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9)
- 2023(19919)
- 2022(17147)
- 2021(16195)
- 2020(13489)
- 2019(31005)
- 2018(30409)
- 2017(57164)
- 2016(30881)
- 2015(34646)
- 2014(33859)
- 2013(33070)
- 2012(30240)
- 2011(27229)
- 2010(26904)
- 2009(24596)
- 2008(23727)
- 2007(20125)
- 2006(17433)
- 2005(15473)
- 学科
- 济(122070)
- 经济(121940)
- 管理(88114)
- 业(84088)
- 企(69760)
- 企业(69760)
- 方法(56819)
- 数学(49606)
- 数学方法(48959)
- 中国(35241)
- 农(32989)
- 财(32718)
- 业经(27296)
- 贸(26168)
- 贸易(26155)
- 学(25709)
- 易(25557)
- 技术(22528)
- 地方(22281)
- 农业(22049)
- 制(21991)
- 理论(19930)
- 务(19665)
- 财务(19582)
- 财务管理(19542)
- 和(19184)
- 企业财务(18507)
- 环境(18386)
- 银(18185)
- 银行(18138)
- 机构
- 大学(426098)
- 学院(423584)
- 济(175028)
- 经济(171603)
- 管理(167542)
- 理学(145781)
- 理学院(144225)
- 研究(144039)
- 管理学(141585)
- 管理学院(140832)
- 中国(108668)
- 京(90411)
- 科学(87761)
- 财(79542)
- 所(70861)
- 中心(65874)
- 农(65581)
- 研究所(64759)
- 财经(63960)
- 业大(61808)
- 江(59341)
- 经(58611)
- 北京(57107)
- 范(55815)
- 师范(55261)
- 经济学(53833)
- 院(52800)
- 农业(51232)
- 经济学院(48699)
- 州(48147)
- 基金
- 项目(295446)
- 科学(233743)
- 基金(216598)
- 研究(216393)
- 家(189304)
- 国家(187807)
- 科学基金(161893)
- 社会(137831)
- 社会科(130760)
- 社会科学(130730)
- 基金项目(113850)
- 省(112639)
- 自然(104772)
- 自然科(102441)
- 自然科学(102418)
- 自然科学基金(100609)
- 教育(99968)
- 划(95759)
- 资助(89524)
- 编号(87631)
- 成果(70420)
- 重点(66402)
- 部(65926)
- 发(62539)
- 创(61867)
- 课题(59591)
- 国家社会(57912)
- 创新(57770)
- 教育部(57058)
- 科研(56762)
- 期刊
- 济(182800)
- 经济(182800)
- 研究(125562)
- 中国(80087)
- 学报(66599)
- 科学(61774)
- 管理(61019)
- 财(59926)
- 农(58750)
- 大学(51148)
- 教育(48408)
- 学学(47736)
- 农业(41572)
- 技术(39081)
- 融(33833)
- 金融(33833)
- 经济研究(31315)
- 财经(30586)
- 业经(29224)
- 经(26333)
- 图书(23676)
- 问题(23441)
- 业(22717)
- 贸(21784)
- 技术经济(21115)
- 科技(20737)
- 理论(19796)
- 版(19101)
- 统计(19058)
- 国际(19035)
共检索到62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曲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法计算各省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考察了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制度因素和技术差距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吸收能力综合变量对省际和国际R&D溢出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实证分析技术结构在吸收能力与R&D溢出交互效应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主要结论:(1)省际溢出、国际贸易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对外直接投资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2)吸收能力通过与不同渠道技术溢出的交互作用,对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产生不同影响;(3)地区技术结构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融合程度,而影响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在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曲
利用1995—2009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对地区获得的技术溢出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省际技术溢出以及来自进出口贸易、FDI和ODI渠道的技术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制度因素、技术差距和吸收能力综合变量通过与技术溢出发生交互作用,对地区TFP、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健 陈丽珍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爱萍 李娜
从承接地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1年西部地区11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差距及金融发展程度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同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对这4个吸收能力的代理变量做进一步检验,从这4方面测算了产生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庆然
本文采用2000~2011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进入我国不同区域的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门槛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内外资技术水平差距、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结构、市场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吸收能力方面测算引发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特征。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门槛回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衣长军 李赛 张吉鹏
现有研究关于新兴经济体OFDI是否存在显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未取得一致结论,且转型期中国省际经济和制度发展存在"非均衡推进"特征,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中国这一新兴经济体为例,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和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母国制度环境(包括法制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政府治理水平等)和吸收能力(包括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对新兴经济体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可促进母国技术进步,且在各区域制度环境和异质吸收能力影响下呈现出地区差异,积极而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生在东部地区,而非西部地区;(2)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徐圆
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中国13个工业行业在由国际上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决定的前沿生产边界下的技术效率水平(实际生产与生产边界的距离)后发现,通过国际贸易这一渠道,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对中国确实产生了技术溢出;相对于高技术行业,中国传统制造业反而越接近前沿技术边界;人力资本、国内R&D投入、FDI对吸收国际R&D溢出和先进技术转移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和国内R&D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两面性。由此可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要提高R&D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二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希果 桑守田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变量与内外资技术差距变量的FD I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函数,本文研究了金融发展、内外资技术差距与区域经济收敛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中国1998~2007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都表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内外资技术差距水平都是影响FD I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周露昭
本文利用1992~2006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表明: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主要是通过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但是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呈现中、西部强而东部相对较弱的特点。经验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因素显著影响了国外研发的技术外溢,而国内研发投入对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却起了相反的作用,因此,提高国内研发投入效率、加强人力资本培训将是近期中国政府一个基本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吸收能力 技术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曲
采用1995—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检验了适宜技术、人力资本对地区知识溢出和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省际R&D资本溢出和国际R&D资本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除了可直接影响地区TFP外,还可通过对来自省际、国际进出口、FDI和ODI渠道的知识溢出发挥"同化器"作用来间接影响的地区TFP;人力资本对知识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但在不同的适宜技术下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不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梅 金照林
利用2003-2008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及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对国内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无显著正向影响,对外投资的积极逆向溢出效应还未显现。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对外投资对我国各省区的逆向溢出存在明显差异,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对外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国际R&D 吸收能力 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若干吸收能力因素以及FDI技术外溢影响的门限特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测定了引发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门限回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类骁
选取20032013年30个省域的专利数据为对象,构造吸收能力作为溢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11个国家和地区多渠道研发溢出对我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累积效应;创新的FDI溢出吸收存在正向双门槛效应;创新的OFDI溢出吸收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以下时溢出对创新呈负作用;贸易溢出对创新作用不显著。溢出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创新能有效利用FDI和OFDI,而中西部省份未来需提升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和转化应用能力。
关键词:
国际研发溢出 创新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类骁
选取2003~2013年30个省域的专利数据为对象,构造吸收能力作为溢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11个国家和地区多渠道研发溢出对我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累积效应;创新的FDI溢出吸收存在正向双门槛效应;创新的OFDI溢出吸收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以下时溢出对创新呈负作用;贸易溢出对创新作用不显著。溢出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创新能有效利用FDI和OFDI,而中西部省份未来需提升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和转化应用能力。
关键词:
国际研发溢出 创新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娜 傅强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吸收能力与技术结构双重机制下服务业国际溢出效应研究
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分析
基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效应
受教育程度、吸收能力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研究
中国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分析视角
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市场换技术下内资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路径——基于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的分析
国际R&D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