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7)
- 2023(7386)
- 2022(6363)
- 2021(5969)
- 2020(4978)
- 2019(11902)
- 2018(11929)
- 2017(22774)
- 2016(11791)
- 2015(13760)
- 2014(13811)
- 2013(13288)
- 2012(12174)
- 2011(11025)
- 2010(11566)
- 2009(10609)
- 2008(10406)
- 2007(9121)
- 2006(8066)
- 2005(7368)
- 学科
- 济(54575)
- 经济(54533)
- 管理(34003)
- 业(33873)
- 企(29130)
- 企业(29130)
- 方法(28633)
- 贸(24970)
- 贸易(24961)
- 数学(24762)
- 易(24362)
- 数学方法(24233)
- 技术(14315)
- 出(14080)
- 中国(12426)
- 农(11963)
- 理论(11640)
- 财(11208)
- 业经(10686)
- 口(10429)
- 出口(10408)
- 出口贸易(10408)
- 学(9887)
- 融(8425)
- 金融(8425)
- 地方(8377)
- 关系(8062)
- 技术管理(7875)
- 农业(7594)
- 和(7557)
- 机构
- 学院(175958)
- 大学(175755)
- 济(79971)
- 经济(78550)
- 管理(68507)
- 理学(59338)
- 理学院(58800)
- 研究(57676)
- 管理学(57517)
- 管理学院(57225)
- 中国(43037)
- 京(36792)
- 财(33297)
- 科学(32817)
- 所(28424)
- 财经(26788)
- 研究所(25743)
- 经济学(25640)
- 中心(25530)
- 江(25192)
- 经(24394)
- 农(24270)
- 业大(24093)
- 经济学院(23318)
- 北京(23142)
- 范(21374)
- 师范(21186)
- 院(21058)
- 州(20286)
- 财经大学(19917)
- 基金
- 项目(115325)
- 科学(91082)
- 研究(85205)
- 基金(83902)
- 家(72865)
- 国家(72382)
- 科学基金(62194)
- 社会(54142)
- 社会科(51725)
- 社会科学(51713)
- 省(44748)
- 基金项目(42735)
- 教育(40672)
- 自然(39597)
- 自然科(38806)
- 自然科学(38801)
- 自然科学基金(38085)
- 划(37420)
- 资助(36302)
- 编号(34410)
- 成果(27168)
- 重点(26407)
- 部(26237)
- 创(25304)
- 发(24735)
- 课题(24058)
- 创新(23655)
- 教育部(22974)
- 国家社会(22852)
- 人文(22171)
共检索到263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今格
本文以两个国家、单部门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种类增加型创新与质量提高型创新两个角度,分别推导封闭经济、仅存在知识的跨国溢出和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三种情况下的创新增长率及消费指数的增长率,并将这三种情况下的增长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发生条件下的创新增长率和消费指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仅有跨国知识溢出时的增长率,最后是封闭经济的增长率。
关键词:
水平创新 垂直创新 技术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徐磊
本文运用GTAP模型实证模拟了北美等八大区域工业制品部门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八大区域均能通过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与Jaumotte(1999)和Connolly(2003)等文献结论不同,俄罗斯、北美和欧洲等区域对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产出及GDP增长至少在短期内有较大冲击,并会加大我国的贸易逆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GTAP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有 刘万岚
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的最新经验研究都是在Coe和Helpman(1995)计量模型(简称CH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的。CH模型的扩展涉及到:R&D溢出变量的不同设定形式;其它溢出渠道的引入;人力资本的具体作用。本文对国外关于进口贸易与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揭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化尧
学术界对中国进出口技术外溢问题给出了多种解释,却少有文献关注到技术外溢时滞和成熟度差异对外溢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各种技术外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造了全要素创新效率指标(TFI),与TFP进行对照来检验不同外溢机制的这两方面影响,并结合特定时期的进出口特征事实进行了讨论。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但由于不同外溢机制的时滞不同,且在分析期存在明显的模型结构转型,应结合现实给出不同阶段和不同外溢机制的特定解释。从本文的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到在验证多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对照性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以Baldwin (2015)对贸易的划分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深化,构建适宜研究需要的全贸易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中间品出口贸易和非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效应。这不仅说明贸易结构调整的正向溢出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也说明参与全球化生产活动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需对不同类型贸易间的差异给予必要关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建忠 郑智昕
在H-O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几何分析和代数证明,本文分别阐述了在小国情形和大国情形下,出口部门与进口部门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对一国的生产模式、贸易模式、要素报酬、要素密集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关键词:
外生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 H-O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本文在拉尔夫.戈莫里、威廉.鲍莫尔和保罗.萨缪尔逊有关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摩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四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对两种类型的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摩擦进行统一分析。本文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技术进步才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在这一条件以外,两国贸易均能够获得顺利发展。
关键词:
李嘉图模型 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方 彭诚
保罗·萨缪尔逊在2004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在四种和N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并相互转化。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摩擦 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国际贸易是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疏理和总结,指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途径主要有静态途径和动态途径;测算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方法不断发展,目前至少有6种相关的测试方法;文献对技术溢出进行了许多实证检验;由于国际贸易技术溢出问题的复杂性,技术溢出的机制等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测算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晓华 田晓芳
本文将整个工业分为装备制造和非装备制造两类部门,把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纳入非装备制造部门的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其他工业部门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对非装备制造部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的结论,不同区域分组的估计结果说明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非装备制造部门的设备更新速度对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溢出效应 两部门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钱利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条主要渠道。本文在对CH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察了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外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伟毅 陈学识
本文把技术进步分为水平差异型和垂直阶梯型两种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在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下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不同,获取国际知识溢出数量不同,同时,不同的国际知识溢出渠道对应着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因此技术进步必然会存在区域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知识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进口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是东部地区提升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而FDI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对中部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较明显,在西部地区,国际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尚未发挥明显作用。
关键词:
国际知识溢出 水平差异型 垂直阶梯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邱瑞 张玉喜
文章应用VAR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1978~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进口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而且技术进步促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张,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技术进步 VAR模型 协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进口贸易是一国获得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基于改进的进口贸易R&D溢出资本度量模型,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计量方法,对国内R&D、进口贸易R&D的技术进步效应做估计与比较,从动态视角分析两种技术进步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总的来说,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和国内R&D都是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相比较而言,前者的贡献度略小于后者;但在某个时期两种力量会相互抵消。因此,应进一步重视与占世界大部分R&D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进口贸易,提高国内R&D投入数量和使用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世光
近年来,与贸易自由化同步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问题不能被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解释。本文构建一个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放在统一框架中考虑的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类产品的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成本节约性的技术进步导致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并引入居民和政府,说明高技能工人的内生决定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