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7)
2023(11472)
2022(9489)
2021(8964)
2020(7560)
2019(17265)
2018(16894)
2017(31897)
2016(16998)
2015(19205)
2014(18671)
2013(18385)
2012(16571)
2011(15017)
2010(15042)
2009(13905)
2008(13576)
2007(11628)
2006(10098)
2005(9017)
作者
(50458)
(42072)
(41956)
(39824)
(26707)
(20252)
(18795)
(16569)
(15861)
(14751)
(14436)
(13966)
(13413)
(13333)
(13020)
(12890)
(12671)
(12308)
(12072)
(12030)
(10491)
(10359)
(10151)
(9522)
(9485)
(9396)
(9189)
(8929)
(8380)
(8365)
学科
(76428)
经济(76362)
(51264)
管理(50819)
(41701)
企业(41701)
方法(39729)
数学(36593)
数学方法(36036)
中国(21042)
(18388)
(17920)
(17698)
贸易(17689)
(17367)
技术(16890)
业经(14495)
(12982)
农业(12489)
(11936)
(11481)
财务(11436)
财务管理(11425)
企业财务(10922)
环境(10795)
(10719)
银行(10679)
(10428)
金融(10428)
理论(10284)
机构
大学(249893)
学院(248202)
(112201)
经济(110517)
管理(98314)
理学(86503)
研究(86122)
理学院(85638)
管理学(84004)
管理学院(83596)
中国(65230)
(52449)
科学(52154)
(46028)
(43912)
(43562)
研究所(40212)
业大(39376)
财经(38211)
中心(38033)
经济学(35404)
(35210)
农业(34992)
北京(33362)
(32966)
经济学院(32143)
(30652)
(28755)
财经大学(28753)
师范(28339)
基金
项目(173517)
科学(137775)
基金(130141)
研究(119664)
(116648)
国家(115806)
科学基金(99029)
社会(79480)
社会科(75835)
社会科学(75814)
基金项目(68000)
自然(65838)
(64740)
自然科(64503)
自然科学(64485)
自然科学基金(63406)
(56041)
教育(55547)
资助(54585)
编号(44622)
(39592)
重点(39447)
(37540)
(36136)
创新(35272)
国家社会(34728)
教育部(33942)
成果(33789)
科研(33701)
计划(32445)
期刊
(110069)
经济(110069)
研究(69318)
中国(45467)
学报(42094)
科学(39540)
(37795)
管理(36272)
(34205)
大学(31826)
学学(30534)
农业(26301)
技术(23782)
教育(21398)
经济研究(20591)
(19661)
金融(19661)
财经(19233)
(16602)
业经(15998)
(15913)
(15393)
技术经济(15050)
问题(14791)
国际(14640)
统计(14479)
(13559)
科技(13154)
世界(13106)
决策(11693)
共检索到352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官建成  王晓静  
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对技术能力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对外投资规模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即东部地区显著大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大于西部地区。技术能力对不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截然不同,并且不同的技术能力要素对同一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对外投资规模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科技经费支出额;而技术能力的各个要素对中部地区的对外投资规模无显著影响;在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支出额、科技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信坤  
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是以资本为载体的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重新组合,这是当前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根本动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主导者,扮演着生产要素流动与重组的组织者与实施者的重要角色。文章深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变化要素层面的成因,选取6个发达国家共20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技术、研发实力、品牌经营管理以及货币资本等高级要素的积累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有直接推动作用,同时也探讨了若干有利于高级要素培育与积累的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和灰色聚类原理确定人均GDP、外汇储备、全球GDP和全球进口额是四种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并以1985~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ODI流量和四种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2006~2010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强烈的增长态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官胜  杨文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趋势的背景下,政府相应的促进政策也在近年密集出台,使得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时效性。笔者以此为契机从经济发展、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及国际贸易等因素出发研究国内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降低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均能增加投资规模;国际贸易因素产生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出口贸易缩小了投资规模,进口贸易则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健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受到了我国学者的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都侧重于FDI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而反过来从制度因素影响FDI的进入和利用效应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苑新丽  王春雷  朱晓波  
本文对税负水平与FDI流入规模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全球视角和我国所得税税率与FDI流入规模的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企业所得税税率变动与FDI流入量的增减呈负相关;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对FDI流入具有负面影响。最后,本文对2008~2012年我国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税负变动和FDI流入量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山寨  
在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有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二元成本均衡分析理论模型。据此模型直观而定量地分析、解释了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与国际市场交易规模的均衡条件。结论如下:利用母公司拥有的无形中间产品的国际垄断优势在国际市场充分获利、借助外国资源禀赋优势为国内母公司供给大量的有形中间产品,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和方向;权衡两类相关成本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总相关成本、追求最大相关利润,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方式选择、国际直接投资均衡的动力和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晖  
本文分析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未来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度规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晓燕  蒋冠  
对外直接投资不但促进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还直接影响母国的全球价值链生产规模和结构。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全球价值链生产规模的扩张,其中对简单全球价值链生产规模的促进效应最大,不利于全球价值链生产结构的深化;对外直接投资短期内不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生产产业结构的内涵式优化,但有利于后期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短期内有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生产产业结构的外延式优化,但长期来看该效用趋于弱化。应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导,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复杂全球价值链生产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在全球价值链生产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进而倒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臧新  董蓉蓉  崔岩  
日本、韩国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伙伴和外资主要来源国,对我国投资具有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景气的差异,对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影响也存在差异。本文在研究日韩两国对我国投资规模和产业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实证比较了其对华投资对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关系和影响的异同点,结论表明影响均具有正向性,是双赢而不是威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桂龙  
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尽管有较大进步,但与其它行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仍然偏小;相对于其内在的需求,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提升的潜力有很大空间。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偏小的内在原因,从邓宁国际投资的折衷理论分析,不仅在于农业的自然特征削弱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还在于中国农业的自身特点也在区位优势上没有取得对外资的足够吸引力。改变这种现象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改变中国农业的区位优势,从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投资意愿。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辛凯  
如何确定合适的外商投资规模以满足我国预定的经济增长的需要,是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经济控制论原理,以 GDP为参数,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田菊芳  
本文通过匹配2011—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字金融发展指标、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结合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注册资本信息测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总体上能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但存在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在区域上的异质性特征;数字金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推动作用存在资金和竞争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较低的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会削弱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推动效应。本研究从金融科技视角探寻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优势,为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