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6)
2023(6875)
2022(5770)
2021(5374)
2020(4802)
2019(10645)
2018(10706)
2017(19029)
2016(11050)
2015(12561)
2014(12784)
2013(12191)
2012(11202)
2011(10154)
2010(10747)
2009(9720)
2008(9646)
2007(8758)
2006(7799)
2005(7214)
作者
(33912)
(28237)
(28027)
(26769)
(17981)
(13511)
(12840)
(11029)
(10698)
(10302)
(9796)
(9643)
(9266)
(9063)
(8797)
(8780)
(8618)
(8543)
(8279)
(8225)
(7413)
(7138)
(7057)
(6487)
(6416)
(6410)
(6328)
(6243)
(5994)
(5727)
学科
(45470)
经济(45439)
管理(31793)
(30681)
(25482)
企业(25482)
方法(24299)
数学(21885)
数学方法(21372)
技术(13735)
(13589)
(11221)
理论(11086)
中国(10975)
教学(8570)
教育(8508)
业经(8415)
(7946)
农业(7670)
技术管理(6960)
(6771)
地方(6734)
(6429)
贸易(6424)
(6232)
环境(6191)
(5902)
银行(5866)
(5860)
(5721)
机构
大学(159217)
学院(158151)
管理(59224)
(58997)
经济(57577)
研究(53290)
理学(50741)
理学院(50154)
管理学(48707)
管理学院(48410)
中国(38364)
科学(35473)
(34537)
(30606)
(27693)
业大(27019)
(26499)
研究所(25369)
中心(25237)
(24955)
农业(24236)
(22513)
师范(22222)
技术(22218)
北京(21729)
(20508)
财经(19869)
(18861)
(18696)
(17891)
基金
项目(105854)
科学(82132)
研究(75340)
基金(73962)
(65756)
国家(65209)
科学基金(55204)
社会(45225)
(44355)
社会科(42904)
社会科学(42893)
教育(38399)
基金项目(38134)
(36957)
自然(36878)
自然科(36111)
自然科学(36103)
自然科学基金(35419)
资助(31844)
编号(30763)
成果(25272)
重点(24644)
(22966)
课题(22817)
(22753)
(22018)
创新(21450)
计划(20464)
科研(20127)
大学(19866)
期刊
(63073)
经济(63073)
研究(44366)
中国(38139)
学报(29310)
教育(29028)
(26527)
科学(25029)
管理(22601)
大学(21694)
技术(20606)
学学(19903)
(19393)
农业(18328)
(11081)
金融(11081)
图书(11080)
统计(10608)
技术经济(10584)
(10471)
(9795)
财经(9715)
经济研究(9600)
科技(9551)
职业(9401)
业经(8833)
(8610)
论坛(8610)
决策(8600)
(8443)
共检索到241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宜康  
技术素养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标志,其内涵及养成策略是由技术的特征所决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高度重视技术素养的养成,加强技术训练与技术实践,依据技术流程(产品生产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流程改造,特别是作为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技术思维和技术文化,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促进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的形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宝军  张新科  丁三青  
大应用观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囿于狭隘的"应用观"、传统的"职业观"和局限的"文化观"等现状,创新提出的一种基于认识论与价值论相统一的哲学层面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大应用观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系统化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优异的专业技能为根本,以强烈的职业操守、科学精神、社会公德为保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从方法论、价值论、认识论三个视角分析厘清大应用观逻辑起点,并以"五个统一"确立其实现路径,达成强化学生基于综合应用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现实工程的职业拓展能力、基于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升能力、基于专业文化的专业内驱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文化育人是所有教育的必然使命,技术文化应该成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需要从文化视阈认识技术素养的文化内涵,以及技术文化的文化育人作用。技术的艺术和科学价值与技术的工作价值同样重要,艺术和科学能够让人们"诗意地"工作于技术世界。作为技术精神文化的核心标志,工匠精神需要并必然体现于技术教育的技术思维和技术行为训练之中,体现于对现代企业质量文化的认识和执行过程之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宜康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工作过程),更是一个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过程",因此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应该是工作领域——技术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工程技术教育的国际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关于知识、能力、素养的阐述,表明了不同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素养导向的,培养规格取决于技术工作领域与技术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敬民  魏朱宝  
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这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力支撑。在这方面,国外尤其是德国高等教育有着成功的经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德国开始创办有别于传统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科学大学,其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实践证明,德国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小芳  靳亚开  
本文以DBI会议精神为指导,分析了"专业+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探讨了培养这类人才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培养"专业+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泽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定位不准、类同化等突出问题,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改进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其内容包括改革培养目标、调整学科专业及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面临传统观念、师资、管理和企业等方面的阻力和困难,需要在国家、地方和高校层面加强政策引导,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李建民  
本文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相互脱节的现象,分析了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存在的诸如在人才培养理念与办学定位上的错位、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偏差等问题,并据此指出高校应尽快对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勇  
在产教融合和国家推行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大背景下,学校如何紧跟市场需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呢?文章以信阳农林学院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企业命题,双师指导,协作完成,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倩  程宜康  
我国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基本保证,技术素养才是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志,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高度关注学习者的技术素养养成,需要通过技术素养重新认识人才质量概念、质量内涵和质量价值。相应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要增加基于技术认知与技术美学的技术文化课程,教学设计要重视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养成,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要融入企业质量文化内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武志海  张君  耿艳秋  王丕武  蔚荣海  邵玺文  
为了适应农林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实施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学习国外高等农业院校课堂先进理念,构建适合中国农业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和实践需求为核心,依托学生基础知识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建新知识并解决问题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局面,教师作导演,学生作演员,形成主动教与学的新型课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健  刘巨钦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教育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淑英  周扬  
本文通过对奥地利IMC应用技术大学旅游与休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学习考察,从行业兼职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建设、互动专注与重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环节多渠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效精简的专业化教学服务体系5个方面梳理总结了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并探讨了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赫  
针对新的教育模式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的自身特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采取新的"3+X"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4条主线不间断的课程设置,即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编程思想及理论课程设置、网络程序开发类课程设置、嵌入式物联网系统课程设置,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惠林  杨近  
2000年以来,很多由专科或高职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继续坚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由于人才培养层次上的不同,与高职教育相比,其在实践教学方面更强调实训和实验教学并重。因此,在办学实践中,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是这些院校面临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从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设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