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9)
- 2023(9638)
- 2022(8111)
- 2021(7384)
- 2020(6213)
- 2019(13735)
- 2018(13934)
- 2017(26784)
- 2016(13714)
- 2015(15540)
- 2014(15065)
- 2013(15263)
- 2012(14603)
- 2011(13458)
- 2010(13895)
- 2009(13175)
- 2008(12618)
- 2007(11708)
- 2006(10852)
- 2005(9965)
- 学科
- 济(81199)
- 经济(81148)
- 管理(44305)
- 业(42958)
- 企(35118)
- 企业(35118)
- 方法(27817)
- 数学(24706)
- 数学方法(24594)
- 中国(22166)
- 技术(20326)
- 地方(18176)
- 贸(16978)
- 贸易(16966)
- 易(16599)
- 农(16373)
- 业经(15049)
- 财(14790)
- 制(13798)
- 技术管理(13431)
- 地方经济(13036)
- 出(12728)
- 银(12161)
- 银行(12142)
- 学(11869)
- 行(11830)
- 融(11459)
- 金融(11459)
- 农业(10704)
- 产业(9863)
- 机构
- 大学(209841)
- 学院(209837)
- 济(106132)
- 经济(104350)
- 管理(80985)
- 研究(72590)
- 理学(68744)
- 理学院(68090)
- 管理学(67314)
- 管理学院(66908)
- 中国(57032)
- 财(47685)
- 京(43232)
- 科学(37933)
- 财经(37489)
- 所(35529)
- 经济学(35168)
- 经(33971)
- 江(32142)
- 中心(32053)
- 经济学院(31598)
- 研究所(31385)
- 北京(28013)
- 财经大学(27640)
- 院(25620)
- 农(25361)
- 范(25044)
- 州(25012)
- 师范(24863)
- 业大(24305)
- 基金
- 项目(126651)
- 科学(101599)
- 研究(97840)
- 基金(92527)
- 家(78468)
- 国家(77853)
- 科学基金(67440)
- 社会(66505)
- 社会科(63403)
- 社会科学(63388)
- 省(49238)
- 基金项目(48105)
- 教育(44310)
- 划(40102)
- 自然(38761)
- 编号(38059)
- 自然科(37918)
- 自然科学(37910)
- 自然科学基金(37260)
- 资助(37238)
- 创(32317)
- 成果(31144)
- 创新(29306)
- 部(29200)
- 发(29094)
- 国家社会(28491)
- 重点(28141)
- 课题(27041)
- 教育部(25957)
- 人文(25503)
- 期刊
- 济(124161)
- 经济(124161)
- 研究(72696)
- 中国(44907)
- 管理(35216)
- 财(34700)
- 科学(24687)
- 学报(23881)
- 融(23179)
- 金融(23179)
- 农(23016)
- 经济研究(22253)
- 技术(21869)
- 教育(21173)
- 财经(20016)
- 大学(19615)
- 学学(18402)
- 业经(17915)
- 经(17486)
- 问题(16535)
- 贸(15737)
- 农业(15727)
- 技术经济(14864)
- 国际(13399)
- 科技(11565)
- 统计(11229)
- 商业(11104)
- 策(11048)
- 世界(10875)
- 理论(10628)
共检索到336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笔者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RBC理论与国际技术扩散理论,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投资伙伴1990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溢出、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是FDI渠道的技术溢出,来自FDI的技术冲击能够减轻我国经济的波动;其次是进口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通过进口渠道溢出的技术会加速我国经济波动;国内的技术创新对本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小,而且影响为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利丰
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分析FDI的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997—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来检验FDI对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具有明显的的资本积累效应,金融市场决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FDI的资本效应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但由金融市场决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关键词:
FDI技术溢出 自主创新 金融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杜泓钰
本文通过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受国内自主研发及国际技术溢出两方面影响。在国内自主研发过程中,研发资金投入、IFDI技术溢出以及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国际技术溢出过程中,OFDI逆向技术溢出、贸易溢出渠道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负向影响,但是贸易溢出影响并不显著。本文发现,当OFDI逆向技术溢出水平高于一定门槛值时,研发资金投入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增加。因此,遵循"十三五"期间"绿色""开放"的发展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杜泓钰
本文通过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受国内自主研发及国际技术溢出两方面影响。在国内自主研发过程中,研发资金投入、IFDI技术溢出以及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国际技术溢出过程中,OFDI逆向技术溢出、贸易溢出渠道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负向影响,但是贸易溢出影响并不显著。本文发现,当OFDI逆向技术溢出水平高于一定门槛值时,研发资金投入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增加。因此,遵循"十三五"期间"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整合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各省份不仅要合理增加自主研发资金投入,更要均衡考虑对外直接投资数量,以实现我国技术创新的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华
本文结合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论述了FD I溢出效应与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性。针对跨国公司在中国产生溢出效应的现状,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回答了如何有效利用FD I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力求营造二者之间良性的反馈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丽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工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使FDI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产生更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当前外资政策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FDI的技术溢出渠道和溢出机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外资政策体系,创造性地运用索源性政策工具、增溢性政策工具和保持性政策工具,以获得更多的"创新源"和技术溢出,从而提高我国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自主创新 外资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莉芝 李玉双
文章构建了一个采用时变引力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自滞后模型(SLX),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地资源错配能够减缓邻近地区的经济波动,即土地资源错配会对经济波动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密度边际波动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类不同等级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尽相同:在自上而下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并不是每类高等级城市都对低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自下而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中,每类低等级城市都对高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等级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则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慕强 徐宗玲
国际技术溢出信息通过怎样的渠道提升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吸收能力起何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本土企业获取信息的角度对FDI溢出效应进行新的归类,并从理论上分析各种溢出效应怎样影响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以及吸收能力在其间所起的作用。通过对闽粤121家创新型本土企业调查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的实证检验后发现,情报效应和合作效应均对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吸收能力对情报效应与自主创新成果,以及合作效应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等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技术溢出 情报效应 合作效应 自主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琳娜 石娟 顾新
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
知识溢出 自主创新能力 高技术企业 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张庆昌
基于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本文分析了不同研发资本及人力资本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效应,并运用中国1985~2006年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本国研发投入;FDI溢出的国外研发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并有上升趋势。进口贸易和国外专利申请却对我国的自主创新起到阻碍作用,但这种阻障作用近年来有所缓和;人力资本尚未跨越FDI溢出渠道所需东道国知识水平能达到的最低"门槛"。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溢出 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黄睿
本文从流通服务业FDI溢出途径入手,研究了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FDI溢出效应通过示范、竞争、产业关联和人力资源流动四个途径对我国流通服务业的自主创新产生影响。而本土流通企业通过企业的社会网络,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消化外资企业的溢出成果并实现再创新。本文认为,要有效利用FDI溢出效应,提高本土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改良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需要流通企业更新观念、引进人才、提高自身吸收能力。
关键词:
FDI溢出效应 流通服务业 自主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 王金红
本文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非预期经济波动对流通创新的传导机制,并探讨政府补助在传导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非预期宏观经济波动负向抑制流通创新,加入控制变量后的抑制效果传导更明显;非预期政策调整对流通创新的传导不显著,但加入控制变量后表现为负向抑制。政府补助在非预期经济波动向流通创新的传导机制中存在显著的正向回调效应。税收补助的增长期权效应仅存在于非预期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中,信贷支持的增长期权效应在宏观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的传导机制中均存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卢豫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利用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技术外溢正效应的条件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人力资本配合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经济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成功跨过FDI技术外溢的人力资本积累门槛,但中部地区还没达到这一临界值。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