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4)
2023(8828)
2022(7341)
2021(6798)
2020(5498)
2019(11576)
2018(11180)
2017(20177)
2016(10821)
2015(11635)
2014(11129)
2013(10610)
2012(9589)
2011(8618)
2010(8782)
2009(8432)
2008(8093)
2007(7341)
2006(6667)
2005(6141)
作者
(29826)
(24758)
(24727)
(23800)
(15533)
(11819)
(11266)
(9451)
(9254)
(8761)
(8377)
(8357)
(7859)
(7798)
(7749)
(7597)
(7427)
(7368)
(7298)
(7088)
(6228)
(6180)
(5992)
(5687)
(5617)
(5588)
(5584)
(5409)
(4965)
(4893)
学科
(42658)
经济(42603)
管理(35156)
(34792)
(26671)
企业(26671)
(16446)
方法(13962)
技术(13047)
地方(12927)
中国(12440)
农业(11979)
数学(11667)
数学方法(11495)
(10764)
业经(10662)
(9517)
(8342)
环境(8156)
地方经济(7918)
(7232)
贸易(7226)
技术管理(7124)
(6986)
理论(6888)
(6874)
银行(6863)
(6586)
(6555)
(6531)
机构
学院(148570)
大学(144895)
(57835)
经济(56437)
管理(55830)
研究(49981)
理学(47316)
理学院(46797)
管理学(46007)
管理学院(45712)
中国(38530)
(30275)
科学(30117)
(27807)
(24673)
中心(24585)
(24271)
(22673)
研究所(21722)
(21353)
财经(21267)
师范(21174)
业大(20053)
(19807)
(19138)
北京(18775)
(18696)
技术(18511)
经济学(17424)
农业(17360)
基金
项目(100004)
科学(79750)
研究(77166)
基金(71092)
(62011)
国家(61480)
科学基金(52834)
社会(49654)
社会科(47057)
社会科学(47049)
(40809)
基金项目(36738)
教育(35379)
(33635)
编号(32320)
自然(31782)
自然科(31028)
自然科学(31023)
自然科学基金(30434)
资助(27238)
成果(26191)
重点(23394)
(23173)
课题(22828)
(21974)
(21337)
国家社会(20993)
创新(20691)
(19587)
项目编号(19562)
期刊
(69301)
经济(69301)
研究(44041)
中国(33940)
(22198)
(22126)
教育(21640)
学报(21264)
管理(21180)
科学(20799)
技术(16569)
大学(16445)
学学(15259)
农业(15245)
(13906)
金融(13906)
业经(12675)
经济研究(10905)
财经(10186)
图书(8918)
(8889)
科技(8560)
技术经济(8444)
问题(8405)
(8272)
论坛(8272)
职业(7783)
(7761)
(7289)
(6680)
共检索到230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近年来,精准扶贫实践中技术治理的价值不断被强调,对其在精准扶贫的治理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也应加以考察。文章从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精准扶贫的实践背景出发,研究技术治理在精准扶贫中的实现条件、治理限度以及完善对策。结果发现,尽管精准扶贫的技术治理带来了扶贫生产力、发挥了明确真扶贫目的、充分挖掘扶贫信息资源、推动整体系统化扶贫以及助推了政府治理理念的变革等效用,但是精准扶贫的技术治理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未来需要通过完善政策层面的制度建设和资金供给,技术层面的技术平台打造和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以及社会层面的弘扬人本主义和助推多元参与来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素萍  聂雅  
生态发展是产业扶贫建设的重要抓手,山西省壶关县从生态合作治理视角,走精准扶贫之路,打破传统的单一型、粗放型、结合壶关本土环境、瞄准扶贫靶向、解决"扶贫谁、谁来扶、怎么扶"的扶贫认知问题。要把扶贫攻坚同生态合作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扶贫攻坚"与"生态保护"两个攻坚战取得"双赢"。文章从扶贫与企业生态责任与风险评估、生态宣传与生态扶贫内生动力的激发、扶贫攻坚的生态评价考核等,形成壶关县的合力作用,落实到壶关县产业扶贫攻坚中,促进壶关县精准扶贫攻坚的有序进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国明  黎春  何仁伟  
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伟大实践促进了区域贫困治理思想的不断完善。本文在总结个体扶贫与区域扶贫的辩证关系、贫困区域与区域贫困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系统梳理了贫困区域治理思想,旨在丰富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球2030年减贫目标的国际行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为:区域贫困治理思想包括贫困空间分异、贫困区域开发策略和贫困区域管理3个方面,与精准扶贫方略服务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工具;依据贫困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划分出贫困县域类别、村域类别,并把脱贫难度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划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于资源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区域开发与发展理论,形成了以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成的区域贫困开发策略;依据贫困区域的鲜明层级体系,构建了"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对象体系和退出考核评估机制,以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成的贫困区域管理手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晶晶  朱力  
基于基层扶贫治理的实践情况,不难发现,在当前我国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还存在着基层政府"强势"扶贫、贫困群体在扶贫中主体地位缺失以及扶贫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结构化治理困境。这些结构化治理困境不仅蚕食着多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宝贵成果,而且也使我国扶贫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变得更加困难,无法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贫困群体享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实惠。要想推动国家精准扶贫朝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必须从优化当前基层扶贫治理结构入手,加快基层政权的角色转换,重塑贫困群体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积极构建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扶贫治理格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红  党志琴  党志文  
金融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带动农村各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但是,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性受到制约。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发展演化,并分析了金融体系服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供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做了重要论述。他指出:"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实事求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就是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不断完善精准识别机制,根据贫困人群的不同实施相应的措施,将扶贫工作由过去的粗放式变为精细式,使低收入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与资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玺平  田蔚  
固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北麓,由于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是包头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固阳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摘帽"的总体部署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帮扶要求,发挥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机制,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发力,通过县、镇、村三级书记共商脱贫,逐步形成帮扶村、推动镇、发展县的"三级书记抓扶贫"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名艳  张阳  
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的路径:精准识别,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就业档案;精准瞄准,匹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精准指导,建立贫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机制;精准帮扶,将精准扶贫战略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调动贫困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建立脱贫大学生返贫预警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岑家峰  李东升  
资产收益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大机制创新,对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构建资产收益扶贫的减贫分析框架,结合对广西南部LN合作社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资产收益扶贫对减贫具有如下效应:一是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二是促进了贫困地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三是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能力;五是提高了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同时也存在农户与市场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资产收益扶贫政策,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充分保障持股贫困户的知情权、参与权,确保贫困户真正从资产收益扶贫中受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敏艺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农村贫困人力资源转移就业是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该项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加快城乡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同时也能优化配置城乡要素资源。贫困人力资源转移就业工作可以进一步优化农村富余的人力资源,使人员得到更优化的配置,满足城市产业发展。农村贫困人力资源转移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郗凤芹  华正学  
以总体性视角关注整个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为了更好地解释说明世界,马克思从历史性维度、系统结构性维度与主体性维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其总体性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作为当前我国扶贫治理体系的集中体现,与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有着内在统一的必然联系。把握精准扶贫思想是对以往扶贫战略的"扬弃",了解精准扶贫战略的要素相关性,强调扶贫参与者的主体自觉意识,这是我们关注精准扶贫思想总体性的基本视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霖  
积极认识和发挥新媒体视域下广电影视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不仅是广电影视业的职责所在,更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广电影视业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还存在定位需要加强、扶贫精准度大幅提高以及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需要正视新媒体给广电影视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充分把握新媒体视域下广电影视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切实发挥广电影视业在精准扶贫中的更大作用,充分体现新媒体视域下广电影视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郗凤芹  华正学  
以总体性视角关注整个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为了更好地解释说明世界,马克思从历史性维度、系统结构性维度与主体性维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其总体性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作为当前我国扶贫治理体系的集中体现,与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有着内在统一的必然联系。把握精准扶贫思想是对以往扶贫战略的"扬弃",了解精准扶贫战略的要素相关性,强调扶贫参与者的主体自觉意识,这是我们关注精准扶贫思想总体性的基本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