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5)
- 2023(16309)
- 2022(14308)
- 2021(13403)
- 2020(11328)
- 2019(25688)
- 2018(25884)
- 2017(49521)
- 2016(26979)
- 2015(30280)
- 2014(29819)
- 2013(29763)
- 2012(27571)
- 2011(24739)
- 2010(24840)
- 2009(22873)
- 2008(22441)
- 2007(19873)
- 2006(17544)
- 2005(15442)
- 学科
- 济(107602)
- 经济(107496)
- 管理(79798)
- 业(78441)
- 企(65571)
- 企业(65571)
- 方法(47457)
- 数学(40252)
- 数学方法(39818)
- 中国(30463)
- 农(29632)
- 财(26264)
- 业经(25826)
- 技术(23943)
- 地方(23464)
- 学(22973)
- 制(21670)
- 贸(20076)
- 贸易(20059)
- 农业(19684)
- 易(19492)
- 理论(18699)
- 银(17975)
- 银行(17928)
- 和(17305)
- 行(17147)
- 融(16265)
- 金融(16262)
- 环境(16244)
- 务(16125)
- 机构
- 大学(381822)
- 学院(380682)
- 济(151682)
- 管理(151320)
- 经济(148323)
- 理学(130709)
- 理学院(129237)
- 管理学(127191)
- 研究(126507)
- 管理学院(126470)
- 中国(94471)
- 京(81919)
- 科学(78476)
- 财(70400)
- 所(63260)
- 农(60082)
- 研究所(57435)
- 中心(56906)
- 财经(56321)
- 江(56266)
- 业大(56230)
- 北京(51979)
- 经(51110)
- 范(50438)
- 师范(49974)
- 农业(47133)
- 院(46256)
- 州(45799)
- 经济学(45302)
- 财经大学(41828)
- 基金
- 项目(257145)
- 科学(202276)
- 研究(189572)
- 基金(185302)
- 家(161042)
- 国家(159698)
- 科学基金(137326)
- 社会(118864)
- 社会科(112632)
- 社会科学(112605)
- 省(101564)
- 基金项目(98946)
- 自然(88807)
- 自然科(86727)
- 自然科学(86704)
- 教育(86635)
- 自然科学基金(85183)
- 划(84950)
- 编号(77425)
- 资助(75297)
- 成果(63042)
- 重点(57167)
- 创(56503)
- 部(56195)
- 发(55485)
- 课题(53578)
- 创新(52153)
- 科研(48462)
- 国家社会(48384)
- 教育部(48134)
- 期刊
- 济(166807)
- 经济(166807)
- 研究(113403)
- 中国(74851)
- 学报(58849)
- 管理(57445)
- 科学(55095)
- 农(54116)
- 财(52370)
- 教育(45086)
- 大学(44467)
- 学学(41590)
- 农业(37891)
- 技术(35037)
- 融(32934)
- 金融(32934)
- 业经(28416)
- 财经(27131)
- 经济研究(26602)
- 经(23284)
- 问题(22473)
- 图书(20587)
- 业(20495)
- 科技(20290)
- 技术经济(19937)
- 理论(18735)
- 现代(17611)
- 商业(17418)
- 实践(17103)
- 践(17103)
共检索到561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惠超 李安 汪雪锋
基于三螺旋模型与专利的技术竞争力评价方法,量化测度我国各地区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创新水平和技术竞争力,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讨论二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各地区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活跃指数与三螺旋协同创新测度指标中的校企合作指标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而技术质量指数与协同创新水平各项测度指标的相关性较弱,一方面说明目前协同创新对于技术竞争力的影响力大多来源于校企合作,另一方面也说明协同创新对于技术质量的影响较为欠缺;进一步分析发现,校企合作的三螺旋测度指标与专利数量指标呈正相关性,而与技术范围指标呈负相关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艾莉 孙新宇
本文运用2015—201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讨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二者关系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低劳动力成本地区显著,在中、高劳动力成本地区不显著;(2)产业协同集聚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存在单门槛效应,伴随产业协同集聚跨越门槛值,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3)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其中,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存在单门槛效应,除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系数由负转正外,其余行业均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正向影响。未来中国要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应用,以产业协同集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乌力吉图 周威
服务机器人产业是日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拥有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以下一代日本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RT中间件(robot technology middleware)为例,通过构建"产学官"协同创新模型,考察日本发展下一代服务机器人在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及培养人才方面的创新实践。研究表明,日本下一代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在产品设计上选择模块化产品架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为RT中间件的研发打造开放性创新平台,整合"产""学""官"的相关知识,通过"产学官"协同创新模式研发出RT中间件,并通过采取RT中间件源代码开放和标准化策略,进而推进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应用,同时重视相关人才培育。鉴于中国机器人产业"高端产业低端化"现状,结合日本培育服务机器人产业的经验,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重构产业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培育等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兆勇
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的低端水平,在世界上出口竞争力较弱。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存在明显的相互加强效应。一方面,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能够提高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技术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展开具体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明星 张同建 何娣 戴勇
本文基于我国产业集群企业的数据检验,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知识产权战略与自主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培育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我国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明强 ,李世新 ,郭庆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冰 林婷婷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在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我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8年28个省市(西藏、青海、新疆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关键要素。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创新研发能力和创新间接产出显著影响产业的效益竞争力,创新研发能力还显著影响产业的成长竞争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斯琴 刘旭东 长青
以2005—2015年年度国家光伏产业相关专利公布数量作为衡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标,分析了国家间技术研发能力与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选取中美徳韩日五国光伏产业研发中14个相关领域公布的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五国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结果显示: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性投资,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程度明显,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言,首先应提高技术含量和综合管理水平,进行经营模式的提升和更新,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应的贷款政策,处理好由传统能源结构向新能源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亚琴
各高校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纷纷出台各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利好政策。分析了国内外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工作室的理念,融合政府、企业、行业、高校的资源,结合大型公司的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意优势,制定规范的评价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前期的实践证明,协同创新工作室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从而进行创业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推动了创新创业进程的稳步前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芳 柯皓天
中国(湖北)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这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来提升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通过探讨创新与融合协同作用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运用哈肯模型验证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与融合的协同作用关系,并运用2000~2016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细分产业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验证创新与融合协同作用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提出提升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中创新与融合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关系,但协同程度偏低,且存在明显的产业异质性;创新与融合协同作用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回归系数偏小,并未完全释放其红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海涛
文化贸易是一种基于文化认同、体现文化竞争力、涵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贸易方式。文化贸易的发展与科技创新具有极大的关联性,科技创新是国家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技术后盾和催化动力。本文从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探究文化贸易中科技创新与创意产业的协同关系,以及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战略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策略建议,为我国发展成为文化贸易强国提供探索实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若祥,刘毅
目前,我国产业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竞争阶段,研究产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产业竞争力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产业竞争力是衔接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纽带。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可以加强比较优势。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科学技术、产业组织和政策环境,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构建了用区位商综合评价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并用其对东部沿海省市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评价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芳 夏湾
探究技术创新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技术创新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利用2002—2016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并使用AMOS软件,对技术创新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路径进行检验,并计算各具体路径的效应值。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市场需求结构提升路径的作用最为显著,规模实力提升路径的作用次之,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的作用最小,竞争结构提升路径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侃
文章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均衡性和均衡指数概念,设计出两种应用均衡指数研究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方法: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均衡矩阵法和优势———均衡指数法,并以我国31个省域经济2002年经济综合竞争力均衡性分析为实证加以说明。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均衡性 矩阵法 指数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忠元 薛晨
当今世界迈入了创新密集和标准主导竞争的时代,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化的协同耦合成为决定一国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关系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及中国家电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耦合度计算,以BP神经网络为分析方法,构造技术创新、标准化及其协同耦合度与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间关系模拟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间的协同耦合度对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充分表明二者间的协同耦合水平是影响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