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
- 2023(962)
- 2022(571)
- 2021(367)
- 2020(255)
- 2019(550)
- 2018(650)
- 2017(1215)
- 2016(585)
- 2015(749)
- 2014(718)
- 2013(729)
- 2012(717)
- 2011(678)
- 2010(622)
- 2009(479)
- 2008(506)
- 2007(378)
- 2006(425)
- 2005(353)
- 学科
- 工作(3266)
- 读者(2871)
- 济(2552)
- 经济(2552)
- 业(2081)
- 管理(1784)
- 业经(1642)
- 信息(1447)
- 产业(1446)
- 信息产业(1408)
- 总论(1408)
- 图书(1376)
- 书馆(1336)
- 图书馆(1336)
- 企(1245)
- 企业(1245)
- 技术(980)
- 中国(914)
- 农(906)
- 化(749)
- 农业(719)
- 络(688)
- 网络(688)
- 自动(634)
- 自动化(634)
- 网络化(632)
- 服务(621)
- 地方(532)
- 服务业(498)
- 方法(497)
- 机构
- 大学(9078)
- 学院(8282)
- 图书(4530)
- 书馆(4467)
- 图书馆(4467)
- 管理(3763)
- 理学(3134)
- 理学院(3109)
- 管理学(3070)
- 管理学院(3047)
- 济(2699)
- 经济(2588)
- 研究(2157)
- 大学图书馆(2007)
- 京(1785)
- 中国(1635)
- 江(1569)
- 范(1542)
- 师范(1528)
- 科学(1425)
- 州(1418)
- 信息(1403)
- 中心(1284)
- 技术(1276)
- 业大(1259)
- 农(1196)
- 师范大学(1174)
- 北京(1055)
- 财(1054)
- 科技(941)
共检索到1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艺山 詹庆东
文章在图书馆技术史视角下,梳理FULink信息服务发展路径,总结FULink建设经验,探索信息技术赋能联盟服务的机理,为FULink升级和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借鉴。从文献资源联合保障和联合知识服务两个阶段探讨信息用户需求、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三者的联动与促进,探索信息技术赋能FULink服务的路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通过重构FULink信息生态要素而驱动联盟信息服务发展,图书馆联盟应当重视技术规划与管理从而有意识地推动服务项目的建设并反馈于用户需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回望110年建馆历史,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馆”)从藏书楼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拥抱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应用,持续探索智慧化路径起到了支撑作用。抚今思昔,广东省馆践行、见证了我国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在业务管理、网络服务、创新驱动和协作共享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智慧化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勇 刘佳佳
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是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尚处于初始阶段,数字技术与传统图书馆的碰撞产生“适应性矛盾”,主要表现在数字治理理念在图书馆服务上的悬浮、数据资源整合与平台共享的“壁垒”、图书馆智慧服务数字素养的欠缺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认为在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从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服务理念、构建动态性的服务场景平台、提升服务主客体的数字素养等维度入手,探寻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价值坐标和未来之路,建构新的数字生态,实现图书馆“善治”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图书馆 智慧化服务 赋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张哲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气象,数字技术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相生共长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本文紧紧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题,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过程和实践入手,多视角阐述了数字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预防与教学、辅导与干预、监测与评估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增效”价值;明确提出应将数字技术作为引领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工具与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发展的建议与展望,旨在实现“弯道超车”、全面推进新时代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江维国 唐书娣
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数字技术,正成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技术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供给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供给主体协同化、供给内容多样化、供给决策智慧化以及供给方式规范化,但数据异质性、数据孤岛、技术过度依赖和数字鸿沟等因素制约了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因此,要构建标准化数据体系、优化数据共享流程、完善数字决策规则并提高村民数字素养,以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应,促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供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帅娜
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阐释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高技能劳动力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从数字产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与异质性冲击。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赋能效应;(2)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加凸显,在东部地区暂未显现;(3)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加偏向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数据要素投入较多的行业;(4)高技能劳动力更易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能够强化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5)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红利,从而显著增强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郑美玉 刘田
本文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的8所高校为例,将FULink相关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交叉复用,以发现高校馆藏分布、资源建设科学配比、移动图书馆建设、自助设备利用、学科服务工作等方面的规律,探索创新、智能、个性化的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模式和建设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联盟 大数据 FULink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张哲
数字技术为学生心理危机的高质量、高水平“应对”,注入了新动能、带来了新契机。本文紧紧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从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筛查、识别与诊断、治疗与干预等过程入手,多角度、多层面阐述了数字技术对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赋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强基”“健体”“固本”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广大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攻坚破难、保驾护航。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亚军 郭一若 冯思倩 张鑫迪
ChatGPT赋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推动图书馆智慧空间转型,为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与方向。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进行整体概括,结合ChatGPT的特征与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探究ChatGPT赋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的作用机理,并对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场景重新架构,从基础构建、数据转换、应用分析以及场景协作四个层面,解析ChatGPT赋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空间服务运行模式。建议高校图书馆从技术、资源、理念等方面对元宇宙空间服务进行创新与提升,改善服务效能,促进空间协同。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矫萍 田仁秀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技术创新能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在分析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两业”深度融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度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和“两业”融合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两业”深度融合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创新对“两业”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成立;(2)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两业”融合的基本路径,且能诱导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两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3)数字技术创新对“两业”融合的促进效应因区域和产业结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因而要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建设,提升“两业”融合的质量与效率;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激活“两业”融合的内生动力;实施区域发展差异化策略,扩大“两业”融合发展的规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翠娟 柯平 姚伟
[目的/意义]知识服务进入后知识服务时代,个体价值凸显,原有知识管理不能适应新要求,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后知识服务时代知识管理,可以促进知识管理理论发展。[方法/过程]首先,在分析知识管理从知识服务时代到后知识服务时代不同变化的基础上,引出赋能在后知识服务时代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其次,通过分析数字赋能在后知识服务时代知识管理的局限提出知识赋能,并对知识赋能的概念和要素进行界定。通过比较知识赋能和数字赋能异同,得出后知识服务时代的知识管理应以知识赋能驱动知识创新和应用。最后,对知识赋能4种机制进行详细阐述。[结果/结论]后知识服务时代的知识管理应以知识赋能驱动知识创新和应用,知识赋能具有主体、客体、情境、工具、活动5个要素,知识赋能机制主要有赋能情境建设机制、自激励机制、目标融合机制和价值共创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罗怡帆
[目的/意义]AIGC拥有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对知识服务领域具有变革作用。研究AIGC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路径,对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效率、提升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模因复制与传播为研究视角,从AIGC拓展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要素、参与知识服务的过程、提升知识服务的框架三方面,分析AIGC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路径,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结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本质是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在AIGC的影响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参与主体由图书馆、AIGC和用户组成;AIGC能有效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每一个阶段;图书馆应从战略决策、战术筹备和流程设计三部分做出调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郭亚军 马慧芳 张鑫迪 冯思倩
ChatGPT带来的技术机遇将为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提供新思路。分析ChatGPT现有技术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作用原理,探讨ChatGPT的出现对知识服务应用场景的变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技术场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推进路径。GPT类技术拥有情感分析能力、数据整理能力、知识推理能力、数字指导能力,将为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学科知识服务、情报服务以及教育培训服务等场景带来新的变革。图书馆在推进知识服务业务时应当提升多源多模态信息汇聚与整序能力,构建对话型生成式学术搜索引擎,促进情报检索语言与人工智能融合,增强自然语言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生成技术,提高图书馆自身智慧知识服务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忆慧
<正>书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作者:马亚玲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SBN:9787558182884出版时间:2019年11月定价:68元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读者可以基于数字资源自由查询大量资料,无需为纸质资料奔忙。在数字资源建设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如何整合各种异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整合性的信息服务,实现图书馆系统内外各种相关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黎小妮
数据赋能时代的来临,给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刻认识数据赋能对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产生的影响和重要价值,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文章通过梳理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数据环境,数据赋能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以及相关创新实践探索的方向和案例,总结揭示了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数据 线上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