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8)
- 2023(10872)
- 2022(9218)
- 2021(8387)
- 2020(7362)
- 2019(16872)
- 2018(16587)
- 2017(32259)
- 2016(17188)
- 2015(19773)
- 2014(19901)
- 2013(19800)
- 2012(18569)
- 2011(16791)
- 2010(16957)
- 2009(16173)
- 2008(15361)
- 2007(14013)
- 2006(12166)
- 2005(10936)
- 学科
- 济(71408)
- 经济(71347)
- 业(52285)
- 管理(50913)
- 企(42951)
- 企业(42951)
- 方法(33228)
- 数学(29410)
- 数学方法(29094)
- 融(26726)
- 金融(26722)
- 银(24615)
- 银行(24577)
- 中国(23813)
- 行(23716)
- 财(20896)
- 农(20340)
- 地方(17752)
- 业经(16335)
- 技术(16068)
- 制(15932)
- 学(15409)
- 务(14667)
- 财务(14628)
- 财务管理(14596)
- 农业(14329)
- 企业财务(13886)
- 贸(13419)
- 贸易(13410)
- 易(13014)
- 机构
- 大学(249441)
- 学院(248619)
- 济(99363)
- 经济(96970)
- 管理(94715)
- 研究(83088)
- 理学(80644)
- 理学院(79748)
- 管理学(78306)
- 管理学院(77835)
- 中国(69155)
- 京(53186)
- 科学(52542)
- 财(46629)
- 农(45464)
- 所(42852)
- 中心(42056)
- 业大(39230)
- 研究所(39009)
- 江(38786)
- 财经(37093)
- 农业(35952)
- 北京(33397)
- 经(33353)
- 范(32112)
- 州(31785)
- 师范(31757)
- 经济学(30829)
- 院(29794)
- 经济学院(28188)
- 基金
- 项目(165235)
- 科学(127738)
- 研究(120094)
- 基金(117316)
- 家(102725)
- 国家(101854)
- 科学基金(86191)
- 社会(73987)
- 社会科(70193)
- 社会科学(70169)
- 省(66529)
- 基金项目(62965)
- 自然(55695)
- 划(55237)
- 教育(54481)
- 自然科(54364)
- 自然科学(54347)
- 自然科学基金(53375)
- 编号(50112)
- 资助(48162)
- 成果(41227)
- 重点(37220)
- 发(36237)
- 部(35766)
- 创(34800)
- 课题(33761)
- 创新(32704)
- 科研(31971)
- 项目编号(30991)
- 计划(30693)
- 期刊
- 济(105545)
- 经济(105545)
- 研究(69997)
- 中国(49036)
- 学报(41424)
- 农(40167)
- 财(38435)
- 科学(36272)
- 融(35590)
- 金融(35590)
- 管理(31184)
- 大学(30160)
- 学学(28228)
- 农业(26399)
- 技术(24100)
- 教育(23496)
- 财经(18054)
- 业经(16842)
- 经济研究(16616)
- 图书(16397)
- 经(15442)
- 业(14781)
- 问题(14191)
- 技术经济(13978)
- 理论(13925)
- 实践(12867)
- 践(12867)
- 科技(12271)
- 版(12224)
- 统计(11806)
共检索到374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杨强
通过介绍技术融合的概念,采用信息计量学的关键词词频分析方法和共现分析方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语义网为例,从4个层面分析技术融合的结构并进行一致性分析,设计一种技术融合结构的计量方法。研究认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语义网4种新兴信息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融合现象,而且主要受研究关注度不同、技术的底层支撑不同以及技术的功能阶段不同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洪宇
最近一段时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正给教育发展带来一次重大变革: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剑岚
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为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空间,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文章以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展为基础,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提出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途径:坚持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为导向;用虚拟仿真技术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建立促应用的政策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涛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创新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育必须要创新,以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在我国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还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与安排,将解决当前现实问题与促进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 教师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使得当代教育教学的使命有了新的内容,即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而达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终极目标。所以,本文将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理论基础 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宗凯 杨浩 吴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经历了"起步"、"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革新了传统教育模式,而且营造了全新学习环境。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还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深度融合应通过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途径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利平
机制创新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根本保障。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包含有三重逻辑意蕴,构筑起"四维一体"的创新机制体系,即责权明晰与沟通顺畅相贯联的协同联动机制;多元参与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内在需求与外部驱动相契合的激励补偿机制;统筹规划与监督评价相统一的政策保障机制,以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保障,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从而带动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娄岩 杨培培 黄鲁成 苗红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与其它技术组成的技术群落及各技术群落之间相互联系、渗透不断加强,出现了各种技术的交叉融合。如果能及早发现这些技术领域间目前的融合状态及其融合趋势,将会对我国在相关技术方面的优先研发制定发展战略产生重大意义。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定量测量技术融合的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技术融合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来确定融合的现状,其中微观分析中主要针对技术融合所形成网络的节点以及链路进行测度。最后以德温特数据库中纯电动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例对其进行验证。针对实例研究,结果表明G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斗斗 谢蔓 方远平
通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0—2010年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评价比较,发现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创新水平表现出正相关性和非均衡性发展的现象,呈现出以珠三角为中心的核心—外围空间分布模式。实证结果揭示:广东省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创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服务业创新和信息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向均为正,粤北山区的估计系数都较高;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创新的短期影响力度大于长期均衡影响,而服务业创新对信息技术的短期影响力度比长期均衡影响小。
关键词:
服务业创新 信息技术 格兰杰检验 广东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波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及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应用,是当前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应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实施一体化建设。同时,三者的一体化需要以强大的资源管理和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
关键词:
资源库 在线课程 新形态教材 一体化建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贝贝 黄锋
本文以软件业为分析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兼容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网络外部性使得顾客安装基础、品牌等在竞争中显得至关重要;不同产品之间实现兼容对消费者是很有利的;在顾客安装基础、品牌等方面较差的企业倾向于与优势企业实现兼容,而优势企业则可能倾向于不兼容;优势企业对兼容性的排斥在市场出现强力竞争对手时表现得较为明显;优势企业在排斥兼容性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滥用界面著作权或开放标准下的隐含知识产权打击竞争对手的垄断性行为。
关键词:
兼容性 网络外部性 软件业 垄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士红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合;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教职团队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立足本校的信息化建设与日常教学实际,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发展和完善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职业教育 教育信息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琰 李春杰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文章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大学教学形态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并从教育理念的嬗变、教学方式的嬗变、教学资源的嬗变、教学模式的嬗变、教学技能的嬗变、教学行为的嬗变以及教学评价的嬗变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教学 融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沙琦波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为转变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回应时代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历经二十余年,经历三个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系列课题为引领、研训项目为支撑,推动深度融合的研究、实践和推广,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以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深度融合的新理念、新路径、新策略、新样态和新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融学”实现了初中科学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系统变革,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科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科学课堂在浙江已成为常态,形成了初中科学教学方式信息化转变的“浙江经验”,并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科学 深度融合 教学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