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8)
- 2023(13599)
- 2022(11850)
- 2021(10969)
- 2020(9150)
- 2019(20755)
- 2018(20835)
- 2017(39458)
- 2016(21110)
- 2015(23581)
- 2014(23424)
- 2013(23110)
- 2012(20913)
- 2011(18846)
- 2010(18737)
- 2009(16987)
- 2008(16421)
- 2007(14371)
- 2006(12612)
- 2005(10919)
- 学科
- 济(84034)
- 经济(83959)
- 管理(68419)
- 业(65250)
- 企(56128)
- 企业(56128)
- 方法(39726)
- 数学(33552)
- 数学方法(33195)
- 技术(22524)
- 中国(22028)
- 农(21899)
- 业经(20294)
- 财(19601)
- 学(18612)
- 地方(17894)
- 环境(16680)
- 理论(15679)
- 农业(15125)
- 贸(15114)
- 贸易(15104)
- 和(14719)
- 易(14664)
- 技术管理(14156)
- 划(14131)
- 制(14011)
- 银(12519)
- 务(12485)
- 银行(12480)
- 财务(12414)
- 机构
- 大学(299575)
- 学院(298943)
- 管理(124711)
- 济(116945)
- 经济(114356)
- 理学(109018)
- 理学院(107868)
- 管理学(106105)
- 管理学院(105558)
- 研究(95795)
- 中国(69929)
- 京(63589)
- 科学(60940)
- 财(50764)
- 所(46695)
- 业大(45460)
- 农(44893)
- 中心(43688)
- 研究所(42920)
- 江(42642)
- 财经(41656)
- 北京(39944)
- 范(39176)
- 师范(38804)
- 经(38012)
- 院(35401)
- 农业(35008)
- 州(34943)
- 经济学(34279)
- 技术(32994)
- 基金
- 项目(213107)
- 科学(168835)
- 研究(156481)
- 基金(154660)
- 家(134484)
- 国家(133409)
- 科学基金(115990)
- 社会(98534)
- 社会科(93502)
- 社会科学(93479)
- 省(84524)
- 基金项目(83097)
- 自然(75981)
- 自然科(74203)
- 自然科学(74189)
- 自然科学基金(72864)
- 教育(71517)
- 划(70452)
- 编号(63036)
- 资助(62382)
- 成果(49531)
- 创(48173)
- 重点(47310)
- 部(46236)
- 发(45354)
- 创新(44221)
- 课题(43405)
- 国家社会(40205)
- 科研(40036)
- 教育部(39746)
- 期刊
- 济(123556)
- 经济(123556)
- 研究(84287)
- 中国(56586)
- 管理(46810)
- 学报(46273)
- 科学(43545)
- 农(39614)
- 财(36633)
- 大学(35168)
- 教育(35139)
- 学学(32949)
- 技术(29484)
- 农业(28533)
- 融(21377)
- 金融(21377)
- 业经(21145)
- 财经(19384)
- 经济研究(19269)
- 科技(18028)
- 图书(16690)
- 经(16584)
- 技术经济(16408)
- 问题(15780)
- 业(15444)
- 理论(14644)
- 现代(13678)
- 实践(13561)
- 践(13561)
- 资源(13508)
共检索到423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戴培超 张容嘉
从产业技术生态系统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熟度、智力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潜力子系统,将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创新扩散子系统纳入创新生态系统,建立两大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例,测算了产业技术竞争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耦合协同水平,并对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变化时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发展潜力对产业技术水平影响最大;(2)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因素,占据了创新生态群落的关键生态位;(3)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7类在2019年进入磨合阶段,而数字创意产业处于拮抗状态,但是各产业都进入了高度协调的阶段。最后提出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动态竞合政策体系、完善创新生态政策体系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大帅 朱斌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对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并从内外部适应性主体、创新要素客体等视角,阐述了两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的反应-刺激模型以及基于生态学中的物种竞争和协同视角,研究了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竞争和协同的演化机制,分析了两者在演化周期不同阶段的竞争和协同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玲斌 董正英
通过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基于364份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生态学和创业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分析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种间协同效应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与政府""创业企业与研究机构""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的种间协同效应均对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只有后两者的种间协同效应对创业企业的盈利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后两者的种间协同效应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大于对盈利绩效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梁 高雅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既要激发创新主体的供给推动力,也要注意创新客体的需求拉动力。破除创新驱动力充分发挥的阻碍因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投资主体和市场环境的整体改善。供需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是涵盖需求拉动力和供给推动力的一个整体,包括最终消费者的产业外部需求拉动、组织消费者的产业内部需求拉动、政府制度的产业外部供给推动和技术开发者的产业内部供给推动等四个子系统。只有各类主体不断竞争合作完善供需协同机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共同发力,才能稳步构建和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孔伟 张贵 李涛
为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增长的动力,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方法,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广东、北京位居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综合排名前三甲,且东部省份是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同时还发现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在其系统结构、系统要素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要小于在其系统环境、系统功能竞争力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竞争力 竞争格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潇 李家宝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平台企业赋能互补者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隐含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技术组件互补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其次,采用数据驱动的NK模型对互补者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探究技术相互依赖对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实例研究和仿真实验,发现互补者通过组件策略嵌入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技术相互依赖水平负向影响协同创新潜力,并且系统中核心组件比例(C-Ratio)越高,协同创新绩效越低。据此,提出平台企业协调创新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资源及赋能平台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兵 赵雪 梁林 曾建丽
通过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的协同演化模型,分析两者的演化路径,并以京津冀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正负作用力的推动下,二者将发生协同演化,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区域发展阶段不同,二者的演化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动力学模型的定态稳定解得出两者11种协同演化路径。进而,通过计算得到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演化满足路径10的实现条件,并提出了优化协同关系的战略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宇婷 易加斌 俞澜天
随着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数字领先企业与数字追随企业围绕关键数字技术突破以及数字化转型展开了合作。针对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对称依赖现象,本文基于不对称依赖视角,构建数字领先企业与数字追随企业合作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市场机制与公共管理者参与机制下双方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与机理,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追随企业的机会成本损失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对双方合作起积极影响;(2)数字领先企业机会成本收益对双方合作起消极影响;(3)适度的知识距离有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4)公共管理者参与机制相对于市场机制更能有效规范合作双方行为,促进双方合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烨 闫晓勇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协同演化内涵和特征、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过程,以及多主体协同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框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路径和关键情境。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提供多学科交叉理论基础,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刘娜 李建昌 鲍悦华
法国"竞争极"计划启动6年来,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先地位的创新集群。该计划通过公共财政的引导和资助,以阶段-竞争性机制保持竞争活力和对创新资源的高配置效率,利用共同开发项目将产学研紧密结合,发挥其协同效应,奠定了法国"竞争极"集群在世界创新集群领域的成功模式。
关键词:
法国 竞争极 创新资源 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翔龙 王庆金 黄帅
本文在共生视角下研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政府干预下"学研机构—军民融合企业"的主从博弈策略,探讨"政企学研"组成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在独立生存合作、协同创新合作和联盟共存合作三个阶段的运作机理。主要考虑两种政府干预情境:一种是针对一般技术创新,政府不进行补贴激励;另一种是针对高精尖技术创新,政府会对其进行补贴激励。针对两种政府干预情境和三个演化阶段,采用主从博弈分别确定学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程度和技术转移费用以及军民融合企业的边际收益。研究表明:学研机构和军民融合企业采用成本分担机制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程度;协同创新合作阶段的成本分担机制可使创新生态系统获得帕累托改进;在大部分情形下不存在使学研机构和军民融合企业都满意的创新成本分担契约;联盟共存合作阶段的利润共享机制可以消除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边际效应,获得帕累托最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杨培培 丁雪辰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主导力量,这与我国制定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研究探索何种产业政策制定机制促进我国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年以来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央和地方政策,认为当前我国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央地政策协同。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分析在中央政策颁布之后地方政策的制定机制以及中央政策的进一步更新迭代。研究发现: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主体端(焦点企业、供应端、市场端、互补端、研发端)体现出不同央地协同方式,包括对等协同、增强性协同和选择性协同;不同的央地政策协同方式也体现出在新兴产业的主导政策体系形成之前,政策制定经历了不断试验或试错的过程。研究结果为未来的新兴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罗怡帆
[目的/意义]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赋能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推动了社会原有生产模式的变革。研究数智创新生态系统知识生成动力,分析数智技术赋能下创新生态系统知识生成的特征和协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结合知识链理论,对数智创新生态系统知识生成的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分析数智创新生态系统知识生成多螺旋的演变动因,并构建知识生成多螺旋模型;采用协同学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知识生成动力多螺旋模型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在数智技术的参与下,创新生态系统知识生成表现出新的特征;人类螺旋和非人类螺旋的演化经历了局部人机协作、人机协同和人智融合三个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伟静 李玉英 孙凤芹 曾义君
本文将自然界生态系统演化原理引入物流系统的发展研究,从本质上探究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与路径,分析其关键驱动因素的内涵及变化,从而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流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物流企业个体建立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竞争能力体系,与物流企业种群以及物流系统实现协同共生,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从而化解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升级过程中由于"优胜劣汰"带来的危机与挑战。
关键词:
物流生态系统 协同演化 知识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霞 陈劲
以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以知识协同为途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创新主体为网络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和规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谷歌、阿里巴巴、浙大网新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规律。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协同创新网络 创新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