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0)
2023(9373)
2022(7898)
2021(7495)
2020(5984)
2019(13543)
2018(13759)
2017(23610)
2016(13966)
2015(15494)
2014(15522)
2013(13979)
2012(12504)
2011(11606)
2010(12104)
2009(11195)
2008(10761)
2007(9725)
2006(8905)
2005(8185)
作者
(36466)
(30295)
(29924)
(29002)
(19104)
(14696)
(13900)
(11734)
(11717)
(10827)
(10372)
(10326)
(9732)
(9635)
(9526)
(9353)
(9232)
(8997)
(8865)
(8706)
(8007)
(7572)
(7229)
(7041)
(6928)
(6879)
(6733)
(6665)
(6117)
(6051)
学科
(48849)
经济(48802)
管理(35869)
(31251)
(27014)
企业(27014)
教育(21246)
中国(19077)
方法(16909)
技术(14638)
数学(14003)
数学方法(13752)
地方(13285)
(13223)
理论(13095)
(12198)
(11443)
业经(11433)
(10934)
教学(10292)
农业(8809)
(8543)
(8349)
地方经济(8102)
(8013)
环境(7913)
(7479)
金融(7476)
(7309)
银行(7299)
机构
大学(186170)
学院(184792)
研究(67766)
(65585)
经济(63822)
管理(62443)
理学(52404)
理学院(51648)
管理学(50569)
管理学院(50165)
中国(44626)
(41610)
科学(41184)
(37369)
师范(37177)
教育(34773)
(34321)
(31879)
(30991)
研究所(30982)
师范大学(30269)
中心(28978)
北京(27210)
技术(26405)
(25006)
(24585)
(24581)
财经(24051)
职业(23597)
业大(23414)
基金
项目(117017)
研究(96227)
科学(93439)
基金(78219)
(67113)
国家(66376)
社会(57723)
科学基金(56037)
社会科(54414)
社会科学(54399)
教育(52276)
(49669)
编号(42966)
(42965)
基金项目(40084)
成果(37248)
课题(33772)
自然(32460)
自然科(31651)
自然科学(31643)
自然科学基金(30980)
资助(30481)
重点(28629)
(28568)
(27939)
(26813)
规划(25975)
项目编号(25447)
(25370)
(24421)
期刊
(79701)
经济(79701)
研究(67771)
教育(60407)
中国(50574)
(25311)
学报(25140)
技术(24670)
科学(24239)
管理(23164)
(22416)
大学(20042)
职业(17266)
学学(16924)
农业(15620)
(13299)
金融(13299)
业经(13149)
财经(12714)
经济研究(12156)
(12096)
论坛(12096)
技术教育(11423)
职业技术(11423)
职业技术教育(11423)
(11194)
图书(10277)
技术经济(9904)
科技(9542)
问题(9441)
共检索到297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音宇  
技术认识论关于技术发展规律、技术知识特点、技术认识逻辑的观点对职业教育评价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技术认识论的视角看,职业教育评价存在价值关怀弱化、多元主体诉求冲突、评价内容未能凸显类型特色、评价方法相对单一等问题。为此,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确立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评价理念;面向多元利益相关者,构建职业教育评价共同体;依据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完善产教融合评价内容;以技术认识为导向,探索过程性评价方法,从而健全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认识论包含技术知识、技术认识模式以及技术合理性等基本范畴,它与职业教育通过技术内在关涉在一起。以技术认识论来观照职业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引起职业教育问题的技术认识论根源:职业教育目的异化是由于技术理性对技术合理性的僭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是由于科学知识的霸权和技术知识的弱势;职业教育教学盲目性的根源在于技术认识模式的缺失。鉴于此,得出基于技术认识论的职业教育合理发展的三个路径:遵循技术合理性,重构职业教育目的;确认技术知识价值,完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依循技术认识模式,改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晖  李晶  
"什么是教育"和"教育是什么"反映出我们对教育存在着应然与实然两重判断,其根源在于教育活动要兼顾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教育异化体现出人们教育认识中事实(实然)与价值(应然)的对立。从认识论视域思考教育异化有助于合理定位教育功能,缓解教育价值冲突,进而消解"教育异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雪梅  
以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参照,反观当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过分功利、"高等性"缺失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单纯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去行政化,努力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刚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面临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脱节、教学方式传统等现实困境。在剖析职业教育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打造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对职业教育课堂诸多痼疾进行深层的哲学追问,便是看到了牛顿力学主导下的经典思维已经深深嵌入了工业文明的肌体中,职业教育课堂一脉相承地被刻上了钟情控制、崇尚精确和制造分离等经典思维的烙印。伴随着信息文明,职业教育课堂急需做出从经典思维到量子思维的哲学转向,尊重事物发展的混沌、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愿景以授人以"欲",创设空间以授人以"场",以及构建主题以授人以"事",实现职业教育课堂的整体性变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亮在《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撰文,文章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域反思了职业教育的问题,并提出变革职业教育的策略。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存在"指人的"自我"存在,也就是作为意志或行动主体的个人的存在。它突出了人的主体价值和人的地位,视自由、选择为人的权利,并将责任上升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主义缺失严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职校生被物化了,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顶国   刘秋婷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选择课程形式、了解课程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目前职业教育课程评价面临着教育智慧运用与功利评价心态的冲突、课程构建多主体与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失衡、综合素养发展与僵化评价方法的对立等问题。运用教育现象学,从运用教育智慧、倡导多主体评价、重视课程体验与技能获得的动态过程、重视非预期效果、丰富评价方法等维度,重新构建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朝  易连云  
教育自由的探讨过往多局限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的立场,从而使教育自由的概念单向度、片面化,割裂了自由的完整性。在教育自由观的建构上,应该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本真诉求出发,扬弃政治哲学"干涉最小"和"障碍最少"的单一化思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成"人"立场出发来对教育自由的认识论维度进行内涵分析。这对完整、准确地理解教育自由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夏  徐国庆  
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同时要让学生获得思维与认识的正确方式。因而,研究人类的认识规律与逻辑将有助于我们进行教学规律的探寻。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从事生产性技术活动的人才,技术活动具有其特殊的认识规律和认识逻辑。通过对其认识规律与逻辑的考察将给予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以新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桂城  
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供给的主渠道,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办学层次不健全、办学形态相对封闭等问题。基于此,应以"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路线为依据,树立与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打造"制造业+"融合型的课程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办学层次高移,构建开放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冰  卢晓中  
受技术理性认识论的影响,当前职业教育过多地关注技能培养,忽视职业情境和学生主体。美国教育学者舍恩提出了"反思(反映)性实践"的概念,替代技术理性的实践认识论。这一概念也可作为以应用和实践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因为本体意义才是实践的根本属性,而反思作为学生主体建构经验的思维品格,最能使职业教育回归其人本关怀的旨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剑方  
任何一种教育,都反映着一种教育理论;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反映着一种哲学思想。以追求事物背后本质的表征主义,割裂了整体世界的"知性"与"物性"。以概念、原理、规律等命题为内容的学校教育,是过滤掉了"物性"的"半知"教育。缺失"物性"的教育,使针对"物"的"技术"变为了不可能。表征主义不是职业教育的哲学依据。现象主义追求"知性"与"物性"的统一,追求"完整"的知识,以具象、具身、寓居、亲知、完整、个别为属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不同的教育类型,辨清自身的哲学宗脉,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的"全息知识论"移植于职业教育,尚未被职教界所意识,对这一领域的挖掘,对于当今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则更具有深远意义,将引发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施教方式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卢加元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给审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MOOC的规模化、开放性、碎片化等特点,阐述了MOOC应用于审计职业教育的适切性,探讨了MOOC环境下审计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从教学理念、学习资源、学习支持以及学习评价四个维度提出了审计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构策略。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卢加元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给审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MOOC的规模化、开放性、碎片化等特点,阐述了MOOC应用于审计职业教育的适切性,探讨了MOOC环境下审计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从教学理念、学习资源、学习支持以及学习评价四个维度提出了审计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