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2)
2023(14081)
2022(11489)
2021(10273)
2020(8665)
2019(18886)
2018(18573)
2017(35701)
2016(18912)
2015(20968)
2014(20354)
2013(20133)
2012(18170)
2011(16266)
2010(16753)
2009(15954)
2008(15216)
2007(14178)
2006(12709)
2005(11941)
作者
(51982)
(43493)
(43083)
(40794)
(27578)
(20408)
(19325)
(16445)
(16439)
(15452)
(14920)
(14542)
(14192)
(13825)
(13486)
(13288)
(12839)
(12558)
(12368)
(12253)
(10795)
(10524)
(10447)
(9911)
(9778)
(9722)
(9614)
(9614)
(8654)
(8444)
学科
(89885)
(83584)
企业(83584)
(80830)
经济(80708)
管理(79257)
方法(31918)
业经(31027)
(30204)
(27348)
金融(27346)
(26242)
中国(25918)
(25330)
银行(25307)
(24521)
(24272)
数学(23438)
数学方法(23275)
技术(23259)
(22476)
财务(22442)
财务管理(22416)
企业财务(21297)
农业(19296)
(17412)
(16987)
理论(16554)
(15544)
环境(15433)
机构
学院(269281)
大学(261848)
(119914)
经济(117674)
管理(110210)
理学(93410)
理学院(92617)
管理学(91634)
管理学院(91114)
研究(84245)
中国(74643)
(59820)
(54019)
财经(46148)
科学(45665)
(42801)
(41931)
(41768)
中心(40894)
(40802)
经济学(36919)
研究所(35988)
业大(35592)
财经大学(34035)
北京(33810)
(33654)
经济学院(33306)
农业(32334)
商学(31953)
商学院(31672)
基金
项目(170254)
科学(137279)
研究(130252)
基金(125241)
(106684)
国家(105711)
科学基金(93795)
社会(86234)
社会科(82060)
社会科学(82045)
(68456)
基金项目(65864)
教育(58097)
自然(57734)
自然科(56468)
自然科学(56457)
自然科学基金(55576)
(54843)
编号(51182)
资助(49646)
(42940)
成果(40156)
(39319)
创新(39194)
(38758)
重点(38125)
(38079)
(37564)
国家社会(36333)
课题(35400)
期刊
(138852)
经济(138852)
研究(83119)
中国(59091)
(51386)
管理(49381)
(40502)
金融(40502)
(40489)
科学(34268)
学报(32246)
技术(28112)
农业(27061)
大学(26663)
学学(25535)
教育(24480)
财经(24029)
业经(23964)
经济研究(21407)
(20805)
技术经济(17495)
(17142)
问题(16938)
财会(14864)
科技(14329)
现代(14304)
(13357)
世界(13080)
会计(12910)
商业(12725)
共检索到42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李中斌  
选取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技术融合式创新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融合式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从企业属性以及外部差异角度来看,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成长期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结果表明,技术融合式创新可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多元化程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提升。为深层次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应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多元化发展,加速传统生产模式数字渗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李中斌  
选取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技术融合式创新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融合式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从企业属性以及外部差异角度来看,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成长期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结果表明,技术融合式创新可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多元化程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提升。为深层次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应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多元化发展,加速传统生产模式数字渗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赤平  孔莉霞  
从技术创新角度引导制造业企业回归主业,对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全国1763家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国有企业和低盈利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挤出”技术创新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技术创新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消极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远慧   王靖伊   陈蓉蓉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基于制造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产业融合,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制造业企业金融股权关联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股权关联对其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尤其是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实质性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市场化程度低、行业技术性高的企业中作用更强。研究发现对引导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金融股权关联实践提升其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宁  周经  丁华  
本文运用DEA方法计算制造业和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使用1999-2010年我国31个省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流通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绩效。结果表明,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不显著。运用D-M检验的结果表明,制造业效率提升对流通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存在内生性影响,而对流通业技术推广没有影响。运用2SLS处理模型的内生性,进一步支持流通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启龙  
本研究以2016年、201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统计年报和创新调查数据为基础,借鉴CDM模型机理从微观层面对企业创新过程进行分解,构建从创新决策和投入到创新产出再到生产率提升的多阶段方程模型组合,进而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规律和特征,挖掘影响企业创新实现和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以研发投入推动创新产出,进而推动生产率提升的路径基本通畅,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内部的创新文化以及外部的市场环境和政府引导都对企业开展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现阶段企业的非技术创新或通过外部引进方式所实现的创新对生产率的提升有限,高技术不高、地区间不平衡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P方法测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上技术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在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非国有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琨  徐晓玲  
当制造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就成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出路。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以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作为实证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和双重环境规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作为企业发展的外部约束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消极影响,同时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够配合绿色技术创新,共同激励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分析双重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交互效应发现,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能够有力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且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行业异质性。据此,为环境规制的合理使用以及制造业企业发展策略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鹏   梁琼云   刘刚  
在新发展格局下,以绿色化税收为手段,协同推进制造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2010—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探究绿色税收体系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制绿化度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税制绿化度通过增加企业污染治理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实现价值链升级来共同驱动碳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税制绿化度对不同要素禀赋企业的行为策略具有显著差异。此外,税制绿化度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垂直溢出效应,但最终税制绿化度主要还是通过水平效应来推动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化转型,从而提高碳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税制绿化度对污染程度小、内销—出口兼顾型制造业企业的碳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对合理选择绿色税制,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佳  张蛟蛟  李科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文章基于2008-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企业专利数据识别数字技术创新情况,研究了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拥有数字技术专利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没有数字技术专利的企业,而且数字技术创新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数字化程度越高,数字技术创新越能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国有制造业企业与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对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短期内数字技术创新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还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缓解劳动要素投入扭曲则是数字技术创新通过缓解企业资源错配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玉林  裴承晨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的"双向挤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产业融合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下降趋势,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日东  汤锦锋  宋红艳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模型测算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建立P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MM系统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具有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长期内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华  武展  李晓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就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剖析。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汇率改革以来中国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汇率与企业生产率负相关;企业资产、营业利润、FDI、出口依存度、资本密集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传递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贾瑞雪  
最新的研究表明,资源误置是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采取解决了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的OP方法计算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分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离散程度和对其进行分解,我们刻画了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严重程度,发现国有企业是资源误置的主要因素,行业内部的资源重置效应近似于0,进入和退出效应没有发挥作用。此外,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资源误置程度越低,并且不同地区的资源误置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明显的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