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3)
2023(9313)
2022(7553)
2021(6788)
2020(5828)
2019(12561)
2018(12408)
2017(23671)
2016(12418)
2015(13786)
2014(12927)
2013(12853)
2012(11471)
2011(9916)
2010(10212)
2009(9718)
2008(10009)
2007(9248)
2006(8238)
2005(7650)
作者
(34257)
(28828)
(28703)
(26567)
(18425)
(13416)
(12657)
(10939)
(10643)
(10323)
(9672)
(9514)
(9415)
(9049)
(8753)
(8642)
(8583)
(8304)
(8162)
(8086)
(7011)
(7009)
(6908)
(6564)
(6480)
(6451)
(6265)
(6193)
(5784)
(5519)
学科
(77488)
(74026)
企业(74026)
管理(58654)
(58343)
经济(58285)
业经(26717)
方法(24109)
技术(22176)
(21053)
(20249)
(17754)
财务(17744)
财务管理(17735)
企业财务(16785)
数学(16234)
数学方法(16144)
农业(15332)
技术管理(14237)
(13017)
中国(13002)
(12944)
理论(12534)
(12240)
企业经济(12161)
(11676)
经营(11439)
(10300)
(9453)
贸易(9445)
机构
学院(181379)
大学(172578)
(82925)
经济(81624)
管理(79485)
理学(67915)
理学院(67396)
管理学(66812)
管理学院(66465)
研究(53901)
中国(44624)
(36665)
(35649)
科学(29793)
(29223)
(28924)
财经(28880)
(26217)
(26133)
中心(24805)
业大(24664)
经济学(24003)
商学(23536)
商学院(23341)
研究所(23114)
农业(22597)
(22563)
经济管理(22181)
北京(22033)
经济学院(21670)
基金
项目(115228)
科学(94065)
研究(88541)
基金(84458)
(71910)
国家(71210)
科学基金(64250)
社会(59093)
社会科(56295)
社会科学(56284)
(47753)
基金项目(44835)
自然(39833)
自然科(39040)
自然科学(39034)
教育(38781)
自然科学基金(38461)
(37213)
编号(34613)
(32596)
资助(32512)
(32317)
创新(29019)
(26071)
成果(25512)
重点(25322)
(25208)
国家社会(24769)
(24711)
课题(23370)
期刊
(97113)
经济(97113)
研究(52870)
管理(38255)
中国(37992)
(33004)
(27852)
科学(22692)
技术(22390)
农业(19745)
学报(19386)
业经(18679)
大学(16192)
教育(15820)
(15711)
金融(15711)
学学(15557)
经济研究(15025)
财经(14970)
技术经济(14814)
(14129)
(13199)
问题(11842)
科技(11713)
现代(10769)
财会(10686)
商业(9833)
世界(9760)
经济管理(9323)
(9280)
共检索到278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刚  何雅兴  聂富强  
利用1999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大中工业企业相关统计数据,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技术自研和外部引进的企业生产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结果显示:企业生产创新存在明显的正空间溢出效应,即地理邻近区域的创新水平能有效促进地区间的创新发展;技术自研和外部引进对生产创新影响显著,但作用不一。技术自研对企业生产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部引进却会抑制企业生产创新。运用经济距离矩阵代替地理距离矩阵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益  李垣  
长期以来,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常常被认为不愿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十多年来,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的技术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大中型企业负担沉重、创新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不能与产业变化相适应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得到有效地开展,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驰 ,杨东德 ,贾蔚文  
我们和湖北宜昌技术创新研究组经对宜昌105家百万元以上产值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问卷调查,完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出创新过程的结构、创新活动的来源、激励和阻碍创新的因素,以及创新的产出及其影响等。这种广泛而深入地揭示和分析企业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在我国还不多,现就调查情况作如下介绍和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晓辉  王青  冯宗宪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区2005~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运用单向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结果发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与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考虑了主要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的稳健性检验再次支持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正向关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为地区微观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市场激励,并在对技术创新的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的合力作用下,最终达到提升一个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桁宇  马春爱  汤桐  郝馥莹  
文章以环境规制为切入点,利用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2016—2019年801个样本观测值,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能源强度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能源强度并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支持了“波特假说”;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效率在环境规制降低企业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中介效应占比更高,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响应环境规制并降低能源强度;高碳排放企业相较于低碳排放企业面临的环境规制压力更大,能更好地降低能源强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治  宋芳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俊杰  和军  
运用DEA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采用截面数据与纵向数据,对全国30个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要素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其中,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企业办研发机构数这两方面投入浪费最为严重。从动态角度看,在2005年到2015年间,技术引进、改造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各地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存在明显优势,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彦玲   马力平   陈首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德智  孟祥云  贾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雅  
基于贸易竞争效应理论,主要采用中国工企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2002—2013年匹配合并数据,考察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市场规模的初始生产率调节机制对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出口市场规模增长率影响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增长率的时间点选择。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初始生产率超过临界值水平时,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影响才能显现;从结构上看,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均为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气设备制造业;从时间点看,一般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分别发生在出口市场规模增长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善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市场规模,缩短创新决策时间,以发挥出口市场规模对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涛  
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与国内、国外技术引进之间关系的VAR实证模型,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索影响系数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对国内、国外技术引进的冲击反映十分敏感;各变量影响系数在短期和长期存在差异;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发现他们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最后,总结并提出促进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之路的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张菁菁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对区域工业企业边际产出弹性影响为基础,建立包含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区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区域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劳动力边际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变量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宗庆  郑江淮  
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创新活动面临了新的参数环境,本文在技术无限供给条件下提出一个后发国家中企业创新的规模异质性假说,揭示了后发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创新行为特征依赖于企业生产所面临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所需资本支出的利率弹性的特定取值下竞争行为选择。理论与计量研究发现,与西方国家企业创新有显著不同的是:后发国家的企业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活动的意愿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逐步增强;小企业更偏向于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大企业更偏向于引进技术和吸收消化再创新。中等规模企业兼顾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小企业和部分中等规模企业中重点是降低其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