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1)
2023(6792)
2022(5689)
2021(5203)
2020(4474)
2019(9695)
2018(9546)
2017(17123)
2016(8877)
2015(9750)
2014(8971)
2013(8822)
2012(8196)
2011(7346)
2010(7455)
2009(6848)
2008(6792)
2007(6369)
2006(5562)
2005(4947)
作者
(26922)
(22386)
(22228)
(20886)
(14401)
(10674)
(9834)
(8647)
(8517)
(7972)
(7652)
(7505)
(7421)
(7191)
(7064)
(7052)
(6794)
(6625)
(6576)
(6381)
(5712)
(5498)
(5491)
(5245)
(5143)
(5074)
(5058)
(4810)
(4668)
(4516)
学科
(34452)
管理(32170)
(31047)
经济(31015)
(29869)
企业(29869)
技术(19203)
技术管理(12949)
方法(12348)
中国(10057)
数学(9935)
数学方法(9792)
(9242)
业经(8633)
(8336)
(7895)
农业(6868)
(6780)
理论(6684)
(6202)
贸易(6197)
(6061)
(6053)
银行(6029)
(5784)
(5706)
金融(5706)
(5472)
地方(5389)
产业(5253)
机构
大学(123787)
学院(123707)
(49926)
经济(48865)
管理(47941)
研究(45755)
理学(40915)
理学院(40483)
管理学(39815)
管理学院(39585)
中国(33945)
科学(28888)
(26851)
(23693)
(23588)
(22158)
研究所(21494)
中心(20652)
(20493)
业大(20034)
农业(18734)
(17133)
北京(17008)
技术(16998)
财经(16913)
(15766)
(15432)
(15195)
(15076)
师范(14795)
基金
项目(85541)
科学(67977)
研究(61262)
基金(61163)
(55769)
国家(55310)
科学基金(46930)
社会(38509)
社会科(36577)
社会科学(36568)
(35176)
基金项目(31909)
自然(31057)
自然科(30429)
自然科学(30416)
自然科学基金(29943)
(29866)
教育(28124)
(25254)
资助(23815)
编号(22879)
创新(22557)
重点(20105)
(19073)
(18816)
(18327)
成果(18197)
课题(17529)
计划(17151)
国家社会(16323)
期刊
(55239)
经济(55239)
研究(37594)
中国(32539)
管理(22399)
学报(22348)
科学(21078)
(21012)
教育(17846)
(17766)
大学(16770)
学学(15765)
技术(14780)
农业(14566)
科技(10970)
(10955)
金融(10955)
经济研究(9307)
(9051)
技术经济(8750)
财经(8515)
业经(8483)
(7498)
(7267)
论坛(7267)
(6279)
问题(6267)
业大(6172)
图书(5877)
(5778)
共检索到195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爱萍  张丹丹  
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阻碍作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促进技术创新。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技术标准锁定和创新惰性、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剖析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两者合力作用下技术创新的困境以及革命式创新对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的重要性,最后结合诺基亚公司的案例探索突破技术标准锁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陈宝兰  刘志迎  
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网络效应是用户选择的基础,技术标准锁定的根本原因是转移不经济。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反技术标准锁定和克服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洪结银  
技术标准锁定是异质技术之间标准竞争的结果,在锁定效应的作用下标准在位者具有异质性优势,非标准在位者面临异质性壁垒。文章基于技术的异质性分析技术标准锁定的形成机制,探讨非标准在位者的消极创新惰性和标准在位者的积极创新惰性的生成机理,最后针对非标准在位者反锁定、标准在位者自我解锁提出相应的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陶爱萍  王涛  
在分析逆向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理及其负面效应的基础上,从开源创新的特征和内在机制入手,探索开源创新对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突破机制。结果表明:开源创新的用户参与机制、个人—集体联合机制以及多重激励机制是突破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贞怀   石彦培   赵浩云  
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是否有助于破解全球分工低端锁定?基于中国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库、中国税收调查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作者测算得到的中国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数据库形成的多源匹配数据,文章首先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企业全球价值链上游度进行了精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检验了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并检验了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价值链升级方向等维度的异质性效应。同时,为了缓解反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基于颗粒工具变量(GIVs)方法进行了内生性问题的处理,并从创新质量再测度、下游度、研发投入等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有助于破解出口企业低端锁定,这同时体现在推动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和下游攀升上;(2)就技术创新对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而言,其质量效应显著高于数量效应;(3)技术创新对出口企业破解低端锁定的影响,在私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下游主导型出口企业上体现得更加显著。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和全球价值链等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方法,也为探寻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汤成成  
在标准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的融合使得技术标准私有化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本文在分析技术标准私有化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私有化的形成路径以及私有技术标准不同于公有技术标准的特征,进而基于私有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来剖析技术标准私有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丽君  魏大鹏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在我国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问题,不仅技术标准缺位,而且技术标准的作用并未真正体现,从机制上看专利—技术标准—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格局未能形成。为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界面管理,从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力田  
文章从技术标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以及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市场化所需能力基础两个方面,结合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案例探讨了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晓煌  叶雪洁  吕莉  
本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运用企业能力理论,阐释企业由于一种内生激励创新,从而避免由创新外溢而使创新技术锁定效应情况的出现。由此而引伸出:进行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更为重要,而非专注于提供外部的激励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邱璐  赵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诸多行业领域内存在很多陷于"被动锁定"的企业,并且其中的多数企业面临着"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厘清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变得尤为重要。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后发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技术被动锁定程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程度分别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而创新能力在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倒U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鹰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领域的新特点是专利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技术标准包含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标准化趋势对我国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影响,有条件的企业应启动技术标准战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春风  司登奎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已备受关注,其技术创新效应如何亦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改善我国城市技术创新及其“低端锁定”困境,使得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含有高端技术的实质性创新。其次,机制方面,在供给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区域融资信贷约束(提高银行业竞争力、促进传统金融供给),从而促进城市总体技术创新、高端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在需求侧,提升市场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张)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市高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对城市总体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的渠道效应不显著。最后,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正外部效应在高市场化与高互联网水平城市中更为明显,同时对低市场化水平、低互联网水平城市的总体技术创新存在“雪中送炭”效应。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城市创新和协调发展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大立  金晨远  李致远  
为了揭示服务业开放对一国制造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了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假设。基于2008-2017年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针对服务业开放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及低端锁定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提升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且低端锁定程度负向调节服务业开放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开放程度提升和制造业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对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企业自身应该"走出去"并实现价值链突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明琳  舒辉  林晓伟  
本文从政府为主导的视角分析我国国家与区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其研究框架可以从管理体制、监管体制与市场推进机制方面展开,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的管理体制可以从国家、区域两个层面展开,从战略制定、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监管体制包括全流程监管、法律监管、行业监管、财务监管和社会监管等;市场推进机制强调政府要运用补贴与采购的手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道平  方放  曾德明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技术创新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竞争制高点,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本文论述了产业技术标准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对协调两者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产生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