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4)
2023(17303)
2022(14630)
2021(13596)
2020(11155)
2019(25666)
2018(25124)
2017(47503)
2016(25536)
2015(29034)
2014(28583)
2013(28257)
2012(26595)
2011(24196)
2010(24118)
2009(22265)
2008(22004)
2007(19513)
2006(17127)
2005(15649)
作者
(73199)
(61316)
(61241)
(58070)
(39068)
(29479)
(27833)
(23871)
(23105)
(21794)
(20924)
(20473)
(19474)
(19364)
(19039)
(19035)
(18278)
(18131)
(17755)
(17644)
(15248)
(15014)
(14813)
(13991)
(13940)
(13609)
(13606)
(13558)
(12345)
(12268)
学科
(112414)
经济(112309)
管理(69457)
(67945)
(52107)
企业(52107)
方法(44783)
数学(39273)
数学方法(38962)
中国(35947)
(33099)
地方(27395)
(26217)
(25892)
贸易(25876)
(25185)
业经(24457)
农业(22449)
(21108)
(20233)
技术(19897)
(18151)
银行(18115)
环境(17881)
(17724)
金融(17722)
(17528)
(16210)
(16013)
理论(15119)
机构
学院(365081)
大学(363247)
(158522)
经济(155418)
管理(135420)
研究(131462)
理学(115621)
理学院(114225)
管理学(112430)
管理学院(111723)
中国(100531)
科学(78616)
(78098)
(70955)
(66793)
(61939)
研究所(60430)
中心(60090)
财经(56111)
(55413)
业大(52004)
(51026)
经济学(50214)
(49915)
北京(49753)
师范(49455)
农业(48639)
(47374)
经济学院(45493)
(44135)
基金
项目(239947)
科学(188954)
研究(178501)
基金(173271)
(151015)
国家(149741)
科学基金(127383)
社会(114886)
社会科(108920)
社会科学(108892)
(93286)
基金项目(91050)
教育(81672)
自然(79234)
(79004)
自然科(77408)
自然科学(77387)
自然科学基金(76004)
编号(72292)
资助(70492)
成果(58564)
(56885)
重点(54526)
(53974)
(50697)
课题(50611)
国家社会(48269)
创新(47436)
教育部(46278)
发展(46055)
期刊
(178899)
经济(178899)
研究(111955)
中国(76906)
(57618)
学报(54898)
(54357)
科学(52162)
管理(49335)
教育(41778)
大学(41391)
农业(39826)
学学(38620)
(35161)
金融(35161)
技术(33178)
经济研究(29906)
业经(29620)
财经(27714)
问题(24122)
(24064)
(22268)
(22235)
技术经济(19381)
国际(19243)
世界(18614)
图书(17815)
资源(16681)
科技(16679)
(16509)
共检索到559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领娣  郝亚如  李荣杰  
为缓解传统能源资源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日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否会导致"技术进步型失业"。为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海洋能为例,从技术溢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行业间技术距离公式得到海洋能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洋能产业研发活动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洋能源开发技术经费收入增加对本行业就业具有创造效应;通过直接的知识性与产业关联性机制同时伴有市场性溢出特点,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各行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由此产生的就业效果显著;通过间接的知识性溢出与产业关联性溢出机制对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该效应对就业具有正向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伟  赵新泉  
文章基于CD生产函数,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求解行业的成本最小化问题,将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代入CD生产函数中,导出海洋产业吸纳就业的计量模型,然后通过系统GMM估计,研究了中国海洋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洋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就业。无论是海洋产业产出的即期就业弹性,还是长期均衡就业弹性都较大。从长期来看,单纯依靠投资刺激总需求来发展海洋产业的政策并不利于海洋产业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这意味着国家需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兴海、提高海陆经济的关联度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政策来发展海洋产业,以便更好地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徐婷  王恩辰  
通过构建就业变化的LMDI分解模型,测度了1990—2011年驱动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海洋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与中国国民经济就业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洋产业就业的变化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规模效应为正向驱动力,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基本上为负向驱动力。因此,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发挥科技补偿机制,统筹海陆发展,使海洋产业更有效地吸纳劳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国亮  职菲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矿物能源占能源供应总量的九成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矿物能源将日益紧缺。海洋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储量大、可再生等特点,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具有战略作用。但受制于技术成本、维护难度、设备质量等因素,海洋能发展较缓慢。我国海洋能发展要充分考虑技术成本、设备造价、输电线路成本、输电成本、维护成本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沛  
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产业的发展历来受到政界、学界的重视。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域层面的产业数据,对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得出了"中国区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效应,而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呈现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中国区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正效应随时间推移逐年减小,而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却随时间逐年增大"的结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屹  
大国的能源问题不仅仅影响着一国的国计民生,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更是如链条般牵动着全球社会的神经。我国的能源开发现状虽有所进展,但仍落后于现实需求。同时海外能源战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在非洲出现当地劳工权益保护问题。在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中,能源开发与合作是各国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的首要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面临能源合作中的一些困境。中非合作长期以来成为南南合作的典型成功范式,然而中非合作道路中依然面临各种现实问题,如何破解合作中的困境,是全球化时代带给我们的挑战。2015年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南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屹  
大国的能源问题不仅仅影响着一国的国计民生,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更是如链条般牵动着全球社会的神经。我国的能源开发现状虽有所进展,但仍落后于现实需求。同时海外能源战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在非洲出现当地劳工权益保护问题。在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中,能源开发与合作是各国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的首要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面临能源合作中的一些困境。中非合作长期以来成为南南合作的典型成功范式,然而中非合作道路中依然面临各种现实问题,如何破解合作中的困境,是全球化时代带给我们的挑战。2015年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南非峰会上发布了"十大合作计划",从而使得中非合作集中体现出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与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靖宇  陈欢  许浩  
自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以来,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再次拉开帷幕。在这一进程中,中国至今仍然居于弱势地位,尚有一半左右的海域国土被某些外国势力所染指和侵占。为了有利、有理、有节地奋起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海域的国家安全问题。为此,应当扫描中国各海域划界争端的发展态势,认定中国捍卫海域国家安全的战略价值,分析中国海域国家安全的现存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关于中国海域国家安全的对策创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卢函  孙才志  
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四个方面构建海洋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相对隶属度模型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VAR模型探究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14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呈整体明显上升趋势。广东、山东两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最高;浙江、福建、辽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高;天津、海南、江苏、河北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低;上海、广西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低。(2)我国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莉莉  肖雯雯  
海陆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现阶段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的核心。根据国标(GB/T 20794-2006)对海洋产业的界定,从2000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拆分出12个主要海洋产业,形成海洋产业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洋产业的投入结构、后向/前向关联关系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的产业链有所延长,向陆地产业延伸,尤其与陆地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关联密切。同时,中国海洋产业与能源产业关联紧密,其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法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演变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创新指数、协调指数、绿色指数、开放指数、共享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协调指数增长最快,共享指数增长较为缓慢。从空间视角来看,东部海洋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北部和南部。(2)研究期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由轻度失调最终步入中级耦合协调阶段。(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差异逐渐缩小,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发展趋于均衡,三大海洋经济圈中,南部海洋经济圈内部差异最大,成为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指数差异结果显示,协调发展将是未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惠明  赵丙奇  
本文在对1997~2010年期间我国海洋农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对我国海洋农业的发展阶段和地区进行分类,同时采取集中度研究我国海洋农业的地区差距。结果表明,我国海洋农业总体上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但由于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海洋农业所占比重越来越低。我国海洋农业发展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我国海洋农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海洋农业发达地区,包括山东、辽宁、福建、浙江、广东省;第二类是海洋农业发展中等地区,包括江苏、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类是海洋农业欠发达地区,包括上海和天津市、河北省。从总体上看,我国海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资源退化和海洋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具体计算时,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收益还原法是评估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的基本方法,对于不同的海洋资源潜力的评估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本文分别核算了海洋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福臣  
本文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国家海洋局公布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与方法对中国海洋产业发展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洋产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立平  万崇丹  赵丙奇  
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匮乏,海洋经济研究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准确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有助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文章从我国海洋经济现状分析出发,利用聚类分析将我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地区分类和时间分类,找出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存在问题。然后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进行比重和空间集中度分析,观察其发展趋势和地区间差距的变化,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综合得出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