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3)
- 2023(6640)
- 2022(5452)
- 2021(5247)
- 2020(4245)
- 2019(9780)
- 2018(9412)
- 2017(17353)
- 2016(9061)
- 2015(10636)
- 2014(10174)
- 2013(10396)
- 2012(9837)
- 2011(9017)
- 2010(8832)
- 2009(8110)
- 2008(7959)
- 2007(6959)
- 2006(6091)
- 2005(5665)
- 学科
- 济(46200)
- 经济(46158)
- 业(27918)
- 管理(25383)
- 方法(20334)
- 企(19755)
- 企业(19755)
- 数学(18695)
- 数学方法(18586)
- 中国(16991)
- 农(13241)
- 技术(12963)
- 贸(10924)
- 贸易(10919)
- 易(10739)
- 农业(9869)
- 财(9013)
- 业经(8204)
- 地方(8165)
- 技术管理(7538)
- 制(7163)
- 学(6726)
- 环境(6582)
- 出(6571)
- 融(6510)
- 金融(6509)
- 银(6465)
- 银行(6453)
- 关系(6429)
- 行(6305)
- 机构
- 大学(140233)
- 学院(137812)
- 济(71463)
- 经济(70577)
- 研究(54694)
- 管理(52081)
- 理学(45128)
- 理学院(44587)
- 管理学(44049)
- 管理学院(43773)
- 中国(41787)
- 京(30683)
- 科学(30032)
- 财(27628)
- 所(27422)
- 研究所(25173)
- 经济学(24488)
- 中心(23470)
- 财经(23117)
- 经济学院(22197)
- 经(21491)
- 农(20749)
- 北京(20205)
- 院(19331)
- 范(17998)
- 业大(17860)
- 师范(17843)
- 江(17830)
- 财经大学(17403)
- 科学院(17027)
- 基金
- 项目(94817)
- 科学(76562)
- 基金(72426)
- 研究(70240)
- 家(64261)
- 国家(63835)
- 科学基金(54020)
- 社会(48774)
- 社会科(46439)
- 社会科学(46431)
- 基金项目(37425)
- 自然(32349)
- 省(32173)
- 教育(31767)
- 自然科(31684)
- 自然科学(31676)
- 自然科学基金(31172)
- 资助(29784)
- 划(28911)
- 编号(25407)
- 部(23437)
- 国家社会(22612)
- 重点(21939)
- 中国(21866)
- 发(21357)
- 创(20636)
- 成果(20599)
- 教育部(20451)
- 创新(19598)
- 人文(18902)
共检索到20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国华
本文应用匹配理论模型,将地区经济差距与劳动力流动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全面分析,考察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微观基础。劳动技能与工作任务的互补性导致了劳动力技能水平与工作任务复杂性之间最优的正向排序匹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根源主要在于东部地区引入了相对更多的高技术型工作岗位。随着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放松,中西部技能型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地区发展差距。本文还对民工潮与世界工厂、民工荒与产业转移、中西部人才东流、地方保护主义等重大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匹配理论 劳动力流动 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枝仲 周素芳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差距的决定性作用。单纯的商品自由流动虽然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 ,但不能改变各地要素禀赋的差异 ,无法最终消除地区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 ;资本流动若不伴随着资本所有者的流动 ,资本收益就会返回流出地 ,从而无法实现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均等 ;劳动力流动除了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以外 ,还能改变各地区的需求结构 ,削平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 ,最终实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均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劳动力流动对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中国劳动力流动受到较大限制 ,通过劳动力流动来缩小地区差距还有很大潜力。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劳动力流动 资本流动 商品流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尊国 王耀中 尹国君
多产业协同集聚下,某类型劳动力迁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该类行业生产率更大的提高。由此,当城市处于福利最大化就业结构状态时,至少有一类劳动力会因同行业劳动力规模扩大而更大程度地提升效用,这样,原有城市稳定的纳什均衡必然被破坏;这种"同行业效应"也强化了厂商因竞逐集群租而选址,加剧了劳动力向同行业主导的城市流动,经城市与人口双边选择而最终形成城市规模太大且结构不匹配。因此,传统城镇化的核心观点"人口自由流动必然形成最优的城市结构与规模,以及策略性产业政策壮大中小城市一定能够更多地吸纳就业人口"就会受到较大质疑。文章以最优城市结构是否一定符合完全专业化或完全多样化趋势为出发点,首次利用双边市场匹配理论,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汤小银 吴浩波
新发展格局下,异质性技能劳动力在城市间与城市内的有效配置是影响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和规模结构均衡的重要因素。基于Behrens等建立的城市模型均衡框架,探讨了实现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和规模结构均衡时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技能匹配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理论逻辑以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全国287个地级市2010—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均衡取决于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分布结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均衡取决于高技能劳动力的空间集聚、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和劳动力技能匹配质量,也取决于城市集聚因素与城市成本因素间的权衡。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政策建议:制定城市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关注城市技能劳动力分布结构;继续提高城市规模,尤其是优化大型城市的公共供给;提高中小型城市吸纳异质性技能劳动力的能力;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劳动力供给水平,提高技能匹配质量和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原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主要体现在数量结构和质量素质两方面。基于2001~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评估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培养规模不足、专业和地区结构偏离等问题,职业人才质量与精细化、层次化、通识化、集约化和国际化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此,未来的职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层次衔接完整、专业分科、地区分布协调的培养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和通识化的双向要求;提升培养方式的产业融合性,发挥"现代学徒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扩大高端职业人才规模,构建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力需求 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莹
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理论对于就业和失业选择有着很强的解释力。运用搜寻匹配理论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同样存在着显著的"失业"和"空岗"并存现象。过高的期望和家庭保障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匹配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技能低、盲目搜寻、保留工资提高等则是导致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民工潮和民工荒并存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其他劳动力市场中也有着明显体现。
关键词:
搜寻匹配 大学生 农民工 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尊国 王耀中 尹国君
中国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随城镇化率提高反而扩大的现象,可能与人口和土地制度影响了庞大的转移劳动力人群消费和流动偏好有关。此外,落后地区不可贸易服务业部门就业比重正逐渐扩大,但是该部门因其产品非贸易性质难以获得与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同程度的提高,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加直接转变成非贸易品价格下降,从而城镇化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首次构建农业、可贸易、不可贸易及劳动力资源四部门均衡模型,讨论由恩格尔消费周期收入效应和相对生产率替代效应驱动落后地区结构转型现象,并通过劳动力跨部门匹配均衡和实验经济学模拟方法发现:(1)城镇化率与制造业(或可贸易服务业)比重是否相关是有条件的,只要初始可贸易部门就...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硅谷和深圳的经验表明,对创新来说,用风险投资类证券市场资金来匹配高技术人才会更有效率。因此本文根据新结构金融学强调的金融要与资源禀赋结构相匹配的原则,考察金融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之间的匹配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借鉴社会学排序匹配方法,将中国2005~2018年间31个省的金融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分别通过标准排序并相减来构造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创新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匹配度与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市场型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匹配、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匹配能够促进创新产出增长,且匹配度对创新增长的解释力强于金融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简单交乘项;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创新成“倒U型”关系,即匹配度存在最优状态使得创新产出边际增长达到最大值;创新产出水平越高,结构匹配对创新增长效应越大。本文首次考察并验证了金融与劳动力的结构匹配问题的重要性,拓展了传统增长理论中有关劳动与资本相互替代这一总量分析结论,也为新结构金融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姜德波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通过考察地区间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及相应的潜在产出"外溢与滴漏效应"冲击,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地区差距的结论。作者还估算了近年来劳动力省际流动状况,并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地区经济差距 缩小论 拉大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六亿
初始的地区经济差距引发了劳动力自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一个伴随人才“渗漏”的“劳动换工业品”的物质能量循环。这个循环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分工格局:东部地区演化为工业品的生产中心和经济中心,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人才输出地、生产要素提供地和工业品的消费地。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所形成的这种分工格局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因此,要缩小地区差距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浩坤 徐朝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和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这是不符合经济学理论的。多数学者将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相悖归咎为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制度性障碍。本文认为户籍制度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约束,并依此约束建立了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影响的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流动方式不尽相同,转型期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制度约束 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 劳动力流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永照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动机理,并对匹配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由匹配能力和聚合能力决定,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能力、聚合能力,影响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过高都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扩大也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于理想水平,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关键是,削弱劳动力市场分割、降低匹配成本,在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人口规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永照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动机理,并对匹配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由匹配能力和聚合能力决定,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能力、聚合能力,影响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过高都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扩大也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于理想水平,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的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苏 李东 曾庆宝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资料,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因素及其边际效应。模型探索出了专业、母亲的学历等11个因素影响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关系。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劳动力市场 匹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禀赋相匹配原则,运用社会学的排序匹配法,将2005-2018年间我国各省各年的金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排序相减来构建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匹配度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匹配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正相关,即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匹配均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变以及减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的偏离;(2)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成"倒U型"关系,即存在最优匹配状态使产业结构升级效率达到最大;(3)作用机制方面,匹配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与劳动力结构匹配问题的探讨,拓展了产业结构的研究边界,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和思路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