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42)
- 2023(19534)
- 2022(16075)
- 2021(14753)
- 2020(12481)
- 2019(27602)
- 2018(27258)
- 2017(51916)
- 2016(27719)
- 2015(30434)
- 2014(29526)
- 2013(28915)
- 2012(25871)
- 2011(22987)
- 2010(22791)
- 2009(21176)
- 2008(20914)
- 2007(18425)
- 2006(16023)
- 2005(14298)
- 学科
- 济(113074)
- 经济(112921)
- 业(105212)
- 管理(97514)
- 企(94120)
- 企业(94120)
- 方法(49908)
- 数学(40399)
- 数学方法(39918)
- 财(36917)
- 业经(36586)
- 农(34938)
- 中国(28323)
- 务(25822)
- 制(25808)
- 财务(25767)
- 财务管理(25727)
- 技术(25111)
- 农业(24602)
- 企业财务(24444)
- 贸(20717)
- 贸易(20705)
- 易(20206)
- 理论(19931)
- 划(19135)
- 地方(18976)
- 和(18880)
- 体(18766)
- 学(18368)
- 策(17925)
- 机构
- 学院(386081)
- 大学(381951)
- 济(160196)
- 管理(157613)
- 经济(157211)
- 理学(136151)
- 理学院(134846)
- 管理学(132881)
- 管理学院(132134)
- 研究(120554)
- 中国(94377)
- 京(78175)
- 财(76583)
- 科学(71894)
- 农(65231)
- 财经(60526)
- 所(58229)
- 江(58009)
- 业大(57597)
- 中心(57275)
- 经(55140)
- 研究所(52469)
- 农业(51247)
- 经济学(48657)
- 北京(47793)
- 州(45286)
- 范(45259)
- 财经大学(44856)
- 师范(44698)
- 经济学院(44052)
- 基金
- 项目(263609)
- 科学(210213)
- 基金(194108)
- 研究(192505)
- 家(169229)
- 国家(167781)
- 科学基金(146435)
- 社会(125820)
- 社会科(119582)
- 社会科学(119556)
- 省(103756)
- 基金项目(102983)
- 自然(94142)
- 自然科(92079)
- 自然科学(92051)
- 自然科学基金(90468)
- 教育(87848)
- 划(86348)
- 资助(76808)
- 编号(76566)
- 成果(60390)
- 创(60088)
- 重点(58905)
- 部(58134)
- 发(56190)
- 创新(55533)
- 国家社会(53213)
- 制(52890)
- 课题(51568)
- 业(51105)
- 期刊
- 济(174218)
- 经济(174218)
- 研究(106912)
- 中国(75865)
- 财(63536)
- 管理(63323)
- 农(59971)
- 学报(57726)
- 科学(54575)
- 大学(45082)
- 学学(42908)
- 农业(40847)
- 技术(36981)
- 教育(36295)
- 融(34583)
- 金融(34583)
- 业经(30640)
- 财经(30281)
- 经济研究(27516)
- 经(26103)
- 业(24454)
- 问题(22806)
- 技术经济(21274)
- 科技(19795)
- 财会(18674)
- 版(18616)
- 现代(18249)
- 商业(17957)
- 贸(17852)
- 理论(17268)
共检索到567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杜博 叶胜然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能够依托有效协同的制度安排对数字产业创新产生显著驱动效应。本文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开展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如下:(1)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时间分隔形成横向协同机理。建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商业化—标准开源化”的制度协同循环,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多元协同模式与数字产业创新不同阶段交互适配,驱动“知识产权涌现—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竞争—技术标准扩散”的创新过程循环螺旋式迭代升级。(2)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空间(层次)分隔形成纵向融合机理。知识产权构成技术标准开发与演进的核心要素,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二者制度结构的纵向协同驱动价值层面的纵向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组构—价值扩散—价值实现”的创新价值循环。(3)“制度协同循环—创新过程循环—创新价值循环”的协同运转系统构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路径机制的底层逻辑,引导模块化创新机制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成为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过程路径和价值路径。通过构建激励与规制的政策组合,形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关键词: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数字产业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浩 单玉坤 姜红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知识场引入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有助于理解组织之间开展标准化合作的联盟动机,明晰组织获取外部知识资源行为的内在逻辑。文章在理解技术标准联盟知识场内涵的基础上,描述联盟知识场的组成要素,阐明其影响因素与知识场活性特征,对联盟知识场的运行机理展开探讨。由此,构建得到基于SECI的联盟知识场效应模型,分析知识场与知识创造的适应性关系,并从知识流动视角剖析联盟知识场的动力机制,以期为数字驱动下的联盟知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浩 单玉坤 姜红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知识场引入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有助于理解组织之间开展标准化合作的联盟动机,明晰组织获取外部知识资源行为的内在逻辑。文章在理解技术标准联盟知识场内涵的基础上,描述联盟知识场的组成要素,阐明其影响因素与知识场活性特征,对联盟知识场的运行机理展开探讨。由此,构建得到基于SECI的联盟知识场效应模型,分析知识场与知识创造的适应性关系,并从知识流动视角剖析联盟知识场的动力机制,以期为数字驱动下的联盟知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玉浩 姜红 孙舒榆
[目的/意义]从知识生态视角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联盟的相关理论体系,分析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有助于明晰技术标准联盟稳定性的内在逻辑,优化技术标准联盟知识资源的配置模式。[方法/过程]在阐述技术标准联盟知识生态系统要素层级结构的基础上,由功能维度分析了知识生态位的不同角色。从知识生态链和演化模式两个层面揭示了技术标准联盟知识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技术标准联盟稳态机制的整合性理论分析框架。[结果/结论]技术标准联盟的稳定性表现为功能稳定和结构稳定两个层面,知识生态系统的循环反馈、层次作用和动态调节机制维持着技术标准联盟的动态平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黎萤 陈劲 杨幽红
本文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相互融合,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对技术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三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市场导向、标准先行、利益平衡是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协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技术标准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鹰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领域的新特点是专利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技术标准包含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标准化趋势对我国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影响,有条件的企业应启动技术标准战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专利 技术标准 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明琳 舒辉 林晓伟
本文从政府为主导的视角分析我国国家与区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其研究框架可以从管理体制、监管体制与市场推进机制方面展开,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的管理体制可以从国家、区域两个层面展开,从战略制定、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监管体制包括全流程监管、法律监管、行业监管、财务监管和社会监管等;市场推进机制强调政府要运用补贴与采购的手段。
关键词:
政府主导 技术创新 技术标准 协同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裴蓓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是实现从R&D协作、专利标准化到标准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化及其联盟的概念框架,以及一般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上。结合中国实践,深入、系统研究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结构、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价等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耀吾 曾德明
在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非常重要。近年来,技术标准已成为企业研发协作的重要动力和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纽带;与此同时,企业集聚的机理也有力地推动了技术标准化及其创新合作。因而,技术标准合作成为集群创新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领域。深入探索基于集群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合作机理对于促进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技术标准 合作 高技术企业集群 创新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曾科 赵雅
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技术标准化及其市场效益的重要形式,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是决定企业在联盟中地位、作用与利益分配谈判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Shapley值法构建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博弈模型,研究高技术企业基于专利组合的联盟动力与不同策略,揭示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合作机理。对TD-SCDMA案例的分析表明,实践与理论上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这对于我国企业探索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化途径,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东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趋于融合,技术标准的建立者通过专利联盟这种战略联合方式将知识产权进行市场扩散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如何将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的整体战略同市场竞争相联系来维护自身利益是当前国际标准竞争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网络效应视角对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融合动因与模式进行研究,并对我国企业参与全球标准竞争和政府的标准化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专利联盟 网络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青 高延孝 刘瑶 王东鹏
在比较分析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生态学特征基础上,通过文本挖掘收集整理研究素材和资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提供者、标准产品制造商、标准产品消费者以及标准应用推动者,联盟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主要有标准输出应用、标准协同共建、标准融合共生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主体互动机制模型,并探讨不同互动机制下各参与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功能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