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4)
- 2023(16835)
- 2022(14486)
- 2021(13482)
- 2020(11357)
- 2019(26096)
- 2018(25614)
- 2017(49471)
- 2016(26279)
- 2015(29523)
- 2014(29242)
- 2013(28631)
- 2012(26172)
- 2011(23271)
- 2010(22909)
- 2009(20690)
- 2008(19985)
- 2007(17225)
- 2006(14896)
- 2005(12731)
- 学科
- 济(105660)
- 经济(105550)
- 管理(77259)
- 业(74328)
- 企(62288)
- 企业(62288)
- 方法(52369)
- 数学(45587)
- 数学方法(45012)
- 贸(29628)
- 贸易(29612)
- 易(28839)
- 财(28407)
- 农(27483)
- 中国(26166)
- 业经(22968)
- 学(22110)
- 技术(20640)
- 地方(20247)
- 农业(18468)
- 务(18060)
- 财务(17986)
- 财务管理(17947)
- 理论(17696)
- 企业财务(16951)
- 制(16711)
- 环境(16023)
- 和(15660)
- 出(15317)
- 融(14267)
- 机构
- 大学(372038)
- 学院(369401)
- 济(151464)
- 经济(148460)
- 管理(148238)
- 理学(129866)
- 理学院(128527)
- 管理学(126153)
- 管理学院(125520)
- 研究(122017)
- 中国(88307)
- 京(77581)
- 科学(75616)
- 财(66576)
- 农(60306)
- 所(60017)
- 业大(57239)
- 中心(55222)
- 研究所(55085)
- 财经(54519)
- 江(51807)
- 经(49852)
- 北京(48079)
- 农业(47674)
- 范(46743)
- 师范(46203)
- 经济学(46026)
- 院(45447)
- 州(41977)
- 经济学院(41935)
- 基金
- 项目(262894)
- 科学(207025)
- 基金(192441)
- 研究(189388)
- 家(168876)
- 国家(167541)
- 科学基金(144237)
- 社会(119888)
- 社会科(113815)
- 社会科学(113782)
- 基金项目(102088)
- 省(101949)
- 自然(95442)
- 自然科(93312)
- 自然科学(93287)
- 自然科学基金(91611)
- 教育(87310)
- 划(85994)
- 资助(79606)
- 编号(75945)
- 成果(59663)
- 重点(58927)
- 部(58432)
- 发(55519)
- 创(55285)
- 创新(51620)
- 课题(51572)
- 科研(50984)
- 教育部(50297)
- 国家社会(49793)
- 期刊
- 济(154523)
- 经济(154523)
- 研究(104731)
- 中国(64445)
- 学报(60761)
- 科学(54876)
- 管理(53289)
- 农(53188)
- 财(50192)
- 大学(46442)
- 学学(43942)
- 教育(38253)
- 农业(37725)
- 技术(34239)
- 融(27257)
- 金融(27257)
- 经济研究(26124)
- 财经(25860)
- 业经(25294)
- 贸(22557)
- 经(22189)
- 问题(21164)
- 业(19680)
- 国际(19286)
- 技术经济(19036)
- 科技(18742)
- 图书(18037)
- 版(17064)
- 理论(16740)
- 商业(16387)
共检索到525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封伟毅 郑立文 许宏(启攵)
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也会受到其他国家研发行为的影响,即通过投资或贸易等渠道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的视角,从技术溢出的实现条件、技术溢出推动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以及技术溢出推动技术进步的途径等角度全面梳理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在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示范效应、链接效应、竞争效应、人员培训效应等途径产生技术溢出;进口贸易活动会通过进口中间品、干中学效应、竞争效应以及技术指导和学习等途径产生技术溢出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峰 胡军 洪占卿
本文根据我国28个省市区1987-201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计算了我国各省市区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之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析贸易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生产率的地区内和地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贸易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地区内和地区间溢出效应;两者对生产率产生溢出效应的机制是不同的,贸易进口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则是通过影响技术效率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贸易进口对生产率的溢出效应时效性较短,而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时效性较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钱利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条主要渠道。本文在对CH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察了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外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晶晶 史本山
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技术溢出推动了东道国同行业及其他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为了实现持续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效地利用FDI技术溢出效应。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此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及其相关问题,对我国具有现实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杏 M.W.Luke Chan
开放经济中,最主要的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二者都对东道国的产业有技术上的影响。文章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外资和进出口对中国整体技术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FDI和技术进步互为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对外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长期和短期原因,没有证据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有长期稳定关系。
关键词:
外资 外贸 技术溢出 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柏丽
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的视角,采用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商贸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同时进一步研究商贸流通业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的FDI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影响程度按大小梯度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但西部地区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对地区商贸流通业FDI溢出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柏丽
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的视角,采用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商贸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同时进一步研究商贸流通业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的FDI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影响程度按大小梯度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但西部地区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对地区商贸流通业FDI溢出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湘玉 程源
本文从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关联的角度,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低估的原因,研究FDI技术溢出的间接渠道。在内生增长贸易模型中引入产品创新和FDI,分析发展中国家FDI对贸易的影响机制。在数据筛选的基础上,选择1980-2008年14个发展中国家和6个发达国家为对照样本,在国际技术溢出模型中考察FDI与贸易的交互影响及其渠道作用。结果显示,FDI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和经济增长都有长期影响,忽略FDI的贸易效应会低估FDI的技术溢出效应。FDI通过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带来间接的技术溢出。发达国家不存在FDI的间接溢出效应。结论支持FDI激励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 技术溢出 关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崔昊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将人力资本溢出引入了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范畴。前人仅研究了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而本文还研究了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发现:(1)在本文的研究年限中(1985~2008年),整体而言,东道国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和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2)对于逆向研发资金溢出而言,中国的人力资本可以形成一定的吸收能力,为使得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国内技术有正向的影响,存在国内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即,从2001年开始,逆向研发资金溢出经过国内人力资本的吸收,对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利平
通过应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1985—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技术内生化分析,构建了四个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率更高,但外资企业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生产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外资对中国各地区的当地企业并没有产生明显技术溢出效应;相反,跨国公司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本地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协整检验 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芹
由于FDI的溢出效应可以发生在行业内部,也可以发生在行业之间,本文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基础上,结合陕西省FDI技术溢出的现状,对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技术溢出如何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陕西省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颖颖 郭琪 贺灿飞
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话题,但相关文献多为静态研究。本文认为FDI的技术溢出存在时间效应,即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或挤出效应,随着FDI进入东道国的时间推移而变化。利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对城市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随着FDI进入东道国的时间推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变化呈扁S曲线:初始,FDI对内资企业表现为明显的挤出效应;3~4年后,逐渐由挤出效应向溢出效应转变;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溢出效应减缓下降,最终表现为不明显的溢出或挤出效应。此外,对不同所有制的内资企业,FDI技术溢出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圆 陈亚丽
在事实现象的启示下,本文从技术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生产-污染"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假设当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以达到国内减排标准时,导致的技术溢出与扩散会对进口国环境规制和污染减排起到正向作用。在实证部分利用环境技术专利数据构建国际和国内环保技术知识存量对中国经验进行检验。结果证实了国际前沿环保技术存在对中国的溢出与转移,并且帮助了工业废水和CO2的减排,而国际贸易正是这一过程的有效路径,这体现出国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的实现途径,同时国内的相关技术存量促进了对溢出技术的吸收与利用。研究还发现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政府对社会福利的重视同样对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规制起到了积...
关键词:
环境技术效应 技术溢出 环境技术知识存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徐方
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支出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利用我国2000~2014年的数据,对比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速度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增加教育投入,调整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和加强对科技资金的管理以及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亓朋 许和连 李海峥
本文利用制造业12180家企业1998~200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差距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营年限等因素的影响后,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间仍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FDI企业对于技术水平低于所在行业中外资企业平均技术水平的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主要发生在同地区的三位数行业间,而对于技术水平高于行业中外资企业平均技术水平的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主要发生在同一个三位数行业的地区之间,且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会显著影响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
关键词:
技术差距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