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0)
2023(4341)
2022(3901)
2021(3437)
2020(2999)
2019(6726)
2018(6755)
2017(12113)
2016(6742)
2015(7872)
2014(7904)
2013(7810)
2012(7245)
2011(6547)
2010(6797)
2009(6464)
2008(6412)
2007(6114)
2006(5503)
2005(5036)
作者
(22552)
(18846)
(18465)
(17682)
(11827)
(9269)
(8511)
(7439)
(7110)
(6769)
(6492)
(6467)
(6080)
(6042)
(5779)
(5713)
(5684)
(5597)
(5521)
(5464)
(4879)
(4678)
(4567)
(4354)
(4272)
(4220)
(4166)
(4127)
(3827)
(3818)
学科
(30584)
经济(30563)
管理(27989)
(25343)
(23283)
企业(23283)
方法(15316)
技术(12977)
数学(12413)
数学方法(12102)
环境(10314)
(8659)
(7383)
理论(7312)
技术管理(7177)
(6968)
业经(6530)
中国(6468)
(6332)
(6244)
地方(5076)
(4822)
财务(4789)
财务管理(4777)
规划(4610)
企业财务(4557)
资源(4543)
(4515)
(4512)
农业(4507)
机构
大学(111958)
学院(110739)
管理(43163)
(41997)
经济(40988)
理学(36714)
理学院(36323)
研究(36123)
管理学(35538)
管理学院(35348)
中国(26043)
(24599)
科学(24476)
(19213)
(18568)
研究所(17530)
(17528)
(16748)
业大(16605)
中心(16248)
(16125)
师范(15993)
北京(15640)
财经(15033)
技术(14009)
(13997)
(13395)
农业(13133)
(13005)
师范大学(12755)
基金
项目(72832)
科学(57253)
研究(52845)
基金(51265)
(45067)
国家(44729)
科学基金(38327)
社会(32803)
社会科(31201)
社会科学(31185)
(29955)
基金项目(26634)
(24918)
自然(24759)
教育(24643)
自然科(24172)
自然科学(24167)
自然科学基金(23684)
资助(21394)
编号(20835)
成果(16986)
重点(16857)
(15958)
(15690)
(15489)
课题(15317)
创新(14767)
科研(13788)
计划(13714)
国家社会(13565)
期刊
(46278)
经济(46278)
研究(31744)
中国(23588)
学报(18805)
科学(17348)
管理(16153)
(15869)
教育(15689)
技术(14445)
大学(14086)
(13712)
学学(13048)
农业(9759)
技术经济(8672)
财经(8417)
科技(7744)
统计(7714)
(7399)
图书(7338)
(7287)
经济研究(6446)
决策(6316)
(6241)
论坛(6241)
业经(6185)
资源(6064)
问题(5914)
(5714)
(5643)
共检索到165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和金生,郑春东,郭智铃  
随着我国技术引进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缺乏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指导。本文在发展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提出技术生存环境理论。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原理,给出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引进技术能力评价模型,同时对该模型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喻金田  凌丹  万君康  
引进技术国产化不仅仅是生产的本国化,还应该包括产品和工艺设计的本国化以及研究与开发的本国化等内容。本文分析了用国产化率作为评价国产化水平指标的缺陷,提出了评价国产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允  
有的引进技术项目,在引进前认为经济效益比较好,但当投产以后,效果却适得其反,经济效益很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可行性研究中,缺乏科学的经济评价指标,不能不说是其中重要原因。因为引进技术比较复杂,有的以投产后的利润归还,有的以产品返销补偿,有的利用外资的同时引进技术,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补偿贸易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童书兴  
一、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存在着多种考虑,如: 1.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本身的技术能力;2.利用外资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3.利用外商提供的机器设备和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的出口;4.通过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对外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比重日趋增大,而在对外经济工作中,技术转让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又占了相当的比重。在过去十年中,不少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经营,加强了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也不可否认,由于一些企业缺乏对外经济工作的经验,特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月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市地方工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点产品和企业,进行了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从1978年—1989年技术改造投资总额为157亿元,其中含有技术引进的改造110.5亿元,含外汇15.02亿美元。通过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吸取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促进了北京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志田  
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引进技术本身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而且涉及选择能力、谈判能力、消化吸收能力和二次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到目前为止,对引进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本文拟就引进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一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先莲  刘洪昆  唐小我  
引进技术本地化问题的探讨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黄先莲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监督司刘洪昆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唐小我一、引言当今世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靠本国的技术力量在各个领域领先,就连世界上最大的技术输出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鸣川  曹宇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鲍琳洁  S.J.努莫夫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逐渐形成,新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被誉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趁与加拿大合作研究的机会,研究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则是发展中的江、浙两省实现其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尤其是在两省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作用尤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科进  
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比较了不同技术水平下FDI技术溢出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对创新贡献的弹性系数。研究表明,引进技术对创新的贡献大于FDI技术溢出;低技术水平不利于引进技术消化和FDI技术溢出;高技术水平企业FDI技术溢出的效果相对减弱;自主研发是企业最重要的创新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令德  
近十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利用国际技术贸易的有利条件,大规模地引进了成千上万项国际先进技术。据统计,至1989年6月底,我国共签订经国家批准的技术引进合同3704项,总成交额达226.2亿美元(另有各地方政府批准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达几万项。如上海市从1980年至1988年末,引进的技术项目累计1848项,成交额达21.51亿美元。)当前,摆在我国工业战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已引进的技术充分地加以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扩散,使这些技术在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李守伟  刘骏  
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不断增长与引进技术比重不断下降的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对引进技术的作用机制,认为其正向机制包括出口创汇需求、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负向机制主要体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低端化导致引进技术需求不足、部分高端产品出口对引进技术需求降低、国际竞争导致企业重视研发降低引进技术需求。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对引进技术影响的弹性系数为负,说明负向机制大于正向机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低端化所致,出口与引进技术的关系呈现U型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