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5)
2023(8724)
2022(7413)
2021(6799)
2020(5823)
2019(12787)
2018(12958)
2017(24938)
2016(13430)
2015(14950)
2014(14824)
2013(14643)
2012(13472)
2011(12167)
2010(12454)
2009(11896)
2008(11758)
2007(10991)
2006(10025)
2005(9169)
作者
(38451)
(33100)
(32411)
(30910)
(20549)
(15772)
(14528)
(12599)
(12349)
(11598)
(11275)
(10838)
(10488)
(10296)
(10183)
(9802)
(9687)
(9541)
(9474)
(9350)
(8251)
(8054)
(8016)
(7682)
(7510)
(7318)
(7275)
(7199)
(6614)
(6530)
学科
(55520)
(54766)
经济(54672)
管理(46856)
(45362)
(35266)
企业(35266)
农业(30058)
方法(18860)
业经(18515)
(17138)
数学(16145)
数学方法(16015)
(15946)
技术(15262)
中国(13421)
环境(12692)
(12552)
(10252)
农业经济(10032)
(9775)
地方(9761)
(9708)
(9647)
银行(9633)
(9449)
(9445)
贸易(9440)
体制(9332)
(9301)
机构
学院(198631)
大学(193847)
(86162)
经济(84478)
管理(80091)
理学(69383)
理学院(68782)
管理学(67877)
管理学院(67536)
研究(65082)
中国(51780)
(51533)
(39946)
农业(39173)
(39150)
科学(37877)
业大(35032)
(32745)
中心(31551)
(31514)
财经(30258)
研究所(29205)
(27386)
经济学(24923)
经济管理(24569)
北京(24172)
(24052)
农业大学(24006)
(23764)
师范(23516)
基金
项目(131920)
科学(105488)
研究(100069)
基金(97106)
(83850)
国家(83068)
科学基金(72083)
社会(66057)
社会科(62280)
社会科学(62265)
(52477)
基金项目(52099)
自然(44614)
教育(43964)
自然科(43571)
自然科学(43563)
自然科学基金(42804)
(42569)
编号(41839)
资助(37591)
成果(33203)
(31802)
(30507)
(30008)
重点(29036)
(28948)
(28613)
国家社会(27792)
课题(26912)
创新(26817)
期刊
(103318)
经济(103318)
(56398)
研究(55856)
中国(45146)
农业(38102)
(30571)
学报(29179)
科学(29083)
管理(26855)
大学(23597)
学学(22673)
业经(22655)
(21270)
金融(21270)
技术(18749)
(17653)
教育(17521)
财经(15070)
问题(14482)
农村(14181)
(14181)
农业经济(13733)
经济研究(13061)
(12882)
世界(11640)
(11580)
技术经济(11461)
科技(10477)
经济问题(10359)
共检索到30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敏  颜廷武  
在能源结构变迁和农牧分离背景下,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对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湖北省4市(州)628份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技术认知体系,并利用Logit模型分析技术认知、环境规制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可度偏低,秸秆还田技术高昂的成本与不确定性是导致农户技术认可程度偏低的主要原因。(2)经济效益、技术易用性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本投入、技术适用性、技术风险则会显著抑制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3)处罚约束因具有强制性特点,利于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有序化,直接影响农户决策过程;而经济激励间接影响农户决策,在经济效益、技术风险影响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对此,应多措并举提高农户的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水平,多方联动促进秸秆还田技术产学研用协同,精准识别政策受众和政策效果并分类施策,以有效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基于388份农户的调研样本数据,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情况分别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定量分析政策工具刺激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监管约束与惩罚、补贴、信息诱导3种政策工具的刺激对总体样本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为进一步验证政策工具在不同地区刺激的影响效果,分别对样本中属于大西南(非平原)和华北平原两类地区农户采纳行为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监管约束与惩罚、信息诱导措施在两类地区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刺激农户采纳该技术;补贴激励措施在非平原地区中的影响不显著,未起到预期效果,而在平原地区中对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丽  李洁艳  史丹丹  
[目的]本文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①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②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③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地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维军  颜廷武  
为实现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长效性,基于河南、湖北两省共1 102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从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2个维度探究了社会支持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支持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还通过秸秆还田技术知识和认同感知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动采纳行为;2)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正向影响农户主动采纳行为;3)农户的健康状况会显著促进农户的主动采纳行为,土地块数对农户采纳行为的主动性具有抑制作用,相比河南省,湖北省农户主动实施秸秆还田行为的比例更高。因此,要提高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需要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营造社会支持氛围,增强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户支持获得感,宣传内容情理兼顾,提升农户认知水平,鼓励土地流转,增强农户机械化作业便利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重   郭焱  
促进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但目前从环境规制和社会资本视角探讨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基于山东省569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社会资本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不同代际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差异。结果发现:(1)环境规制和社会资本均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激励型规制和脱嵌型社会资本的影响更加显著。(2)社会资本在环境规制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发挥增强性调节作用。(3)约束型规制和激励型规制对老一代影响更大,引导型规制对新一代影响更大。脱嵌型社会资本对新一代影响更大,嵌入型社会资本对中生代影响更大。因此,应强化环境规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大社会资本培育力度,针对农户代际差异实施差异化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本文基于大西南(非平原)与华北平原地区农户的调研样本数据,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情况分别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采纳此技术受监管约束与惩罚、补贴、信息诱导三种政策工具及土地机械化操作程度、环境认知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受贫富差距因素负向影响。在区分两类地区基础上发现,信息诱导、土地机械化操作程度、环境认知是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的共同正向影响因素,而监管约束与惩罚措施、补贴刺激、贫富差距在两类地区农户中的影响程度不同。对非平原地区农户而言,家庭贫困因素是制约其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政府的监管约束与惩罚措施有正向影响,但补贴刺激未起到效果;对平原地区农户而言,其采纳行为受家庭贫困因素影响不明显,政府的补贴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监管约束机制下的惩罚措施反而抑制了其采纳行为倾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本文基于大西南(非平原)与华北平原地区农户的调研样本数据,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情况分别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采纳此技术受监管约束与惩罚、补贴、信息诱导三种政策工具及土地机械化操作程度、环境认知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受贫富差距因素负向影响。在区分两类地区基础上发现,信息诱导、土地机械化操作程度、环境认知是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的共同正向影响因素,而监管约束与惩罚措施、补贴刺激、贫富差距在两类地区农户中的影响程度不同。对非平原地区农户而言,家庭贫困因素是制约其采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敏  颜廷武  
农户的生态自觉性是确保秸秆还田技术长久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河北、安徽、湖北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自觉性意愿的影响,探讨农户对秸秆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57.23%的样本农户在没有政府监督和补贴时仍愿意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初步具备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自觉性。样本农户对秸秆还田的环境福利感知较高,经济福利感知较低,86.8%的农户认为采用秸秆还田技术有利于保护环境,而只有53.04%的农户认为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增产增收。经济感知、感知易用性、村干部和技术员影响、文化程度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自觉性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农业年收入有负向影响。因此,应多手段提高农户秸秆还田的经济感知,多渠道增强秸秆还田的技术易用性,多举措发挥村干部和技术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芳  颜廷武  张丰翼  
[目的]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自觉行为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步骤之一,文章以农户的政策认知作为中介变量,信息获取能力为调节变量,探究收入质量对农户自觉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路径。[方法]基于湖北省654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和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检验方法探讨收入质量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自觉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1)收入质量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自觉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于收入质量较低的农户,拥有高水平收入质量的农户更加自觉地采纳秸秆还田技术;(2)在收入质量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自觉采纳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政策认知发挥着正向中介作用,信息获取能力正向调节收入质量通过政策认知影响农户自觉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间接效应。[结论]政府应该多措并举,促进农户收入水平高质量增长;强化政策宣传教育,提升农户生态环保认知;扩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整合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快实现农民富和农村美的协调统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万青   周颖   王立刚   刘玲洁   魏禾雅  
[目的]秸秆还田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提高黑土地土壤肥力,推动农田固碳减排的重要绿色生产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技术应用者理应得到合理补偿。然而东北地区现行的秸秆还田补贴标准偏低,难以有效发挥政策激励作用。为提高秸秆还田补贴政策准确性,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应充分考虑以农户支付意愿作为秸秆还田补贴标准定价依据。[方法]文章基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24份调研数据,运用意愿价值评估法和双栏模型识别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测算农户技术支付水平。[结果](1)愿意支付秸秆还田技术费用的受访者占比67.41%,基于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受访样本愿意支付的额度平均值为316.14元/hm2;(2)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受文化程度、务农年限、机械成本、种子成本、还田作用、地权稳定性、信息渠道等因素影响,支付水平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另受化肥成本和生产经营贷款权影响;(3)基于双栏模型测算得出研究区农户秸秆还田技术支付水平为320.75元/hm2。[结论]政府需结合农户支付意愿优化秸秆还田补贴政策,建议给予哈尔滨郊区普通农户802.11元/hm2(53.47元/0.067hm2)补偿,应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调动农户技术应用积极性,促进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雪莲  张俊飚  何可  张露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是政府主推的一项绿色农业技术,探讨农户对这一技术的采纳意愿及驱动路径,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基于改进的MOA理论框架,根据湖北省3市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EM模型,分析了采纳动机、采纳机会、能力(抗风险能力、操作能力)、信任与农户水稻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采纳动机对农户采纳意愿影响不显著,而采纳机会、操作能力、抗风险能力则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整体效应分别为0.665、0.291、0.644,信任则具有间接效应,其大小为0.304。从跨组回归来看,随着家庭年收入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抗风险能力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科艳  陈利根  刘珍珍  
本文基于苏、鲁、黑三个粮食主产区的1024个水稻、小麦及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决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及兼业化程度等农户禀赋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纳都有显著的影响;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及秸秆利用核查对农户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在作物间存在差异。本文认为政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农作物采取差异的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政策,短期内继续实施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和效果核查,长期则应提高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加强补贴政策宣传,提高农户技术采纳的持续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璐瑶  颜廷武  
[目的]研究揭示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方法]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湖北、河南2省177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分化水平下农户采纳意愿的差异性。[结果](1)社会信任、感知利益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社会信任主要通过感知利益间接作用于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其中介效应分为别为0.165和0.001;(3)从多群组分析结果来看,低水平分化和高垂直分化农户的社会信任对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更强烈。[结论]政府应构建农户高度信任的外部环境,提高农户多维度价值感知,针对不同分化水平的农户制定差异化宣传策略,以切实增强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积极意愿,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邱菀莹  周宏  
以江苏省316户水稻种植者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回归、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社会资本、技术认知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技术认知在社会资本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农业收入水平在农户自我效能认知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参与3个角度来提升农户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水平,提高农户农业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飚   谢添任   梁志会  
为厘清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机理,运用两部模型,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 00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多数农户在绿色生产技术上虽然具有采纳行为,但其采纳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2)生态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约束型市场规制的影响不够明显。4)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约束型市场规制则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也要注重市场规制的建立与完善,构建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