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5)
2023(16588)
2022(13948)
2021(13015)
2020(10741)
2019(24481)
2018(23656)
2017(45989)
2016(24507)
2015(27417)
2014(26986)
2013(26363)
2012(24132)
2011(21400)
2010(21800)
2009(20358)
2008(19033)
2007(16856)
2006(14894)
2005(13226)
作者
(67369)
(56242)
(55755)
(52956)
(36118)
(26703)
(25439)
(21674)
(21408)
(20193)
(19192)
(18834)
(17786)
(17764)
(17555)
(17338)
(16583)
(16311)
(16222)
(16184)
(13832)
(13800)
(13485)
(12877)
(12785)
(12701)
(12226)
(12100)
(11300)
(11093)
学科
(105492)
经济(105408)
(75024)
管理(73968)
(63550)
企业(63550)
方法(48567)
数学(41626)
数学方法(40953)
中国(31309)
(28877)
金融(28876)
(28647)
(27216)
银行(27199)
(26295)
(26286)
业经(25376)
地方(23968)
(21607)
技术(19739)
农业(19165)
(18932)
贸易(18916)
理论(18467)
(18398)
(17282)
财务(17207)
财务管理(17174)
企业财务(16367)
机构
学院(343943)
大学(337619)
(146145)
经济(143228)
管理(138238)
理学(118968)
理学院(117803)
管理学(115687)
管理学院(115023)
研究(110705)
中国(90372)
(69379)
(67639)
科学(63601)
中心(54024)
财经(53939)
(52821)
(51380)
(49733)
(48954)
研究所(47586)
业大(45927)
经济学(45000)
(43724)
(43619)
北京(43307)
师范(43194)
经济学院(40707)
(40431)
财经大学(40155)
基金
项目(230627)
科学(184395)
研究(171119)
基金(169157)
(145424)
国家(144210)
科学基金(126622)
社会(110771)
社会科(105482)
社会科学(105456)
(91247)
基金项目(88400)
自然(81076)
自然科(79284)
自然科学(79271)
教育(78767)
自然科学基金(77882)
(75372)
资助(70872)
编号(68729)
成果(54347)
重点(51511)
(51314)
(50948)
(49362)
课题(47549)
国家社会(46006)
创新(45996)
教育部(44579)
人文(44259)
期刊
(158610)
经济(158610)
研究(99414)
中国(64471)
管理(53431)
(51501)
(46312)
金融(46312)
科学(45194)
(45144)
学报(44715)
大学(36030)
技术(34441)
学学(34253)
教育(33674)
农业(30642)
财经(26913)
业经(26759)
经济研究(25551)
(23184)
问题(20552)
技术经济(18741)
统计(17357)
(17004)
(16622)
(16447)
理论(16279)
商业(15908)
科技(15538)
现代(15528)
共检索到512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洋  杨兰  
文旅融合已成为资本交换象征符号与视觉财产的地方性作为以及产业跨界渗透、交叉和重组的帕累托最优。"多彩贵州"是两欠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但限于产业链系统封闭,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处在本应深度关联却又关联不深的现实困境,需重构两者产业链核心要素,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解构与重构。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策略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阶段以条块视域实现前端技术融合、中端功能融合和末端市场融合。其中,应以复合创新实现技术融合、以技术融合影响技术扩散、以技术扩散推进技术创新;以物质遗产及其文化、地域文化及其符号实现功能融合;顺应市场边界虚化、理解市场集中加剧、警惕市场同质严重、适应市场壁垒波动,确保市场融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星群  文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展旅游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从会展旅游产业链的角度,提出了通过建立会展旅游战略联盟以塑造品牌,从而对我国会展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以期为提升我国会展旅游的竞争力进行有益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冰  余可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名词,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互联网+"时代对于体育和旅游产业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基于互联网+视域从政府、市场、产品等几个方面,对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旅游产业在未来会在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和延伸融合三种途径下,逐步融合,并且"互联网+"为体育与旅游的跨界产业融合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朝辉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品形态。产业融合的结果,使参与融合的产业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附加,进一步促进市场发育,促进融合产业的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市场需求逐渐从较为单一的"文化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方向转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冰  余可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名词,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互联网+"时代对于体育和旅游产业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基于互联网+视域从政府、市场、产品等几个方面,对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旅游产业在未来会在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和延伸融合三种途径下,逐步融合,并且"互联网+"为体育与旅游的跨界产业融合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建勇  郑向敏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文献,本文重新思考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具体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机理与效应,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在于消费需求升级,而模块化对传统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的分解与横向整合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旅游产业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新产业属性和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同时还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无边界企业的形成、垄断范式的确立和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凌  潘伟静  
在技术与市场的驱动下,电信产业(T)、互联网产业(I)、传媒产业(M)、娱乐产业(E)逐渐渗透交叉,走向融合,催生"TIME"生态系统,从而衍生丰富的电信业务。基于此,交互式电视,即IPTV应运而生,成为产业融合的契合点。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剖析电信、互联网、传媒、娱乐在IPTV产业链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提出促进IPTV产业链发展的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肃  黄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水平,印证我国文化旅游新业态的成长与进步。动态面板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市场提供了更复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春波  
基于省级产业数据,运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分析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的影响效应,并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IV-Panel)、动态面板模型(SGMM)验证了该影响效应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推进呈现正向收敛的动态惯性;消费需求动力、技术创新动力、政府规制动力都对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具有推动作用,且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更易融合发展。因此,我国应提升文化与旅游业的消费需求驱动效能,强化文化与旅游产业链的跨界技术创新效应,发挥文化与旅游产业演进期的政府规制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阿莉  
一、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系统性思考观的引入、后工业经济的来临、农业改造的要求、城乡和谐发展的需要等背景要素的推进之下,我国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发展日渐重视,并不断进行着战略性的规划和思考。1998年、1999年国家旅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洁  
在我国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三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是繁荣农村经济和提升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主导性作用力量,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农村地区具备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信息技术拓展市场、信息技术规划旅游景区、多媒体虚拟技术展示以及信息化服务管理等在内的多项融合路径为"十二五"期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示路径,本文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琪延  徐玲  
本文采用RAS法编制2010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并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产业关联性揭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结果表明,北京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关联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关联方式主要为后向关联;旅游业具有向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但实际融合的主动性不足;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大于推动力;三个行业部门中,旅游业与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的关联程度相对高。根据结论,提出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庄伟光   赵苑妤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旅游相对优先度模型,基于2015—2021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省(区、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算,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过2/3的省(区、市)实现数值提升和等级跨越,空间上呈现从原来的“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的对调性改变格局,凸显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相对发展优先度同样呈现南北格局,相对而言北方地区两者的同步性更强。总体上看,我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不断筑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夯实,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深度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旅游产业融合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在共生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创立一种新型的业态和一种新的共生产品,并且这种新业态和新型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能够迅速成长为一种新的行业。旅游产业协整,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在共生发展中通过互补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在发展中不同产业仍保持着清晰的产业边界,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规模化的新业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卫峰   李尚蓉   王艺宁  
有效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2012-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技术、数字应用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探讨产业政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数字基础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应用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呈倒U型影响,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正向调节数字基础技术、数字应用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影响;随着调节变量增大,倒U型曲线拐点向右偏移,同时,曲线逐渐平缓;数字基础技术、数字应用技术驱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效果在我国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