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2)
2023(6899)
2022(5781)
2021(4946)
2020(4205)
2019(9566)
2018(9329)
2017(17880)
2016(8891)
2015(10103)
2014(10070)
2013(10343)
2012(10055)
2011(9460)
2010(9936)
2009(9147)
2008(8591)
2007(7822)
2006(7328)
2005(6927)
作者
(27186)
(23012)
(22668)
(21780)
(14843)
(10795)
(10370)
(8802)
(8507)
(8159)
(8086)
(7657)
(7524)
(7477)
(7155)
(7068)
(6880)
(6767)
(6574)
(6089)
(6073)
(5694)
(5476)
(5438)
(5250)
(5176)
(4993)
(4781)
(4696)
(4468)
学科
(68395)
经济(68353)
管理(26529)
(24087)
(19508)
企业(19508)
方法(19356)
地方(17409)
数学(16767)
数学方法(16615)
中国(13658)
地方经济(12903)
技术(12536)
业经(10841)
(10598)
(10516)
(9580)
贸易(9573)
(9263)
金融(9263)
(9204)
(9158)
(8291)
关系(8225)
(7926)
农业(7593)
环境(7544)
经济学(7315)
(7076)
银行(7063)
机构
大学(142185)
学院(141452)
(76038)
经济(74759)
研究(56322)
管理(51464)
理学(43270)
理学院(42790)
管理学(42187)
管理学院(41895)
中国(41631)
(30306)
(30151)
科学(29598)
(28415)
研究所(25440)
经济学(25124)
中心(23857)
财经(23752)
经济学院(22301)
(21747)
(21511)
(19854)
(19705)
北京(19644)
(18004)
师范(17886)
财经大学(17390)
业大(16972)
(16949)
基金
项目(86678)
科学(68848)
研究(65548)
基金(63587)
(54877)
国家(54506)
科学基金(46344)
社会(44659)
社会科(42610)
社会科学(42597)
(32661)
基金项目(32318)
教育(29315)
(26944)
自然(26600)
资助(26357)
自然科(26037)
自然科学(26032)
自然科学基金(25544)
编号(24810)
(20767)
成果(20555)
重点(20004)
国家社会(19809)
(19808)
(18385)
课题(18140)
发展(17562)
教育部(17400)
创新(17395)
期刊
(92526)
经济(92526)
研究(50004)
中国(30838)
管理(22547)
(22104)
科学(18430)
(18167)
学报(18066)
技术(16309)
经济研究(16276)
大学(14558)
(14475)
金融(14475)
教育(13845)
学学(13648)
财经(13037)
国际(12517)
农业(12260)
问题(11880)
(11874)
(11538)
业经(11181)
技术经济(10656)
世界(10037)
统计(8159)
(7493)
论坛(7493)
(7419)
经济问题(7265)
共检索到235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玉涛  姚琳  
研究提出技术距离、经济差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技术合作之间理论假设,并运用2005—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专利数据和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一带一路”技术合作网络的构建还不成熟,许多国家没有参与跨国技术合作,只有极少数国家开展广泛的跨国技术合作, 中国、韩国、俄罗斯是网络中核心节点;技术距离与经济差距均会促进沿线国家技术合作,同时技术相似性和社会邻近性均强化这种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永庆  杨小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沿线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程度日益增高,农产品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尽管农产品贸易成本逐渐降低,但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较高的关税、文化、制度等影响贸易成本的距离因素,而经济距离的差异也导致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机构的数据,对2007-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缩小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经济距离,进而为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提供政策性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亚平  高玥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鸿沟可能会阻碍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有经验研究关于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OFDI选址的影响及如何缓解制度距离带来的制度风险还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2003-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投资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基于制度距离与海外华人网络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正式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的OFDI选址具有"非对称性效应",企业OFDI倾向于负向制度距离接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二,我国企业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世豪  张纯威  
文章运用200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双边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整体上呈现"制度接近"特征;制度距离对OFDI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市场寻求动机对OFDI的促进作用;不同方向的制度距离对OFDI的影响有所差异,负向制度距离的影响并不明显,而正向制度距离明显阻碍了OFDI。进一步运用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制度距离对OFDI的影响存在自身的单一门限效应,未跨越门限值时,制度距离对OFDI的影响不显著;跨越门限值后,制度距离对OFDI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亚平  高玥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鸿沟可能会阻碍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有经验研究关于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OFDI选址的影响及如何缓解制度距离带来的制度风险还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2003-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投资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基于制度距离与海外华人网络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正式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的OFDI选址具有"非对称性效应",企业OFDI倾向于负向制度距离接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二,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选址表现出对制度距离的"异质性偏好",技术研发型OFDI偏好正向制度距离大的国家,商务服务型OFDI和当地生产型OFDI规避负向制度距离大的国家;第三,不论哪种投资动机,海外华人网络的活跃都能促进我国企业OFDI。因此,应在识别制度距离的方向和幅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推行差别化的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同时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华人华侨组织,建立东道国海外华人华侨关系网络与海外直接投资联结机制,推动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娥  张吉国  
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2000~2017年农产品贸易数据的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均有显著阻碍作用,对进口有促进作用,不同文化维度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同;就不同地区而言,文化距离对沿线亚洲和欧洲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具有负向影响,对进口的影响有所差异,亚洲国家为负,欧洲为正;就不同阶段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文化距离对农产品贸易起显著阻碍作用,之后起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基于此,需要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减轻文化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充分尊重不同文化,发挥其对农产品贸易尤其是进口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黄健  
当前世界各国在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等维度距离,仍然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外来者劣势与制度套利论,检验多维距离因素对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不同方向的制度距离与经济距离具有差异化影响,正向制度距离与正向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负向制度距离与负向经济距离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江聪聪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将会持续扩大,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根据2003—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43个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矫正误差(PCSE)方法估计,重点研究东道国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新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比较两条路线上的异同。研究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与我国OFDI显著正相关;中国对"一带一路"的OFDI一般集中于政治风险高、文化距离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原因在于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与东道国良好的双边关系降低了投资风险;地理距离对中国投资有负影响,中国对东道国出口对OFDI有促进作用。此外,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对OFDI的影响在"一带一路"两条路线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绍凯  张广来  张杨勋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空间布局优化创造了平台和机遇。本文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从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两个维度分析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距离因素中的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的经济、技术、资源禀赋三个方面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偏好",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较发达国家;高技术水平国家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低技术水平国家,而低技术水平国家的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高技术水平国家;我国OFDI对于资源禀赋较高的国家具有较强的风险偏好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离分项维度的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而细分地域与收入组别的估计结果表明,欧洲、中低等收入国家子样本中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这意味着中国与欧洲、中低等收入沿线国家在文化融合与包容性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应着力优化"软环境",逐步缩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坚持文化先行,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来化解和消除相互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贸易壁垒,稳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与贸易结构优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麒玥  龚璞  
本文依据Hofstede提出的文化维度测算国家间的文化距离,采用1995~2015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的出口数据,实证考察了文化距离对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对36个国家进行整体考察时,文化距离对出口集中度与出口额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当对欧洲和亚洲样本分别考察时,文化距离对出口集中度的影响与上述结论一致,对出口额的影响在欧洲地区表现为显著阻碍,在亚洲地区则并不显著。同时,地理距离与出口集中度和出口额亦呈显著负相关。此研究表明,对文化产品出口现状的探索需要超越单纯的贸易流量思维,加入如集中度等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考察,以丰富研究结论。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策略也应根据不同的集中度和贸易额进行调整,在保障现有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文化市场,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各国的共同繁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