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5)
- 2023(5457)
- 2022(4353)
- 2021(4082)
- 2020(3199)
- 2019(7080)
- 2018(7190)
- 2017(12434)
- 2016(6477)
- 2015(7341)
- 2014(7436)
- 2013(7018)
- 2012(6669)
- 2011(5873)
- 2010(6205)
- 2009(5512)
- 2008(5804)
- 2007(5486)
- 2006(4877)
- 2005(4312)
- 学科
- 济(27257)
- 经济(27117)
- 管理(22198)
- 业(21359)
- 企(20400)
- 企业(20400)
- 方法(13293)
- 技术(11746)
- 理论(11424)
- 数学(8593)
- 业经(8474)
- 数学方法(8377)
- 中国(7667)
- 学(7360)
- 农(7257)
- 和(6979)
- 教学(6616)
- 技术管理(6266)
- 财(5951)
- 教育(5330)
- 农业(4880)
- 经济理论(4533)
- 制(4423)
- 学法(4245)
- 教学法(4245)
- 企业经济(4240)
- 社会(3991)
- 划(3722)
- 学理(3600)
- 学理论(3600)
- 机构
- 大学(99142)
- 学院(98469)
- 管理(37017)
- 济(36987)
- 经济(36005)
- 研究(31843)
- 理学(31474)
- 理学院(31124)
- 管理学(30366)
- 管理学院(30170)
- 中国(23640)
- 京(21761)
- 科学(19680)
- 财(17275)
- 江(15887)
- 所(15513)
- 中心(15024)
- 范(14435)
- 师范(14203)
- 北京(13979)
- 研究所(13920)
- 技术(13702)
- 财经(13515)
- 农(13428)
- 业大(13261)
- 州(12805)
- 经(12171)
- 院(11569)
- 经济学(11486)
- 师范大学(11437)
- 基金
- 项目(63865)
- 科学(49717)
- 研究(49715)
- 基金(44078)
- 家(37985)
- 国家(37604)
- 科学基金(32558)
- 社会(31563)
- 社会科(28639)
- 社会科学(28629)
- 省(25785)
- 教育(25090)
- 基金项目(22645)
- 划(20988)
- 编号(20794)
- 自然(19683)
- 自然科(19253)
- 自然科学(19248)
- 自然科学基金(18918)
- 资助(17652)
- 成果(17584)
- 课题(15121)
- 重点(14740)
- 部(14236)
- 创(14223)
- 创新(13189)
- 大学(13069)
- 项目编号(12990)
- 年(12883)
- 发(12855)
共检索到153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玉强 齐昆鹏 赵公民
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知识的不完备性等,使得实验室研究不能够完全验证技术知识的正确性,导致技术的社会引入呈现出明显的实验特征。技术社会实验是新近产生的、用以处理新技术不确定性、潜在危害和收益问题的理论。通过述评技术社会实验理论提出背景、追踪理论起源、阐述技术社会实验的基本特征、分析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揭示技术社会实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及对我国新兴科技创新治理的重要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鹏立 钟军
环境社会学于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与早期美国环境社会学家的努力密不可分。卡顿和邓拉普对"环境社会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区分了"环境社会学"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并提出了"新生态范式",为环境社会学成为社会学的显性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诸如社会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和深层生态学都为环境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起源。从环境问题产生的系统原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社会后果,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反应等三个方面可以把美国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分为九个方面。美国环境社会学的起源及其主要研究方向对我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汉林
新技术社会学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美,它有丰富的学术渊源:马克思主义技术社会观的汲取、科学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影响、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实践等。
关键词:
新技术社会学 理论背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小立
本文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起源的追溯 ,揭示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渊源 ,并在此基础上 ,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产生背景及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解析。
关键词:
企业核心能力 理论 起源 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建冬
本文首先分析了复杂网络现象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背后的人类行为规律,指出人类活动衍生出的各种复杂网络中的个体都具有相似性质,将其定义为社会性。信息作为人类信息活动的产物,其演化和分布规则也具有社会性特征。然后论述信息的社会性分析对于情报学理论构建的重要意义,指出情报学的社会性分析取向将成为连接情报学研究中信息"序化"和"转化"两大传统的重要桥梁。最后论述了信息的社会性分析对相关性理论、信息组织、信息排序等情报学应用领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性 复杂网络 情报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承宏
本文认为技术市场的发育和完备是技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途径。技术市场是社会文化、制度、政策、法律等条件整合下的技术汇集和技术转移的活动场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发展、完善及产业化的途径。如何建立有序、合理、规范的技术市场是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技术 技术市场 社会运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元颖
本文以内生比较优势为线索 ,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认为斯密、汉密尔顿、李斯特、克鲁格曼、杨小凯等贸易理论 ,虽然时代不同、观点各异 ,但其主旨都在于倡导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与创造。据此 ,内生比较优势对于转型经济———中国尤为重要 ,在未来发展中 ,只有通过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的拓展 ,形成内生比较优势 ,中国才能走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外生比较优势陷阱。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吕闹 汪海波 宗琦
为了优化传统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变形概念,将三维数字图像(3D-DIC)相关技术引入到SHPB实验教学中。分析了SHPB实验原理和3D-DIC基本原理,介绍并演示了基于3D-DIC技术的SHPB实验流程,并以混凝土动态压缩实验为例,指导学生进行散斑场布置、动态实验和数据处理分析等。结合3D-DIC技术的动态压缩实验,获得了试样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揭示了试样中裂纹的扩展及应变场的变化规律,弥补了应变片单点测量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动态力学中变形和破坏机理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旭波 熊智文 李学文 赵丽 陈静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现实生产过程的数控技术相关虚拟实验。采用浙大辰光数控虚拟加工软件,实现了数控机床虚拟操作和虚拟加工实验,利用UG软件的建模与装配功能实现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等实验。虚拟实验的开展激发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感性认识,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中数控机床装备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控技术 虚拟实验 实验设计 关联教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兵 王春胜
几乎所有能够影响环境技术社会化的各种因素都构成环境技术社会化的社会制约,特别是环境技术的供需、制度和政策法。环境技术社会化研究必须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认清并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就成为社会整合环境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
环境技术 社会化 社会制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峰
"新领导力"是由学习型社会和信息技术社会所催生的。领导力的定义很多,这里权且沿用一下百度维基的定义:领导力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并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这个定义有两个显著的特征:1.在管辖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领导力是有边界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晓红 郝秀艳 刘晓燕
[目的/意义]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对后发国家突破技术跟踪模仿、实现自主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如何全面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成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提出一种融合技术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采用指标评估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基于专利标题和摘要文本信息,采用LDA模型提取技术隐含主题,以高概率技术主题为节点,主题间共现关系为连边,构建技术主题共现网;其次,从关联性、紧密性、价值性3个方面识别共性技术,随后使用技术关注度指标量化技术的社会影响力,结合技术主题领先性、重要性特征度量共性技术的关键性程度,进而全面准确地识别关键共性技术;最后,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验证提出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结论]服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语义理解技术、流程自动化技术等9项技术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融合技术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能够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可推广应用于解决各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瑜 马永驰
新兴技术这柄“双刃剑”虽然给国家带来新发展动能,但也同时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如何化解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成为新兴技术治理面临的难题。前瞻性治理研究为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提供了一些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和模糊,相关经验难以奏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聚焦治理主体、过程和结果3个要素,提炼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前瞻性治理特征,并在中国情境下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公众参与结果纳入既定政策议程、否决权、新兴技术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等前瞻性特征得到专家一致认同,认为它们是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研究结论对提高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治理绩效具有一定理论启示。
关键词:
新兴技术 社会风险 前瞻性治理 技术决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当代技术社会的困境表明,正是传统的人文主义(唯人主义)塑造了现代科学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的工具理性,进而引发了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认同危机。因此,在现代性危机四伏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觉——一种人文与生态关怀的反省意识,是时代精神要求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技术社会 生态关怀 人文关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