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7)
- 2023(13973)
- 2022(12065)
- 2021(11178)
- 2020(9451)
- 2019(21313)
- 2018(21179)
- 2017(40270)
- 2016(22120)
- 2015(24664)
- 2014(24340)
- 2013(24131)
- 2012(21839)
- 2011(19729)
- 2010(19352)
- 2009(17429)
- 2008(16848)
- 2007(14665)
- 2006(12737)
- 2005(10863)
- 学科
- 济(85003)
- 经济(84917)
- 管理(65241)
- 业(64013)
- 企(52980)
- 企业(52980)
- 方法(41780)
- 数学(36004)
- 数学方法(35619)
- 农(23539)
- 学(21003)
- 中国(20783)
- 财(20353)
- 业经(19902)
- 技术(19697)
- 贸(17398)
- 贸易(17394)
- 易(16945)
- 农业(16529)
- 地方(16085)
- 理论(14982)
- 和(13952)
- 环境(13840)
- 制(13286)
- 务(12964)
- 财务(12895)
- 财务管理(12875)
- 划(12432)
- 企业财务(12169)
- 技术管理(11760)
- 机构
- 大学(318273)
- 学院(315350)
- 管理(127443)
- 济(120051)
- 经济(117446)
- 理学(112062)
- 理学院(110817)
- 管理学(108823)
- 管理学院(108273)
- 研究(104358)
- 中国(73120)
- 科学(69646)
- 京(67364)
- 农(58858)
- 业大(54522)
- 所(53207)
- 财(50383)
- 研究所(49426)
- 中心(47087)
- 农业(46890)
- 江(44090)
- 财经(42045)
- 北京(41675)
- 范(41329)
- 师范(40804)
- 经(38379)
- 院(37518)
- 州(36107)
- 技术(35679)
- 经济学(35050)
- 基金
- 项目(228547)
- 科学(178508)
- 基金(165649)
- 研究(160161)
- 家(147618)
- 国家(146440)
- 科学基金(124736)
- 社会(100074)
- 社会科(94939)
- 社会科学(94912)
- 省(89950)
- 基金项目(89179)
- 自然(84279)
- 自然科(82354)
- 自然科学(82330)
- 自然科学基金(80871)
- 划(76359)
- 教育(73351)
- 资助(67350)
- 编号(64423)
- 重点(51267)
- 成果(50458)
- 部(49122)
- 创(48519)
- 发(47986)
- 创新(45288)
- 科研(44241)
- 计划(43769)
- 课题(43588)
- 大学(41648)
- 期刊
- 济(122124)
- 经济(122124)
- 研究(84497)
- 学报(59197)
- 中国(55634)
- 农(52075)
- 科学(51540)
- 管理(44134)
- 大学(43278)
- 学学(40914)
- 农业(36573)
- 财(35946)
- 教育(33982)
- 技术(28136)
- 业经(20865)
- 融(20204)
- 金融(20204)
- 经济研究(19833)
- 财经(19414)
- 图书(19198)
- 业(18944)
- 科技(18746)
- 经(16519)
- 技术经济(16511)
- 业大(16373)
- 问题(16047)
- 版(15927)
- 理论(15032)
- 实践(13972)
- 践(13972)
共检索到435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宋娟 张伟 任胜刚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对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网络特征因素具体分析了网络异质性、网络稳定性、网络联接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股权式技术联盟和契约式技术联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联盟网络异质性不利于知识转移;网络稳定性、联接强度、网络规模有利于知识在网络间的转移;网络中心性对知识转移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总体来说,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相对于契约式联盟,股权式联盟网络异质性更低,稳定性、联接强度、中心性、平均企业规模更强,但网络企业总数往往低于契约式技术联盟网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褚晓琼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图书馆联盟成员之间拓展了合作内容,使合作形式朝向自动化、数字化,并部分地消除了知识粘滞和知识嵌入导致的知识转移障碍。知识转移提升了图书馆联盟知识服务能力,能够提高用户获取、共享以及创新图书馆联盟知识资源的能力。同时,网络也导致了图书馆联盟的知识数字化鸿沟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莉 郑旭 葛继平
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竞争时代,知识资本正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由于知识的特性,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所需的知识困难重重,产学研联盟成为企业持久成功的现实选择。而知识转移正是产学研联盟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往对知识联盟的探讨往往着眼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对于组织间尤其是产学研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探讨较少,本文在对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基础进行论述后,对我国产学研联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此提出促进产学研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促进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联盟 知识转移 知识活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晨子 赵顺龙
该文将一种特殊形式的技术联盟——核心技术联盟中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6个城市127个科技型企业为样本,研究影响核心技术联盟内企业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及核心企业的支持的中介作用。在初步研究基础上,使用SPSS 13.0对各变量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和分析,证实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被转移知识的互补性与知识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核心企业的支持程度是知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知识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效率的中介变量。最后提出了提高发送方的知识转移主动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改进企业技术合作不普遍、知识开放度不高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参...
关键词:
核心技术联盟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媛媛 王宏起 刘那
知识转移是R&D联盟主体组织学习和取得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应用ISM模型对R&D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识别,得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三个层级为内部影响因素、知识特性因素和联盟异质性因素,并指出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向和层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转移保障机制为文化机制、学习机制和协调机制,机制的建立可以保持R&D联盟的稳定性和提高R&D联盟的知识转移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晓波 刘雪锋
全球制造网络是一种新的制造组织系统,具有卓越的制造能力与服务能力,对传统的制造观念形成挑战。分析与探讨了全球制造网络产生形成的推动力量、其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网络成员、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机制、知识转移过程,最后探讨了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制造组织 全球制造网络 知识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儒 刘启农
立足全球59个经济体2011~2021年专利交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建立全球技术转移网络,通过网络节点数据、边数、平均路径长度等指标揭示全球技术转移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借助QAP法考察全球技术转移网络的多重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全球技术转移网络表现出一定“小世界”特征和集聚效应;全球技术转移网络主要划分为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社团及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社团,存在“全球化-区域化-全球化”社团演化态势;相较于美国与英国的全球技术转移网络“枢纽”地位,中国在全球技术转移网络中的地位仍有一定上升空间,呈逐年攀升趋势。经济规模、地理临近、互联网基建连通性及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均能对全球技术转移网络形成发挥正向推动作用。据此,应瞄准薄弱环节,促使后发优势转变为核心竞争力;面向发展全局,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破跨境壁垒,推动外部环境转变为发展主阵地,以期加速形成和完善中国各地区技术转移网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波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企业战略联盟的方式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借此来培养和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动因进行分析,结合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探讨了影响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成功转移的诸多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成功转移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战略联盟 知识转移 因素分析 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栾梦雪 魏云凤 刘晓燕
为梳理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并从中识别关键因素,从知识特性、组织主体属性、组织间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等多维度出发,构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3-2018年8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阻碍因素有知识复杂性、内隐性、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的阻碍作用最为显著;促进因素有转移意愿、转移能力、接受意愿、吸收能力、关系强度、信任、沟通、网络规模、中心性和结构洞,其中结构洞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强;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集聚因素在吸收能力、接受意愿、知识距离、关系强度、信任、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性与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距离的双重作用得到解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艳秋 孙立宏 徐爽
文章将成功的知识转移界定为最终实证模型的因变量,将价值网络知识转移的重点集中在电信运营企业接受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通过对知识转移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价值网络内部知识成功转移的主导因素依次是知识转移环境、知识转移模式、网络环境以及知识转移能力。
关键词:
电信价值网络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远飞 张诚
以联盟网络中企业间关系为分析对象,基于资源共享性与战略行动的意识性两个维度,对关系资源形成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模型分析。认为关系资源是通过共享效应、挖掘效应和溢出效应机制来获得。联盟网络中关系资源规模受到关系专用性投资、资源共享惯例、彼此资源的互补性、组织的兼容性与联盟治理机制的影响。关系资源的持续性取决于联盟关系网络中隔离机制体系的完备性。
关键词:
联盟网络 关系资源 形成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晓文 吉思琪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转移已成为战略联盟主体学习和取得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对联盟绩效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246份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现状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的吸收水平对联盟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知识转移的所有权和再创新程度对联盟绩效也有正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知识转移 联盟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遵循"转移发酵"规律,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娇 原毅军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跨国技术联盟 文化差异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东华 彭凡
[目的/意义]知识转移是技术创新联盟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已有研究多习惯于将联盟主体同一化,然而现实的联盟成员之间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知识转移策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同一主体的转移策略也会动态变化,研究主体知识转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绩效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根据联盟主体转移策略调节依据的不同对主体进行分类,并采用有限状态机定义基于不同策略的状态转移矩阵,建立契合联盟主体动态反馈行为的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联盟中不同知识转移系数的主体数量在联盟合作初期变化较大,并伴随合作的深入而趋于稳定;联盟主体知识转移系数的调节周期越长,知识转移效果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