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0)
- 2023(13065)
- 2022(11355)
- 2021(10727)
- 2020(9083)
- 2019(20360)
- 2018(20431)
- 2017(39152)
- 2016(21039)
- 2015(23687)
- 2014(23003)
- 2013(22561)
- 2012(20537)
- 2011(18421)
- 2010(18321)
- 2009(16750)
- 2008(16149)
- 2007(14207)
- 2006(12192)
- 2005(10595)
- 学科
- 济(78512)
- 经济(78433)
- 业(66414)
- 管理(65303)
- 企(55535)
- 企业(55535)
- 方法(37799)
- 数学(32236)
- 数学方法(31867)
- 中国(23077)
- 技术(22152)
- 农(20617)
- 财(20204)
- 业经(18845)
- 学(16656)
- 理论(15540)
- 地方(15342)
- 制(15276)
- 银(14444)
- 银行(14404)
- 农业(14047)
- 技术管理(14013)
- 贸(14005)
- 贸易(13995)
- 行(13652)
- 易(13605)
- 务(13456)
- 财务(13391)
- 财务管理(13366)
- 和(12939)
- 机构
- 大学(290955)
- 学院(289269)
- 管理(121660)
- 济(113170)
- 经济(110606)
- 理学(105494)
- 理学院(104389)
- 管理学(102696)
- 管理学院(102165)
- 研究(91650)
- 中国(70759)
- 京(61655)
- 科学(56774)
- 财(52066)
- 所(44397)
- 业大(42471)
- 中心(42396)
- 农(42259)
- 财经(41960)
- 江(41574)
- 研究所(40504)
- 北京(39039)
- 经(38254)
- 范(37265)
- 师范(36952)
- 州(34110)
- 院(33549)
- 经济学(33118)
- 农业(32983)
- 商学(31708)
- 基金
- 项目(202489)
- 科学(160493)
- 研究(150281)
- 基金(147170)
- 家(127081)
- 国家(125993)
- 科学基金(109960)
- 社会(94489)
- 社会科(89545)
- 社会科学(89522)
- 省(79738)
- 基金项目(78771)
- 自然(71667)
- 自然科(70054)
- 自然科学(70041)
- 自然科学基金(68816)
- 教育(68772)
- 划(66460)
- 编号(61361)
- 资助(59677)
- 成果(48804)
- 创(46445)
- 重点(44498)
- 部(44221)
- 创新(42556)
- 发(42239)
- 课题(41772)
- 项目编号(38483)
- 国家社会(38369)
- 教育部(38313)
- 期刊
- 济(119538)
- 经济(119538)
- 研究(86444)
- 中国(56343)
- 管理(45287)
- 学报(42779)
- 科学(41002)
- 财(38321)
- 农(37548)
- 教育(35079)
- 大学(32894)
- 学学(30817)
- 技术(27959)
- 融(27240)
- 金融(27240)
- 农业(26555)
- 财经(19667)
- 业经(19643)
- 经济研究(18787)
- 科技(17102)
- 经(16639)
- 图书(16004)
- 技术经济(15944)
- 理论(15142)
- 问题(14801)
- 业(14240)
- 实践(14106)
- 践(14106)
- 现代(13333)
- 坛(12500)
共检索到418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金生 宋丹丹 胡荣
公众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及其风险认知决定了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关系到自主创新的投资收益。由于公众对自主创新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而研究产生偏差的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公众内在因素的视角,对公众的知识信息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利益因素以及价值取向因素等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形成机理,以寻求规避自主创新风险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晏墅 李金生
技术的形成是企业在特定时期将最新的创新思想和前沿知识相结合,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它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技术的形成机理,技术自主创新包括知识技术化、技术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等三个决策维度,并在每个决策维度运用相应的寻优原则进行评价与选择,形成了知识技术化决策模式、技术产品化决策模式和产品市场化决策模式,从而构建基于技术形成机理的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决策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价宝 刘洪
文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出四种主要学术观点,并作了简要评述。构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框架,并对机理作了具体分析。结论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以组织学习为源泉,借助组织资源与组织背景的力量,在有效的内外部促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等三大知识变量的关联效应而形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龙秋爽
[目的/意义]创新性是学术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同行评议在学术创新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目前同行评审学术创新的发展受困于同量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与评审人学术创新认知密切相关的同量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同行评审人对高创新性和交叉学科性质的学术成果的识别。[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同量偏差的概念、在学术创新评价中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调查,梳理出不同学科评审人有关学术创新评价的两方面共识,即一方面评审人会审查路径、选题、方法、理论以及结论等类型的知识元,判断是否发生创新;另一方面评审人也会考虑知识增量的高低,区分颠覆式、增量式等不同创新水平的成果。[结果/结论]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元和知识增量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框架及改进对策,与同行评审认知相适应,以期减轻同量偏差对学术创新评价的不利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隽萍 肖梦云 于青青
整合企业失败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创业失败成本、认知偏差与再创业风险感知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层次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再创业风险感知受其创业失败成本、过度自信和乐观偏见的正向影响;在创业失败成本影响再创业风险感知的路径中,创业者过度自信和乐观偏见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拓展了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创业管理理论,并从实践视角,有效地提高创业者再创业活动的风险感知水平,对创业扶持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
再创业风险感知 创业失败成本 认知偏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引旺
企业的风险决策,深受乐观主义、损失规避和捷径思维的认知偏差影响。在此之下,企业决策出现系统性偏差,偏好风险。矫正认知偏差是企业纠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乐观主义 损失规避 捷径思维 风险偏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勇民 白英姿 纪玉山 赵芳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自主创新水平现状的全面透视,揭示了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从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机制的失灵、政府政策外在能动性因素的缺失以及创新环境的制度性约束分析了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研发支出 创新主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声霞 贾根良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类型。不同的自主创新类型其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平台跃迁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某厂的技术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能力 自主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跃 胡蓓
探索了知识员工认知偏差对离职风险感知的影响。通过对324名知识员工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过度自信、控制幻想对知识员工在离职风险情景中的职业发展风险感知、绩效实现风险感知和组织支持风险感知有显著的负效应,回归系数均显著。相信小数定律仅对职业发展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而对绩效风险感知和组织支持风险感知影响不显著;过度自信对控制幻想、相信小数定律在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中存在部分调节效应。
关键词:
认知偏差 离职风险感知 调节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甘凯 金粲璨 付歆 赖肸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管理者扮演着重要角色,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又是决策工作的导航系统,因此不应忽视认知偏差这样一个可能导致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拟从认知科学的视角分析管理者认知偏差对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设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析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认知偏差从而建立概念模型,第二个阶段围绕不同的认知偏差提出假设,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借助A MO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存在的认知偏差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情境因素变动偏差影响着启发式偏差、内部识别偏差以及心理偏差,启发式偏差会对心理偏差产生一定的影响。情境因素变动偏差、启发式偏差、内部识别偏差和心理偏差对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小企业防范和应对债务性融资风险提供有益经验证据和优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认知偏差 债务性融资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冀宁 干甜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投资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其自身所具有的种种认知偏差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国外关于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对认知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偏差及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均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关键词:
行为金融 认知偏差 投资行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王宏起 武建龙
产业联盟是快速有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产业网络化组织。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运用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分析方法,揭示产业联盟改变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进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产业创新网络周期性演化,研究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提升过程与路径,旨在从动态视角进一步刻画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为有效发挥产业联盟创新带动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预测
[作者]
单伟 张庆普
知识整合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实现企业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在较系统地分析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整合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适应进化机理、协同旋进机理、择优弃冗机理、互补相容机理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整合机理进行综合剖析,进而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提升过程中不同阶段、多维度、多层面知识整合演化模式,并对其协调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知识整合 自主创新 机理 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馨
在小理查兹·霍耶尔所提出的情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文章沿着这一流派脉络,继续将认知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引入情报分析理论中,进一步完善情报分析的认知基础,所涉猎的内容有导致情报失误的主要认知偏差和双重加工理论,以及有助于灵感、洞见和顿悟生成的悟性创新思维。研究发现:双重加工理论是情报分析的认知前提基础,偏于直觉或逻辑任何一方的认知偏差,都可能导致情报误判;常规上客观而准确的情报分析建立在整合直觉和逻辑的基础之上,富有洞见的高层次情报发现是运用悟性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协同直觉和逻辑之间关系的结果。此外,文章进一步发展了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情报分析的灵感思维,首次正式地将认知心理学、悟性思维与情报分析连接起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冀宁 陈庭强 罗强
金融全球化下,金融活动的参与主体逐步多样化,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加剧了证券投资活动中风险度量的难度。现有的金融证券投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基本都是围绕着如何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而展开的。但是,传统的理论方法与标准的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心理认知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现有的风险度量工具和方法的借鉴与应用增加了投资者额外的决策风险。鉴于此,本文引入心理行为因素的时间变量,在理论研究与投资者认知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物理学中能量密度相关理论与思想方法构建多认知偏差的时间风险度量模型,度量金融投资活
关键词:
投资组合 认知偏差 投资风险 能量密度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