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8)
2023(9013)
2022(7563)
2021(6848)
2020(5775)
2019(12828)
2018(12795)
2017(23052)
2016(12730)
2015(14588)
2014(15026)
2013(14737)
2012(14323)
2011(13224)
2010(13769)
2009(12833)
2008(12776)
2007(12134)
2006(11111)
2005(10274)
作者
(41993)
(34934)
(34470)
(33101)
(22411)
(16838)
(15880)
(13575)
(13266)
(12956)
(12129)
(11822)
(11719)
(11248)
(11219)
(10750)
(10483)
(10316)
(10274)
(10160)
(9023)
(8765)
(8760)
(8171)
(7967)
(7900)
(7776)
(7769)
(7293)
(7057)
学科
(72541)
经济(72475)
管理(40387)
(35038)
(29873)
企业(29873)
方法(23391)
数学(19703)
数学方法(19367)
地方(17757)
中国(16304)
(16292)
技术(13587)
业经(13485)
(13460)
(13441)
地方经济(12667)
(11446)
理论(11185)
农业(9375)
(9187)
贸易(9178)
环境(9091)
(9054)
(9050)
金融(9048)
(8923)
银行(8886)
(8812)
(8747)
机构
学院(197826)
大学(197398)
(84032)
经济(82067)
研究(74301)
管理(66396)
中国(56249)
理学(54976)
理学院(54286)
管理学(53003)
管理学院(52657)
科学(46738)
(43865)
(40162)
(37553)
研究所(35912)
(35315)
(33760)
中心(33206)
业大(29129)
财经(28793)
北京(28389)
农业(27803)
经济学(26718)
(26628)
(26575)
(26425)
师范(26041)
(25786)
(25473)
基金
项目(118774)
科学(90648)
研究(85094)
基金(82515)
(73723)
国家(73085)
科学基金(60292)
社会(52019)
社会科(49160)
社会科学(49145)
(47737)
基金项目(41851)
(39740)
教育(39660)
自然(38720)
自然科(37796)
自然科学(37781)
自然科学基金(37077)
资助(35661)
编号(34083)
成果(29033)
重点(27806)
(27042)
课题(25558)
(25288)
(24492)
创新(23102)
科研(22312)
计划(22159)
大学(22046)
期刊
(107642)
经济(107642)
研究(64553)
中国(47692)
学报(35383)
(32348)
(31480)
科学(30963)
管理(29415)
教育(26479)
大学(26444)
学学(24717)
技术(22189)
农业(21763)
(18090)
金融(18090)
经济研究(17594)
财经(15763)
业经(14344)
(13921)
问题(12957)
技术经济(12842)
(11704)
(10703)
图书(10626)
统计(10550)
(10049)
世界(9854)
(9726)
论坛(9726)
共检索到327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吓忠  
一、问题的提出在市场经济中,若单从经济效益而言,资金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货币的不断增值,也就是说资金是具有时间价值的,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利息和利润。而在实际评价计算时,为了简便起见,一般是采用间断复利公式计算。但是,从理论上说,资金的时间价值应该是指资金连续性地增值,而非间断性的,即计息时间应是连续的,而不是区间性的。虽然二者的差距不会很大,然而,我们在建立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经济数学模型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廖奎  邓琳琳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审计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各国都开始进行了一连串的审计制度改革,连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CA)模式应运而生,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特别是随着SOX法案的颁布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推动成效显著。实务界和理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江涛  宋华杨  黄海  
免疫系统观、审计控制论以及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分析都表明需要连续审计。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别是金审工程的迅猛推进,为连续审计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为了在国家审计中更好地实施连续审计,应当建立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开发连续审计系统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传志  
进行投资决策时,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在众多项目中如何分配有限的投资,二是如何减少投资的风险。当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都是为了提高投资的效益。在以往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中,对第一个问题用预期的投资收益率或净现值作标准来排序,取其大者;对第二个问题则采用风险性分析法,但是,风险分析法只能为判断各投资方案之间的相对效果提供比较基础,而对减少风险不起作用。本文拟通过运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柯维茨(Harry M.Markowitz)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来解决投资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生产函数是反映投入一产出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每一个生产函数描述了特定条件下产品产量跟生产因素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数量关系。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生产函数是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有用的工具和手段,有着多方面的用途。本文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就生产函数在技术经济分析中可能的主要应用方面作一概述,并扼要介绍其应用原理。其中某些应用,国内尚无实例,但笔者认为这是生产函数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树宽  赵英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丽  李中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成长中的年轻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和评价,其评价原则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建设上可行。”笔者在高校从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任务,多年来对这门学科中有关定量计算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将这几个问题提出并加以讨论,希望与本学科领域中工作的同行们达到共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勇  
在技术经济研究中,我们经常遇到折旧问题,搞可行性研究要考虑折旧,搞方案对比要考虑折旧,核算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成本要计算折旧等等,因此,正确定义和计算折旧就成为技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如果对折旧的定义有偏差,对折旧的计算有错误,那么技术经济研究工作的准确性必然受到影响。为使研究的问题简单而集中,我们仅对设备折旧进行探讨。通常人们把设备由于各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治中  
文章从成本最小化视角讨论了连续审计数据库的成本问题,使用计数策略和定期策略分析方法探讨了连续审计的成本分析模型,构建了一种连续审计数据库的成本分析性方法,并对连续审计成本模型进行了简要的数值检验。研究发现,相比定期策略而言,计数策略是更加有效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审计长期平均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错误的容忍性和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洪  拓亚芬  
本文旨在探讨现金流量表编制中一些特殊经济业务的列报。现金流量表是联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纽带,能够提供现金流量方面的重要财务信息。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业务的现金流量列示,实务中存在不同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本文对保证金、定期存款、票据贴现或应收票据保理、研发支出领用材料、政府补助资金、BOT或BT项目以及非经营性资金如何在现金流量表列报进行分析探讨,以使实务中的处理能够减少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晓杏  
本文对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内涵及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宝发  
由于CFaR方法衡量的指标是商品价格及其金融价格等风险因素的变动对公司的现金流量或收益产生的影响程度,符合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因此,文章沿用VaR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对CFaR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CFaR的蒙特卡罗模拟法和方差协方差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对比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阳  马海峰  
财务分析体系是指对财务分析目标、内容以及其相互关系的界定和安排,财务分析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分析视角不同、目的不同或者财务信息的供求关系不同都会对财务分析体系产生影响。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以ROE为核心,忽视了财务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另外ROE指标本身具有短期性和易操纵性,因此有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  郑彩凤  
一、概述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2004年新的COSO框架发布后,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呈现向风险管理靠拢和一体化的趋势,即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建立适应企业风险管理战略的新的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建立与推广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20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