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4)
2023(12939)
2022(10797)
2021(9739)
2020(8127)
2019(18560)
2018(18031)
2017(35746)
2016(18783)
2015(21454)
2014(21561)
2013(21594)
2012(20725)
2011(18815)
2010(19451)
2009(18340)
2008(17392)
2007(15663)
2006(14323)
2005(13392)
作者
(54289)
(44968)
(44735)
(42532)
(28892)
(21405)
(20611)
(17363)
(17186)
(16302)
(15440)
(15084)
(14526)
(14401)
(14071)
(14038)
(13223)
(13123)
(13073)
(12898)
(11583)
(11015)
(10982)
(10227)
(10222)
(10188)
(10049)
(10030)
(9046)
(8860)
学科
(92884)
经济(92808)
(58153)
管理(55151)
(44433)
企业(44433)
方法(38619)
数学(34478)
数学方法(34309)
中国(33663)
(28212)
金融(28212)
(26784)
银行(26761)
(25950)
地方(25761)
(25524)
贸易(25502)
(25471)
(24757)
(23208)
业经(19532)
(19487)
技术(18410)
农业(17809)
(14196)
财务(14156)
财务管理(14126)
地方经济(13666)
企业财务(13490)
机构
学院(278248)
大学(276039)
(130472)
经济(128022)
管理(104809)
研究(96255)
理学(88754)
理学院(87852)
管理学(86810)
管理学院(86289)
中国(80035)
(61886)
(58182)
科学(51496)
财经(48505)
(47641)
中心(45244)
(44016)
(42543)
研究所(42191)
经济学(42040)
(41452)
经济学院(38398)
北京(37701)
财经大学(35889)
(35310)
业大(35109)
师范(34982)
(34896)
(34558)
基金
项目(171766)
科学(135915)
研究(132131)
基金(123848)
(105387)
国家(104485)
科学基金(89641)
社会(86329)
社会科(82399)
社会科学(82387)
(67503)
基金项目(64413)
教育(61146)
(55472)
编号(53799)
自然(53004)
资助(51957)
自然科(51784)
自然科学(51777)
自然科学基金(50872)
成果(44477)
(42948)
(39844)
重点(39025)
课题(38083)
(36858)
国家社会(36319)
发展(35773)
(35218)
教育部(35053)
期刊
(145484)
经济(145484)
研究(92770)
中国(59423)
(45686)
(44697)
金融(44697)
管理(40305)
(38320)
学报(34923)
科学(33627)
教育(31755)
大学(27961)
技术(26738)
学学(26248)
农业(25919)
经济研究(25238)
财经(24948)
业经(23776)
(21487)
(21093)
问题(20622)
国际(18674)
技术经济(16038)
商业(14530)
世界(14350)
理论(14109)
(13571)
统计(13397)
(12560)
共检索到44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辽  杨成林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1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能力和外贸增长质量三者间存在的长期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我国外贸增长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呈现"下降—上升"交替进行的变化趋势,且不同省区的外贸增长质量参差不齐;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投入增加和技术创新组织建设水平提升对地区外贸增长质量均呈现明显的正向作用,但是技术创新资源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金融发展规模提高1个百分点,引致外贸增长质量指数提升0.116个百分点,但是金融发展效率提升却带来相反的作用;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东中西区域外贸增长质量,但利用金融发展改善外贸增长质量的理论假说并没有在三大区域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温珺  王健  尤宏兵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程度越来越深。本文基于1999-2012年与我国有贸易关系的192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修正了引力模型,考察了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促进了我国进出口额的整体增长,其中对于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外贸所起的积极影响更大;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电子商务的应用削弱了地理距离对外贸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亚平  潘韵婷  史依铭  
文章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相结合,为深入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化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中、小城市以及中部地区显著;进一步基于门槛效应分析发现,当市场化水平跨越第一和第二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何其春  孙萌  
本文根据技术扩散模型阐释,中国的技术进步取决于它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可吸收的世界先进技术集合的乘积。金融改革通过消除经济扭曲提升我国的吸收能力。如果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对外贸易扩散到中国,那么对外贸易和金融改革在增长中就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数据,我们没有发现对外贸易(出口或进出口)和金融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显著的互补作用。该结论在控制条件收敛、其他经济增长因素、分省和时间效应后成立,并在解决贸易的内生性后仍然稳健。将该结论和我们已发现的金融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显著的互补作用的结果相对照,可见,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先进技术更可能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扩散到中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连发  辛晓岱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是帮助企业降低外部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外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发展往往伴随着更健全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更好的公司治理,因而可以发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作用。通过分析33个国家非上市企业的数据,本文发现了与上述理论一致的经验证据:企业越是依赖外部融资,金融发展对企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这表明,金融发展所带来的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珂  严丹  傅勇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诚颖  徐向阳  陈锐  陈建青  
文章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贷款规模这一众所周知的金融变量并没有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性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源泉——资本存量、TFP和储蓄率——来实现的。稳健性检验也表明了贷款规模对我国GDP增长和TFP增长的负向影响这一结论的可靠性。综合分析可知,我们一致看好的金融手段并没有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金融制度安排已经影响到了TFP的积累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后建  
本文利用1995年~2005年全球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将这40个国家划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类群体,考察了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及信用风险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各类指标对保险需求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性;同时在不同收入群体下金融发展对保险需求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金融发展引起的信用风险与保险需求呈反向变化;另外从整体上看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信用风险并没有对全球整体的保险需求造成负面影响,而从不同收入群体的估计结果来看,亚洲金融危机还促进了中等收入国家保险需求的增长,而对其他国家的保险需求没有显著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进  王磊  
以中国各省级单位为样本,利用面板回归技术,检验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深度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流向私人部门的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加强法治,能使私人部门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使商业银行缩小对国有部门的信贷规模,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和商业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清波  卜林  
采用对年报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结合2008—2019年我国92家银行面板数据,考察银行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发展金融科技能够提升经营绩效;降低不良贷款率以及成本收入比是银行金融科技影响经营绩效的中介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规模更大的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资本充足率更高的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更有效地提高了股本收益率,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则不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崔巍  
利用我国的数据,在传统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一方面,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资本的发展有助于人们之间进行合作,通过集体行动获得最优的社会结果。另一方面,政府绩效是社会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可能渠道,较高的社会资本能够使政府官员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并提供高质量的政策供给,在提高政府绩效的同时显著地促进经济发展。其政策意义在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架设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特征视角,而不仅仅是经济视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粟勤  朱晶晶  刘晓莹  
根据金融包容内涵设计金融包容指标,利用IMF的"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数据库测算65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包容水平。在此基础上,将金融包容作为金融发展的广度指标,与金融深度指标共同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通过面板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包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三者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且金融包容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金融深化;在短期,三者之间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目的旨在经验考察TLGH在中国的成立性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内旅游发展特征事实进行了简单引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采用多种精细前沿性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4种敏感性分析之后依然稳健;未考虑内生性之前,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被低估现象,且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