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5)
- 2023(9847)
- 2022(8029)
- 2021(7217)
- 2020(6072)
- 2019(13480)
- 2018(13089)
- 2017(25674)
- 2016(13399)
- 2015(14554)
- 2014(14319)
- 2013(14414)
- 2012(13171)
- 2011(11307)
- 2010(11670)
- 2009(11072)
- 2008(11028)
- 2007(10109)
- 2006(9057)
- 2005(8380)
- 学科
- 业(73658)
- 济(69678)
- 经济(69611)
- 企(67135)
- 企业(67135)
- 管理(54326)
- 方法(31512)
- 业经(25721)
- 农(23406)
- 财(22956)
- 数学(22667)
- 数学方法(22568)
- 技术(19357)
- 农业(18279)
- 务(16855)
- 财务(16843)
- 财务管理(16832)
- 企业财务(15901)
- 贸(14911)
- 贸易(14905)
- 易(14553)
- 中国(14208)
- 地方(12842)
- 理论(12500)
- 划(12178)
- 出(12132)
- 和(12109)
- 技术管理(12081)
- 策(12050)
- 制(11364)
- 机构
- 学院(202881)
- 大学(194578)
- 济(92092)
- 经济(90620)
- 管理(84602)
- 理学(72628)
- 理学院(71920)
- 管理学(71169)
- 管理学院(70784)
- 研究(62698)
- 中国(49864)
- 财(41590)
- 京(40464)
- 科学(36481)
- 财经(33319)
- 农(32656)
- 江(31702)
- 所(30685)
- 经(30277)
- 中心(28686)
- 经济学(28162)
- 研究所(27414)
- 业大(27165)
- 经济学院(25814)
- 农业(25539)
- 商学(25059)
- 北京(25042)
- 商学院(24845)
- 州(24559)
- 财经大学(24303)
- 基金
- 项目(131626)
- 科学(107201)
- 基金(98988)
- 研究(96728)
- 家(84957)
- 国家(84214)
- 科学基金(75282)
- 社会(66325)
- 社会科(63360)
- 社会科学(63348)
- 基金项目(53575)
- 省(52881)
- 自然(47769)
- 自然科(46741)
- 自然科学(46734)
- 自然科学基金(45977)
- 教育(42153)
- 划(41774)
- 资助(39587)
- 编号(36578)
- 业(32882)
- 创(31143)
- 发(29972)
- 部(29036)
- 重点(28975)
- 国家社会(28523)
- 创新(28233)
- 成果(26190)
- 人文(25975)
- 制(25751)
- 期刊
- 济(105656)
- 经济(105656)
- 研究(57707)
- 管理(35759)
- 财(34820)
- 中国(34723)
- 农(30841)
- 科学(27265)
- 学报(23769)
- 农业(22028)
- 技术(20838)
- 业经(19500)
- 大学(18988)
- 学学(18409)
- 财经(16589)
- 经济研究(16539)
- 融(15709)
- 金融(15709)
- 技术经济(14542)
- 经(14479)
- 业(14455)
- 问题(14213)
- 贸(12671)
- 教育(11459)
- 刊(11212)
- 世界(11088)
- 现代(11009)
- 商业(10934)
- 国际(10426)
- 财会(10211)
共检索到301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强 李映辉
文章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地理权重回归模型等进行分析表明,2000—2013年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及其子行业增长存在β趋同现象,技术溢出是增长趋同的主要原因。绝对β趋同过程中,总体旅游经济、旅行社、酒店和景区行业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趋向区域均衡。各区域内部的绝对β趋同过程具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之间的趋同速度则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在趋同机制上,资本深化除对酒店行业在总体上产生了显著作用之外,对总体旅游经济及其他行业的增长趋同并未产生显著作用。技术溢出的显著作用及其空间集聚性特征,体现了相对落后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强 李映辉
文章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地理权重回归模型等进行分析表明,2000—2013年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及其子行业增长存在β趋同现象,技术溢出是增长趋同的主要原因。绝对β趋同过程中,总体旅游经济、旅行社、酒店和景区行业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趋向区域均衡。各区域内部的绝对β趋同过程具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之间的趋同速度则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在趋同机制上,资本深化除对酒店行业在总体上产生了显著作用之外,对总体旅游经济及其他行业的增长趋同并未产生显著作用。技术溢出的显著作用及其空间集聚性特征,体现了相对落后地区通过对先进地区的快速学习和模仿,区域旅游业增长在日益趋向均衡。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资本深化的促进作用与溢出效应等,将有利于区域旅游业在动态均衡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强 李映辉
文章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地理权重回归模型等进行分析表明,2000—2013年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及其子行业增长存在β趋同现象,技术溢出是增长趋同的主要原因。绝对β趋同过程中,总体旅游经济、旅行社、酒店和景区行业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趋向区域均衡。各区域内部的绝对β趋同过程具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之间的趋同速度则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在趋同机制上,资本深化除对酒店行业在总体上产生了显著作用之外,对总体旅游经济及其他行业的增长趋同并未产生显著作用。技术溢出的显著作用及其空间集聚性特征,体现了相对落后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艺 郑林 王成璋
文章基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以市场范围假说和市场竞争为理论基础,从需求角度分析有效市场规模影响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机理,以解释国内旅游业省际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我国大陆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有效市场规模显著影响了国内旅游业发展,一省有效市场规模越大,其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越高。同时,有效市场规模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溢出的程度与省域间的通达度正相关。因此,各省区可通过扩大本省有效市场规模、改善与其他省区的通达度以促进其国内旅游业发展,缩小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理论,探讨了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溢出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 区域经济增长 区位优势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伟 曾祥静 张鑫
文章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将核心解释变量之一确定为高铁开通线路数,构建旅游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估计2007—2016年期间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在高铁网络下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Moran’s I检验证实京津冀区域各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铁开通线路数对城市本身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负向影响;旅游经济距离比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更适合用来测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吴向明
针对传统经验研究文献忽视空间相关性而导致的研究结论偏颇问题,文章采用经济学较为前沿的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大部分省份处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传统面板回归模型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高估了这一作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玉鸣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和集群趋势加强,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资本和劳动的旅游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后者,我国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驱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劳动力要素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震 杨勇 眭霞芸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强化了地区间的关联,引发了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然而,前沿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与本地旅游经济间的关系,却忽视了互联网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结合我国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观察期内,互联网与旅游经济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地区间旅游经济呈现均衡化的发展态势,而互联网发展的空间格局则相对稳定。第二,互联网不仅有利于本地旅游经济增长,而且也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三,互联网通过优化供给结构、加剧市场竞争及提升市场吸引力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进而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第四,互联网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阶段性差异,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在2009年后开始显现。同时,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部”地区间最为突出,但在“中-西部”地区间却不显著。以上结论为科学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市场主体间的跨区域协作,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业发展格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旅游经济 市场活力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王坤
非均衡性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的趋同与趋异,并对其趋同态势进行了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呈现σ趋同与趋异并存的局面;整个时间序列,并未呈现显著的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短期的β趋同或趋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虚拟变量的加入在短时期内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提升了三大区域俱乐部趋同的显著性,且这种趋同仅仅表现为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的趋同,而不是三大区域间的趋同;从检验结果来看,整个研究期间,四大类型区域并不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时段的划分表明,不同类型区域在一定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