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7)
2023(10363)
2022(8306)
2021(7738)
2020(6646)
2019(14926)
2018(14516)
2017(27958)
2016(14658)
2015(16590)
2014(16315)
2013(16602)
2012(15271)
2011(13606)
2010(13727)
2009(13049)
2008(13490)
2007(12100)
2006(10789)
2005(10277)
作者
(41626)
(34906)
(34882)
(33133)
(22538)
(16446)
(15755)
(13508)
(13122)
(12458)
(12077)
(11586)
(11581)
(11037)
(11034)
(10523)
(10492)
(10148)
(10023)
(9592)
(8680)
(8558)
(8467)
(7965)
(7848)
(7769)
(7613)
(7579)
(7023)
(6763)
学科
(81585)
(77882)
经济(77806)
(76161)
企业(76161)
管理(63247)
方法(35068)
数学(27173)
数学方法(27082)
业经(26902)
(26902)
(23338)
(21319)
财务(21306)
财务管理(21297)
企业财务(20297)
技术(20179)
中国(20170)
农业(17227)
(15548)
(14930)
(14736)
贸易(14727)
(14451)
(14307)
(13384)
(12554)
技术管理(12498)
理论(12274)
企业经济(12188)
机构
学院(226969)
大学(222851)
(112428)
经济(110935)
管理(95066)
理学(81367)
理学院(80711)
管理学(80077)
管理学院(79642)
研究(74133)
中国(61806)
(51348)
(46398)
财经(41146)
科学(38550)
(37613)
(36597)
经济学(35325)
(33373)
(32878)
研究所(32642)
中心(32446)
经济学院(31964)
财经大学(30547)
北京(29908)
商学(28635)
商学院(28404)
业大(28040)
经济管理(26702)
农业(26063)
基金
项目(141413)
科学(115216)
基金(107750)
研究(106687)
(92189)
国家(91407)
科学基金(80879)
社会(73504)
社会科(70016)
社会科学(70000)
基金项目(56024)
(52292)
自然(49596)
自然科(48560)
自然科学(48550)
自然科学基金(47824)
教育(47362)
资助(44309)
(43186)
编号(40268)
(34616)
(33746)
(33391)
国家社会(32165)
重点(31276)
成果(31213)
(30580)
创新(30365)
教育部(29811)
人文(29230)
期刊
(125634)
经济(125634)
研究(70816)
(43965)
中国(41900)
管理(41737)
(31432)
科学(29710)
学报(26005)
技术(23521)
(23020)
金融(23020)
财经(22235)
农业(22113)
大学(21436)
经济研究(21063)
学学(20611)
业经(19768)
(19396)
技术经济(16664)
问题(16480)
(15966)
(15201)
世界(15112)
教育(14904)
国际(14550)
财会(12050)
现代(12024)
经济管理(10823)
统计(10637)
共检索到346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福凯  
现代企业的生产要素已由过去的人财物或者劳动、土地和资本扩展为人力资源、财务货币、物质设备和资源、技术、信息和知识等多种要素,这些生产要素被生产出来之后,经过产权确认和交易过程,转变为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即企业的要素资本。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在于是否拥有自主技术产权,以及其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新要素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占有的比重。现在和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大部分企业最缺少的是技术资本,其次是知识资本,而人力资本最充裕。因此,我国企业应首选技术资本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本。以技术资本为核心,重点配置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将是中国企业投资方式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晗  修媛媛  
利用回归分析对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现状进行了剖析,找出了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的基本特点。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法设计了相应变量,构造了综合评价模型,获得了不同投资方式对投资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窗口期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然后,剖析了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惠恩才  
中国经过30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市场化体制转型,目前已具备了促使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些条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然而,在金融危机下对外并购投资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比较复杂。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方式与效率问题,对指导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以及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康书生  穆君  
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方式选择绿地还是跨国并购,这是境外投资首要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建立基于云模型的定量评价模型,对影响境外投资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国有企业因素看,拥有技术优势宜选择新建投资,处于技术劣势则倾向跨国并购;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时宜选择跨国并购,国际化经营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则可选择新建投资。从东道国因素看,对于资本市场发展较差的国家宜优先考虑新建投资,对资本市场发达、市场经济体系成熟、风险相对较低的国家,可考虑采取跨国并购。从目标企业看,对价值确定,能够产生速度经济的目标企业,宜采用跨国并购,反之则倾向于新建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朴  陈凯丽  
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参与主体,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投资决策问题。投资过程中,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扩大节税空间,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文从投资方式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的投资方式下企业的涉税情况及纳税负担,探讨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并对企业投资决策提出纳税筹划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中南  
为了业务经营的需要,获取利润和达到其他经济目的,国际企业常将其货币资金、机器设备、专利、技术诀窍、商标等资本投放在另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这种向国外输出经营资本的经济活动称为国际投资。它是国际筹资的对立面。依据国际企业是否拥有直接控制权来分,其国际投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媛  张烨  刘爽  
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问题的研究思路,选取企业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东道国投资环境四个因素作为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所选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聂名华  
我国企业境外融资主要是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官方贷款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具有成本相对较低、便于统一管理等优点,但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其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一是国家和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汇率和利率风险明显增大;二是利用境外融资的手段和渠道偏少,难以满足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资金需要;三是融资手段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发展和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随着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融资方式不断创新,一些新的融资工具应运而生,同时国际社会为了摆脱债务问题的困扰正在普遍寻求不引起债务的融资方式,这在客观上为我国企业发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司传煜  
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将寻求发展的目光投向海外。相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对于财力薄弱的民营企业的投资成败有更加关键的影响。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多集中在高科技领域,本文通过分析相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对新设投资和跨国投资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投资方式的选择建议,以期帮助高科技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时正确地选择投资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本文以“企业技术能力”研究范式为基础 ,运用技术学习战略决定的数理模型 ,从理论角度剖析了现实企业选择技术学习战略的动因。并以案例为实证 ,探究了中国企业技术选择的行为机理 ,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敏华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问题一直是国际商务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过去的20年中,交易成本方法一直是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框架。20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快速增长,出现了进入方式的组织能力视角,认为企业的进入方式选择不仅是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更需要考虑组织能力的最大化。本文论述了跨国企业进入方式理论范式的发展,并通过对海尔和联想进入方式的研究,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