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8)
2023(10200)
2022(8482)
2021(7543)
2020(6258)
2019(13704)
2018(13053)
2017(24650)
2016(13369)
2015(14328)
2014(13728)
2013(13573)
2012(12423)
2011(11061)
2010(10693)
2009(9534)
2008(9107)
2007(7890)
2006(6763)
2005(5762)
作者
(40486)
(33932)
(33688)
(31932)
(21252)
(16528)
(15068)
(13393)
(12755)
(11683)
(11601)
(11306)
(10806)
(10469)
(10406)
(10367)
(10280)
(10274)
(9671)
(9609)
(8655)
(8043)
(7933)
(7708)
(7666)
(7304)
(7250)
(7224)
(6758)
(6731)
学科
(59939)
经济(59889)
管理(38081)
(37074)
(27814)
企业(27814)
方法(26231)
数学(24191)
数学方法(24055)
地方(17596)
(17158)
(15406)
贸易(15404)
(15040)
技术(14908)
中国(14129)
(13743)
农业(12232)
(12049)
业经(11853)
(11594)
环境(10829)
地方经济(9964)
技术管理(8936)
(8460)
出口(8438)
出口贸易(8438)
(7798)
(7354)
产业(7320)
机构
学院(188087)
大学(187106)
(81490)
经济(80036)
管理(72785)
研究(66586)
理学(64606)
理学院(63801)
管理学(62779)
管理学院(62456)
中国(47002)
科学(44434)
(40445)
(38250)
业大(34790)
(34076)
农业(32349)
(31808)
研究所(31761)
中心(30847)
(27962)
财经(26584)
经济学(25811)
(24456)
(24396)
(24209)
师范(23848)
经济学院(23791)
(23162)
北京(22581)
基金
项目(143068)
科学(113801)
基金(106145)
研究(96710)
(95916)
国家(95208)
科学基金(81215)
社会(65307)
社会科(62277)
社会科学(62257)
(58916)
基金项目(58025)
自然(54358)
自然科(53145)
自然科学(53127)
自然科学基金(52158)
(48378)
教育(42689)
资助(41019)
编号(35694)
重点(32807)
(32421)
(30992)
(30969)
创新(29230)
计划(28642)
国家社会(28125)
科研(27916)
教育部(25850)
人文(25628)
期刊
(80280)
经济(80280)
研究(48276)
学报(36405)
(35085)
中国(34023)
科学(32804)
大学(26291)
学学(25451)
农业(24359)
管理(23282)
(22260)
技术(16562)
经济研究(13801)
业经(13675)
(13559)
教育(12698)
(12618)
金融(12618)
财经(12476)
科技(11861)
问题(11452)
资源(11323)
技术经济(11110)
(10736)
(10583)
业大(10069)
(9743)
(8858)
商业(8730)
共检索到26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吴昊  
基于超DEA模型对全国29个省份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当期和前一期的能源效率空间正效应显著;技术进步不仅对本地区能源效率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还对相邻地区的能源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加强地区间的节能技术研发合作、促进节能技术的区域推广和共享、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缩小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另外,人均GDP与能源效率正相关;第二产业占比高以及煤炭消费占比大会降低地区的能源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张勇军  胡宗义  
从能源技术进步及空间溢出效应的角度出发,基于2002~2011年全国省域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能源技术进步空间溢出效应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消费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因而开展能源环境问题区域协调治理对降低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具有较强的正面促进作用。内源式能源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要明显高于外源式能源技术,R&D经费内部支出和国内技术转让对能源消费强度的直接和间接效应要高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技术引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孟雨兴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李梦  李倩文  
分析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对于节能减排、提高区域的能源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以区位商的构建机理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力系数衡量产业转移指标,并将空间因素纳入研究框架,构建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产业转移对中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外来工业产业进入本地区每增加1%,当地工业能源效率将降低2.779%,而相邻地区外来工业产业每增加1%,也会导致本地区工业能效降低2.028%,可以看出邻接空间权重下的产业转移对工业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小于区域内的溢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李梦  李倩文  
分析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对于节能减排、提高区域的能源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以区位商的构建机理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力系数衡量产业转移指标,并将空间因素纳入研究框架,构建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产业转移对中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外来工业产业进入本地区每增加1%,当地工业能源效率将降低2.779%,而相邻地区外来工业产业每增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广晖  郑浦阳  单燕斐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骞  刘华军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分省数据,基于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测算了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后者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在邻接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权重下衡量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双刃剑"特征,即技术进步对本区域能源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区域均却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技术变动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效率变动的空间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岑聪  姜巍  
本文将制度环境、空间溢出与产出效率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选取2003~2016年我国29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分析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对外开放对区域产出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的市场化进程、对外开放度与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我国区域产出效率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种地区间制度环境的差异性以及产出效率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引起我国区域产出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建议我国政府把统筹改善各地区改革开放进程的不一致和不平衡作为今后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积极借鉴东部地区积累的经验和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缩小地区间发展效率的差异,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庆刚  郭菊娥  师博  
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技术对我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省际能源强度具有全域性空间依赖关系,并随距离的扩大而减弱,已呈现西北省份和东南省份两大局域性"空间俱乐部"式收敛分布特征。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RM)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的对比分析发现,能源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溢出对能源强度的边际效应超过许多传统影响因素;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和开放度对能源强度变动依然具有较强解释力度,但边际效应有所下降。投资率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稳定且非常显著。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影响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结论,本文认为我国能源强度总目标分省份分解执行时,省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真玲  李金铠  李静  
为了探讨中国31个省域的2000—2012年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来研究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从中探索城镇土地利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省域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现象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地区。(2)人均GDP、城镇就业、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城镇投资的不断扩张并没有带来土地效率的提高。(4)国有经济比重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要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完善要素流动机制,适当控制城镇投资规模,同时建立区域之间有效沟通和合作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真玲  李金铠  李静  
为了探讨中国31个省域的2000—2012年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来研究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从中探索城镇土地利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省域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现象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地区。(2)人均GDP、城镇就业、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城镇投资的不断扩张并没有带来土地效率的提高。(4)国有经济比重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将环境污染引入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2011—2015年我国各省份绿色经济效率值进行测算,并将其与传统经济效率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存在的区域差异,然后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省级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经济效率水平相比,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我国省级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对其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春桃  陈志伟  
本文基于2000—2011年35个工业行业数据,实证考察了FDI技术溢出对全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行业内FDI示范、竞争溢出显著降低了行业能源效率,人员流动溢出则有助于行业能源效率提升;行业间FDI前向关联溢出对行业能源效率影响很不确定,后向关联溢出显著提升了行业能源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增加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0.06%,能源利用效率的滞后一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水平都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积极影响因素,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回弹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维光  古惠冬  陈文捷  李英华  
文章基于我国省际跨区域专利转移数据构建技术转移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通过增强跨区域技术关联网络中影响力的技术集聚与扩散的空间互动关系,以及其促进技术与创新要素流动,进而驱动区域经济效率正向提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2001—2018年,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紧密程度明显提高,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基本架构已然形成,两极分化下涌现出显著的等级层次性的“核心—边缘”格局;基于技术转移网络邻近性下我国区域间经济效率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核心区域的度中心性等网络影响力与区域经济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