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56)
- 2023(18966)
- 2022(15750)
- 2021(14536)
- 2020(11953)
- 2019(26971)
- 2018(26897)
- 2017(51077)
- 2016(27647)
- 2015(31041)
- 2014(30883)
- 2013(30272)
- 2012(27841)
- 2011(25006)
- 2010(25111)
- 2009(23055)
- 2008(22131)
- 2007(19583)
- 2006(17357)
- 2005(15578)
- 学科
- 济(116699)
- 经济(116584)
- 管理(78221)
- 业(76359)
- 企(61489)
- 企业(61489)
- 方法(46093)
- 数学(39041)
- 数学方法(38589)
- 中国(35247)
- 农(33285)
- 地方(29109)
- 业经(28699)
- 财(26303)
- 贸(25108)
- 贸易(25093)
- 易(24341)
- 学(23582)
- 农业(22438)
- 技术(22006)
- 制(20414)
- 理论(18918)
- 银(18317)
- 银行(18269)
- 环境(18202)
- 和(18056)
- 融(17775)
- 金融(17773)
- 行(17587)
- 发(17080)
- 机构
- 学院(388425)
- 大学(387048)
- 济(157534)
- 经济(154173)
- 管理(151136)
- 研究(133675)
- 理学(129872)
- 理学院(128448)
- 管理学(126243)
- 管理学院(125547)
- 中国(99933)
- 京(83613)
- 科学(81911)
- 财(70615)
- 所(66840)
- 农(62871)
- 研究所(60584)
- 中心(60127)
- 江(58387)
- 业大(56944)
- 财经(55938)
- 范(53386)
- 北京(52896)
- 师范(52882)
- 经(50803)
- 农业(48906)
- 院(48835)
- 州(47616)
- 经济学(47477)
- 经济学院(42870)
- 基金
- 项目(263033)
- 科学(207241)
- 研究(195975)
- 基金(188861)
- 家(163906)
- 国家(162498)
- 科学基金(139677)
- 社会(123802)
- 社会科(117384)
- 社会科学(117359)
- 省(103992)
- 基金项目(99707)
- 教育(89692)
- 自然(88474)
- 划(86569)
- 自然科(86432)
- 自然科学(86416)
- 自然科学基金(84862)
- 编号(80805)
- 资助(76811)
- 成果(65373)
- 发(60166)
- 重点(59077)
- 部(57222)
- 课题(56127)
- 创(55426)
- 创新(51653)
- 国家社会(50905)
- 项目编号(49502)
- 教育部(49270)
- 期刊
- 济(179131)
- 经济(179131)
- 研究(117872)
- 中国(80545)
- 学报(59311)
- 农(58820)
- 管理(57383)
- 科学(55442)
- 财(52042)
- 教育(48936)
- 大学(45151)
- 学学(42113)
- 农业(41057)
- 技术(36484)
- 融(34934)
- 金融(34934)
- 业经(31656)
- 经济研究(29160)
- 财经(26655)
- 问题(23747)
- 经(22973)
- 图书(22015)
- 业(21664)
- 技术经济(19920)
- 科技(19706)
- 贸(19445)
- 商业(18585)
- 现代(18072)
- 理论(17924)
- 版(17222)
共检索到586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博文 张宁 闫盼盼
本文通过分析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度发现,2012-2021年我国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整体的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但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领先而中西部相对滞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发现,数智化不仅推动了本地流通产业集聚,还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呈现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然而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因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对邻近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未能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永超
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重大战略抉择。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内循环显得尤为重要,打造高效率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流通环节,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由程开明、李惠蓉、唐杰君主编的《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一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洁灵
本文以西南地区为样本,以2008-2017年为样本区间,利用区位熵指数分别研究了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同集聚指数方法研究了两个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由结果可知,近十年来西南地区流通业、旅游业的集聚水平虽然局部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特征,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时序上总体呈现"V型"波动提升趋势。综合两个产业的集聚程度以及协同集聚水平,要确保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就不能再盲目追求产业各自集聚的前提下谋协同,关键是要确保两个产业的集聚性要相互协调,不能偏倚一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文辉 伍运春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稳步推进,城市群发展迅速,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崛起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中游、成渝地区等一批城市群也快速崛起。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成渝城市群2007—2016年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并利用耦合度模型测算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度。研究发现: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中心—外围"模式特点,趋于上升阶段,但还相对较低,重庆市核心区域的耦合度略高于成都市。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集聚效应 溢出效应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洋阳
"十三五"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本文基于2007-2017年数据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空间集聚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较小;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方地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明显高于北方地区,东部经济带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经济带。随后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但是对东部地区带动作用更强,对中西部地区带动作用较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光文 李苏
本文分析数智化发展、技术溢出与零售业企业双元创新即兴间的作用关系,选取陕西省206家代表性零售企业为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智化发展对双元创新即兴的影响,并揭示技术溢出在上述作用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智化发展和技术溢出对企业双元创新即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溢出在数智化发展及双元创新即兴间表现出显著中介效益。研究结果为企业在数智化驱动创新背景下有效应对承接溢出效应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从新的路径即双元创新即兴增强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丽娜 朱舜 李洁
核心城市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要素集聚与扩散基础上形成创新集聚与溢出、城市间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形成,引致城市间实现增长传递,是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核心城市经济规模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效应都对城市群协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关联效应的政策激励、建立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等方面着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建锋 樊学瑞 黄妍妮
采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4年的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进行测度,然后分别基于距离和人口密度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不仅显著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亦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但在不同流域段,溢出效应大小及方向相异;(2)分流域段看,下游地区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上游地区显著为负,中游地区不显著,且下游地区的溢出效应高于中游地区,中游地区又高于上游地区;(3)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政策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物质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及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建锋 樊学瑞 黄妍妮
采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4年的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进行测度,然后分别基于距离和人口密度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不仅显著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亦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但在不同流域段,溢出效应大小及方向相异;(2)分流域段看,下游地区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上游地区显著为负,中游地区不显著,且下游地区的溢出效应高于中游地区,中游地区又高于上游地区;(3)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晓婧
本文就人工智能对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展开理论分析,并利用我国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二者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流通产业集聚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当越过2.095门槛值时,人工智能对流通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明显显现。人工智能经由人力资本和技术溢出的路径传导作用影响流通产业集聚。据此,本文建议深刻认识智能技术赋能作用、营造良好的流通智能化政策环境、积极培育智能技术人才和推动数字新基建,为流通产业集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磊 纪文珠
在数智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会计审计协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审计利益博弈过程,发现双方不断提高数智化程度是实现期望收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并通过探讨会计审计协同体系构建的关键点,搭建出数智会计体系以及协同会计体系的数智化审计体系。利用会计审计场景、面向服务架构SOA、AO系统以及RPA等数智化协同工具开展会计审计数智化协同工作,旨在加强会计审计数据共享,促进会计诚信与高质量发展,进而稳定资本市场发展秩序。
关键词:
博弈论 数智化 会计审计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奕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国民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而造成的矛盾尤为明显。因此,缩小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要务。同时,借助产业协同集聚效应完成空间结构调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空间溢出边界的测算,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条件限定,为"产业-空间-制度"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燕
本文从流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流通渠道数字化、流通产业数字金融化3个维度,选取9项指标构建了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展测度评价,进一步研究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在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长江经济带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随着时间演进,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第二,由空间效应分析可知,长江经济带地区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但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是单向的,即长三角城市群向中西部地区单向溢出。最后从加强流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西部流通互建机制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晟婷 周晓唯 武增海
协同集聚作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方式,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均存在多方面影响。环保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共聚是产业协同集聚的一种细分模式,通过对比其与一般协同集聚在动因、效应和关联方式等方面异同,依据其显著的生态闭环功能和环境正外部性特征,将其命名为生态化协同集聚,并基于2013—2019年短面板数据,采用杜宾模型(SDM)考察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生态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总体呈现U型特征,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沿海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程度较高,对绿色经济效率已形成有效促进作用,而内陆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水平较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表现为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对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可为生态化协同集聚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包晓红
本文首先基于空间集聚与劳动分工等关联理论,阐述了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提升本区域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而对邻边区域城镇化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为更好验证外在因素的影响效果,加入控制变量进行研究发现,工业水平、外商利用水平均与本区域城镇化呈正相关关系,与邻居省份呈负相关关系;教育水平对城镇化影响作用不够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