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1)
- 2023(12711)
- 2022(11167)
- 2021(10386)
- 2020(8853)
- 2019(20002)
- 2018(19918)
- 2017(38663)
- 2016(20792)
- 2015(23763)
- 2014(23683)
- 2013(23538)
- 2012(21657)
- 2011(19497)
- 2010(19342)
- 2009(17692)
- 2008(17151)
- 2007(15006)
- 2006(13099)
- 2005(11395)
- 学科
- 济(86819)
- 经济(86727)
- 管理(65780)
- 业(62313)
- 企(52521)
- 企业(52521)
- 方法(44077)
- 数学(38274)
- 数学方法(37885)
- 农(21810)
- 中国(21503)
- 财(20709)
- 技术(18877)
- 业经(18687)
- 学(18350)
- 地方(16897)
- 贸(15661)
- 贸易(15653)
- 理论(15178)
- 易(15162)
- 农业(15085)
- 和(14623)
- 环境(14010)
- 制(13939)
- 务(13677)
- 财务(13597)
- 财务管理(13571)
- 企业财务(12932)
- 划(12280)
- 银(12057)
- 机构
- 大学(303111)
- 学院(300627)
- 管理(124365)
- 济(119477)
- 经济(116825)
- 理学(108416)
- 理学院(107284)
- 管理学(105505)
- 管理学院(104960)
- 研究(98811)
- 中国(72041)
- 京(64969)
- 科学(61740)
- 财(52475)
- 所(49227)
- 农(46708)
- 业大(45665)
- 中心(45039)
- 研究所(45032)
- 财经(43226)
- 江(42606)
- 北京(41139)
- 经(39460)
- 范(39324)
- 师范(38929)
- 农业(36728)
- 院(36220)
- 州(35107)
- 经济学(35098)
- 技术(32579)
- 基金
- 项目(211769)
- 科学(166764)
- 研究(154402)
- 基金(154144)
- 家(134244)
- 国家(133186)
- 科学基金(115117)
- 社会(96332)
- 社会科(91471)
- 社会科学(91447)
- 基金项目(82256)
- 省(82089)
- 自然(76003)
- 自然科(74165)
- 自然科学(74149)
- 自然科学基金(72868)
- 教育(71095)
- 划(69177)
- 资助(64000)
- 编号(62871)
- 成果(50016)
- 重点(47060)
- 部(46997)
- 创(44545)
- 发(44416)
- 课题(42729)
- 创新(41491)
- 教育部(40335)
- 科研(40257)
- 国家社会(39568)
- 期刊
- 济(124655)
- 经济(124655)
- 研究(85190)
- 中国(55572)
- 学报(47747)
- 管理(45597)
- 科学(43786)
- 农(40380)
- 财(38041)
- 大学(35738)
- 教育(33916)
- 学学(33276)
- 技术(29500)
- 农业(28806)
- 融(22934)
- 金融(22934)
- 财经(20629)
- 业经(19815)
- 经济研究(19790)
- 图书(18627)
- 经(17512)
- 技术经济(16639)
- 问题(16014)
- 科技(16009)
- 理论(15465)
- 业(15307)
- 资源(14727)
- 实践(14307)
- 践(14307)
- 现代(13269)
共检索到429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水利 苏贝 易正广
发展中国家通过比较优势进入国际化分工,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陷阱。基于模块再集成视角,将企业技术资源优势分为技术潜能和创新资源,将系统集成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将"低端锁定"突破路径分为同种模块再集成和异种模块再集成,研究技术资源优势、系统集成能力对"低端锁定"突破路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资源优势,即技术潜能与创新资源优势,对突破路径选择发挥正向影响作用;系统集成能力对突破路径选择发挥正向影响作用;技术资源优势对系统集成能力发挥正向影响作用。由此,企业应通过整合及运用技术资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国江
在价值链分工中,可根据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功能,把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分为简单的生产制造、核心模块制造、系统集成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对企业的要求各异,其中系统集成需要企业拥有对供应链和技术的协调能力,对企业要求最高,系统集成企业在运营中会锁定技术及供应链企业,把关联企业纳入系统,而把非关联企业排斥于系统之外,这样既可防止技术外溢,也可确保利润在关联企业间的转移。在引进外资的企业中,跨国公司属于典型的系统集成企业,其锁定效应使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难以实现。为此,提高我国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是制造业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水利 易正广 李韬奋
发展中国家的模块供应商通常会出现所谓的价值链"低端锁定"现象,直接影响相关企业在全球分工协作网络中的收益,也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基于模块分割的最优数量决定理论,本文认为发达国家较高的技术潜力导致了系统集成商所需的较为精细化的模块系统,对于发展中国家较低技术潜力的模块供应商意味着模块的过度分割,导致发展中国家模块供应商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低端锁定";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技术势能的技术集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模块再集成的运作机理,考察模块化系统中模块规模与边界的变化。从专业化分工视角讨论"低端锁定"成因并提出相关企业的突破路径,为发展中国家模块供应商通过再集成破解"低端锁定"的陷阱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志雄 罗佳惠 韩经纬
本文采用微观产品数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检验中国过去国际大循环主导模式下产业“低端道路”路径依赖程度,并分析要素循环是否有利于走出产业“低端锁定”困境。研究表明: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省域产业结构演化显著受既有比较优势影响,产业升级处于低端发展路径依赖状态;畅通的要素循环对省域产业升级路径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要素流动性显著降低了省域产业升级对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程度;相比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程度更易受到要素循环调节;相比劳动力要素循环与资本要素循环,技术要素循环对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研究为中国“由外向内”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关键词:
双循环 产品空间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阳阳 申成霖
本文基于价值链创新的视角提出多种路径,APS嵌入以及其与制造企业的融合与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价值链的升级;外围环节切入减轻了进入壁垒,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打通子价值链环节产品的上下游模块,为进入核心价值链环节做好准备;跨企业信息协作平台能够有效地共享资源,通过对配套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可以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延伸价值链附加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莎莎 张建华
为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低碳经济的实现依赖于技术创新,只有以过硬的技术作保障,才能从源头制止更多污染物的产生,实现低碳发展。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存在着"技术锁定"现象,技术锁定使我国现代产业体系难以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能源,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文章从我国低碳经济技术锁定的现象出发,分析了技术锁定的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研发能力薄弱、投资风险巨大、国际技术转移困难、低碳消费观念滞后等综合因素影响。文章提出了低碳技术锁定突破点是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并分析了与之对应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技术锁定 低碳技术 低碳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美娟
由于中国企业自身的因素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严密封锁等原因,使得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环节。该文从改变企业心智模式、构建市场势力和培育国内需求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并以万向集团为例,讨论了中国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路径选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华蓉 贺胜兵 刘友金
后发企业突破低端锁定是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GVC)中高端的必经之路。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后发企业、领先企业和后发企业所在国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后发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对博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复制动态系统存在{突破,封锁,消极}和{不突破,封锁,积极}两个可能的演化稳定策略组合(ESS),系统趋向哪个ESS主要由企业核心能力决定。后发企业的核心能力越强,突破收益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突破”策略。无论后发企业采用哪种策略,领先企业都会选择“封锁”策略。政府策略选择有机会主义倾向,但政策扶持有利于阻止本国后发企业滑向“不突破”稳定均衡,是促进企业挣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重要外部力量。
关键词:
低端锁定 核心能力 政策扶持 演化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华蓉 贺胜兵 刘友金
后发企业突破低端锁定是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GVC)中高端的必经之路。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后发企业、领先企业和后发企业所在国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后发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对博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复制动态系统存在{突破,封锁,消极}和{不突破,封锁,积极}两个可能的演化稳定策略组合(ESS),系统趋向哪个ESS主要由企业核心能力决定。后发企业的核心能力越强,突破收益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突破"策略。无论后发企业采用哪种策略,领先企业都会选择"封锁"策略。政府策略选择有机会主义倾向,但政策扶持有利于阻止本国后发企业滑向"不突破"稳定均衡,是促进企业挣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重要外部力量。
关键词:
低端锁定 核心能力 政策扶持 演化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水平偏低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谦 姜南 戴凤燕
如何打破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设置的"俘获枷锁",已成为中国思考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我国产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对国家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研究专利密集型产业主流文献,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内涵、主要影响因素与评价标准、发展路径等进行系统分析,在总结专利密集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升优势转化效率路径的理论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斌 王厚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文章首先采用增加值出口率和GVC地位指数衡量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状况,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装备制造业陷入"低端锁定"困境。其次从形成原因角度,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四种表现形式,引出智能制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的重要途径,并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分析了智能制造对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跃升的作用机理。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大立 黄虞
发展中国家以代工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从事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加工制造活动。中国代工企业在进行功能升级时,发包商会利用一切手段将中国代工企业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实证研究了知识封锁、能力隔离和战略俘获对低端锁定效应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封锁导致技术升级能力缺失,从而形成低端锁定效应;市场隔离致使市场升级能力缺失,进而形成低端锁定效应;战略俘获引致升级意愿缺失,继而形成低端锁定效应。根据实证结果,从企业、集群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低端锁定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散长剑
江西制造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虽然部分环节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在技术、品牌、渠道等领域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并不必然导致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跨国公司主导的垂直分工体系存在俘获效应、替代效应和内卷效应,会抑制江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能力。江西制造业可以在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链条整合能力和标准制定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政府应该围绕制造业核心能力突破的要求,提升产业政策供给质量,加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培育产业高端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突破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视角
如何突破京津冀“双重低端锁定”?——基于区域价值链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形成机理、负面效应与突破机制——基于开源创新突破锁定视角
FDI与企业技术“低端锁定”
产品架构与功能架构的双重嵌入——本土制造业突破GVC低端锁定的攀升途径
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程度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民营经济破局“出口低端锁定”:互联网的作用
“专精特新”企业如何突破专业化“锁定”困境?——创新搜寻视角下的多案例研究
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低端锁定”——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集群双重锁定的形成机理与突破策略——基于集群知识守门者视角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