(10290)
- 数学方法(10290)
- 财(9368)
- 制(7723)
- 理论(7671)
- 农业(7505)
- 划(7274)
- 地方(6422)
- 策(6383)
- 银(6382)
- 银行(6366)
- 务(6067)
- 财务(6045)
- 财务管理(6035)
- 行(6006)
- 贸(5982)
- 贸易(5976)
- 产业(5951)
- 机构
- 学院(129025)
- 大学(125487)
- 管理(54346)
- 济(51769)
- 经济(50647)
- 理学(47401)
- 理学院(46924)
- 管理学(46257)
- 管理学院(45986)
- 研究(39608)
- 中国(29892)
- 京(25509)
- 科学(23441)
- 财(23059)
- 江(20179)
- 中心(18729)
- 所(18473)
- 财经(17841)
- 业大(17722)
- 农(17522)
- 技术(17002)
- 研究所(16671)
- 经(16239)
- 范(16122)
- 师范(15955)
- 州(15934)
- 北京(15765)
- 商学(15372)
- 商学院(15224)
- 院(14978)
- 基金
- 项目(89556)
- 科学(72970)
- 研究(69705)
- 基金(63908)
- 家(55115)
- 国家(54585)
- 科学基金(48543)
- 社会(45013)
- 社会科(42713)
- 社会科学(42704)
- 省(38088)
- 基金项目(34051)
- 教育(32843)
- 划(30595)
- 自然(29873)
- 自然科(29316)
- 自然科学(29310)
- 自然科学基金(28825)
- 编号(28033)
- 创(26591)
- 创新(23629)
- 资助(23257)
- 成果(21554)
- 课题(20471)
- 重点(20280)
- 发(20157)
- 部(19214)
- 业(18951)
- 国家社会(18520)
- 制(18485)
共检索到19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邱璐 赵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诸多行业领域内存在很多陷于"被动锁定"的企业,并且其中的多数企业面临着"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厘清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变得尤为重要。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后发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技术被动锁定程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程度分别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而创新能力在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倒U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陈宝兰 刘志迎
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网络效应是用户选择的基础,技术标准锁定的根本原因是转移不经济。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反技术标准锁定和克服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技术标准锁定 技术创新 市场失灵 关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大立 金晨远 李致远
为了揭示服务业开放对一国制造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了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假设。基于2008-2017年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针对服务业开放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及低端锁定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提升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且低端锁定程度负向调节服务业开放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开放程度提升和制造业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对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企业自身应该"走出去"并实现价值链突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贞怀 石彦培 赵浩云
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是否有助于破解全球分工低端锁定?基于中国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库、中国税收调查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作者测算得到的中国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数据库形成的多源匹配数据,文章首先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企业全球价值链上游度进行了精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检验了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并检验了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价值链升级方向等维度的异质性效应。同时,为了缓解反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基于颗粒工具变量(GIVs)方法进行了内生性问题的处理,并从创新质量再测度、下游度、研发投入等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有助于破解出口企业低端锁定,这同时体现在推动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和下游攀升上;(2)就技术创新对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而言,其质量效应显著高于数量效应;(3)技术创新对出口企业破解低端锁定的影响,在私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下游主导型出口企业上体现得更加显著。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和全球价值链等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方法,也为探寻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爱萍 张丹丹
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阻碍作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促进技术创新。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技术标准锁定和创新惰性、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剖析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两者合力作用下技术创新的困境以及革命式创新对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的重要性,最后结合诺基亚公司的案例探索突破技术标准锁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标准锁定 创新惰性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峰 王一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创新数量转移到创新质量上来。聚焦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技术锁定效应,运用DEA-SBM测度技术锁定效应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检验技术锁定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寻找解锁技术锁定负效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技术锁定效应能够显著抑制创新绩效提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模式中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技术锁定负效应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自主创新投入可以深度缓解技术锁定对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发挥创新路径枢纽作用,表现为创新模式一体化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缓解技术锁定负效应。另外,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创新能力不同未造成明显的技术锁定效应差异。研究结论对于积极调控我国技术锁定效应、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春风 司登奎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已备受关注,其技术创新效应如何亦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改善我国城市技术创新及其“低端锁定”困境,使得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含有高端技术的实质性创新。其次,机制方面,在供给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区域融资信贷约束(提高银行业竞争力、促进传统金融供给),从而促进城市总体技术创新、高端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在需求侧,提升市场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张)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市高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对城市总体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的渠道效应不显著。最后,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正外部效应在高市场化与高互联网水平城市中更为明显,同时对低市场化水平、低互联网水平城市的总体技术创新存在“雪中送炭”效应。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城市创新和协调发展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庚春 徐策中 侯玲
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绩效□朱庚春徐策中侯玲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活动引起各国的关注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期,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促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政策、法律,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宜静 李新春 王宣喻
本文基于Venkatraman(1989)的战略导向维度,以广东私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战略导向、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在战略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战略导向是技术创新前因变量,且对绩效有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组织绩效提升;技术创新构成部分战略导向维度与组织绩效之间中介变量;企业规模使战略导向、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别,而是否属于制造业的行业特征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战略导向 技术创新 组织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多下工夫;民营企业要对创新有不断追求,要注重从政治战略向市场战略的转变。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升
文章以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课题研究数据,验证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据此,从技术创新网络、网络联盟与企业组织学习等维度,对提升技术网络协同创新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技术创新网络 组织学习 协同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佳莹 林少疆
运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逐渐成为热点。文章引入"共生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分析其内在作用机理,试图打开这个黑箱。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实证研究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和关系质量都通过共生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