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5)
2023(11186)
2022(9429)
2021(8295)
2020(6713)
2019(15087)
2018(14839)
2017(27802)
2016(14645)
2015(16510)
2014(16588)
2013(16637)
2012(16216)
2011(15202)
2010(15650)
2009(14456)
2008(14073)
2007(13070)
2006(12231)
2005(11529)
作者
(47457)
(39652)
(39448)
(37440)
(25625)
(19140)
(17753)
(15350)
(15108)
(14393)
(13832)
(13182)
(13125)
(12979)
(12799)
(12293)
(11921)
(11572)
(11498)
(11291)
(10274)
(10019)
(9906)
(9293)
(9058)
(8903)
(8867)
(8814)
(8253)
(7952)
学科
(87488)
经济(87422)
(42759)
管理(42421)
(33319)
企业(33319)
地方(26523)
方法(24833)
中国(24247)
数学(21030)
数学方法(20833)
(20424)
业经(18556)
(16772)
技术(16519)
地方经济(16489)
农业(14774)
(13154)
贸易(13141)
(12947)
(12771)
(12686)
金融(12685)
(12582)
(12296)
(12202)
银行(12163)
环境(12149)
(11946)
(10633)
机构
学院(227947)
大学(225555)
(104063)
经济(101924)
研究(91565)
管理(80383)
中国(68257)
理学(67024)
理学院(66141)
管理学(65061)
管理学院(64630)
科学(55283)
(50322)
(48597)
研究所(43842)
(43308)
(41347)
中心(39318)
(37227)
财经(33375)
北京(32836)
(32786)
业大(32684)
经济学(32445)
农业(32231)
(31590)
师范(31199)
(30012)
(29777)
(28939)
基金
项目(142525)
科学(111024)
研究(103535)
基金(100765)
(89479)
国家(88727)
科学基金(73771)
社会(66232)
社会科(62849)
社会科学(62835)
(56792)
基金项目(51915)
(47847)
教育(46260)
自然(45960)
自然科(44849)
自然科学(44837)
自然科学基金(44042)
资助(41639)
编号(40682)
(38249)
成果(33562)
重点(33379)
发展(30826)
(30693)
课题(30628)
(30319)
(30060)
创新(28257)
国家社会(27623)
期刊
(131999)
经济(131999)
研究(76098)
中国(54800)
(39539)
学报(36555)
管理(35159)
科学(35101)
(31239)
大学(27341)
农业(27207)
教育(26586)
学学(25787)
(23771)
金融(23771)
技术(23336)
经济研究(21892)
业经(20379)
财经(17584)
问题(16477)
(15456)
(14761)
技术经济(14158)
(13710)
世界(13106)
国际(12876)
科技(11618)
(11608)
论坛(11608)
现代(11013)
共检索到37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翔浩  朱进选  
一、技术经济位垒 (一)什么是技术经济位垒同任何社会活动一样,技术经济活动分布在人类活动的全部地域上。从地域的角度考察,技术经济水平的空间分布实际上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的顶处一般是技术经济水平较高的工业或商业区;山峰和山峰的衔接处一般是技术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我们定义,技术经济水平的高峰处为技术经济位垒。显然,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地区各技术经济位垒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锁成  
一、西部经济地带的多重属性 (一)地域空间与地理位置的二重性。西部地区(笔者按:本文的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11省区)。疆域辽阔、空间广袤,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0以上,但人口仅占全国的3/10,可谓地旷人稀。仅此而言,似乎西部的国土可为经济活动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西部大面积的戈壁沙漠、崇山峻岭以及号称“世界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峰  黄常青  陈小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仁智  
作为华夏农耕文明渊薮,曾以汉唐雄风闻名于世的中国西北角,既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又有“天翻地覆”、“换了人间”的发展成就,更有雄伟状阔、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国内有识之士一致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起步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而最终成功,却在大西北实现现代化之时。改革开放14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志士仁人,对加快大西北的开发和现代化进程,见仁见智,发表了很宝贵的见解,但是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而最终形成学术专著,且获得国内同行专家高度评价的。除《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概论》外,不未见其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长顺  邓志涛  王培荣  
一、西部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回顾和展望考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把西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总框架中来进行,从工业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来看,西部地区是全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国的经济发展从1949年到1988年,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949—197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时期;1978—198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转换时期。为此,对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回顾,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传统工业化战略及其对西部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几乎还是一个纯农业国,1949年农业人口占90%,国民收入中农业比重占6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文波  
对延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点思考陈文波延安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总面积36712平方公里。总人口189.1万,其中农业人口153.82万,占81.3%。延安人民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仲伯  
本文通过对湖南西部地区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分析 ,阐述了湖南西部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 ,提出了西部开发的一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莳  
怀化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沅水上游。区境辖怀化、洪江两市及芷江、黔阳、淑浦、沅陵、辰溪、麻阳、新晃侗族自治诸县。根据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内在联系,邵阳地区的城步、绥宁二县应列此区。该区东与省内邵阳市、娄底地区、常德地区接壤,南连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与贵州市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毗邻,北接湘西自治州。在我国自东向西推进的整体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因此,研究怀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振兴湖南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嘉瑞  张云  田学斌  陈永国  
世纪之交,环渤海地区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应当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优势,谋划具有全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以便从地理意义上的北方“龙头”变为经济社会意义上的北方“龙头”,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富有活力的新的增长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敏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中国深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由过去封闭的内向型模式向开放的外向型模式的转变。1988年初,中国又提出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带动全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刘培林  
本文认为 ,当前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 ,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 ,从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基于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与我们的假说相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世聪  夏飞  
本文较深入地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企业技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中国企业技术经济发展有关问题,提出了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技术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秋阳  
日本的“倾斜竞争”发展战略与台湾的“夹缝进击”发展战略截然不同,但都取得了成功。对这两种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研究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之选择。一、日本和台湾发展战略经济条件的异同“倾斜竞争”战略是一种超常的发展战略,它属于国民经济非平衡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选择一至几个产业做为支柱产业,倾注全力优先发展,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再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日本战后四十余年始终实行“倾斜竞争”战略。“夹缝进击”战略,是指选择那些不为人注意的产业或产品,以避开竞争锋芒,在强敌林立的国际市场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兰  
最近,党中央提出了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沿海发展战略,这是落实党的十三大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精神的重要部署。这一战略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通过深化经济和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