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9)
2023(15680)
2022(12892)
2021(11978)
2020(10114)
2019(22853)
2018(22800)
2017(43918)
2016(23892)
2015(26781)
2014(26775)
2013(26431)
2012(23844)
2011(20950)
2010(20849)
2009(19242)
2008(19225)
2007(17117)
2006(15035)
2005(13581)
作者
(68270)
(56592)
(56260)
(53418)
(36280)
(26911)
(25643)
(22154)
(21478)
(20342)
(19259)
(19089)
(18029)
(17933)
(17285)
(17268)
(17028)
(16698)
(16242)
(16238)
(14084)
(13898)
(13681)
(12962)
(12746)
(12678)
(12590)
(12490)
(11272)
(11220)
学科
(100341)
经济(100219)
(96380)
(87252)
企业(87252)
管理(83981)
方法(44607)
数学(34881)
数学方法(34511)
业经(32954)
(31181)
(30439)
中国(25865)
技术(23240)
(23086)
财务(23003)
财务管理(22981)
农业(22411)
企业财务(21793)
理论(19670)
(18561)
(18527)
地方(18238)
(17815)
(17226)
(16967)
贸易(16959)
(16475)
(16424)
环境(14779)
机构
学院(342175)
大学(338000)
管理(141561)
(137237)
经济(134367)
理学(121919)
理学院(120718)
管理学(118912)
管理学院(118302)
研究(107966)
中国(81889)
(72140)
科学(66109)
(62978)
(54922)
(53588)
(50911)
财经(50508)
业大(50270)
中心(48626)
研究所(48460)
(45876)
北京(45361)
农业(42983)
(42874)
师范(42497)
(41174)
经济学(39967)
(39325)
商学(38106)
基金
项目(230155)
科学(182276)
研究(171988)
基金(166633)
(143730)
国家(142431)
科学基金(124185)
社会(108156)
社会科(102494)
社会科学(102468)
(91105)
基金项目(88813)
自然(80146)
教育(78380)
自然科(78324)
自然科学(78309)
自然科学基金(76950)
(75078)
编号(71143)
资助(67337)
成果(56414)
重点(50808)
(50491)
(50266)
(49206)
课题(48242)
创新(46474)
(44694)
项目编号(44200)
国家社会(44075)
期刊
(154329)
经济(154329)
研究(99521)
中国(64007)
管理(56424)
(51161)
(51045)
学报(49361)
科学(47541)
教育(38279)
大学(38088)
农业(35980)
学学(35902)
技术(34219)
业经(27562)
(27354)
金融(27354)
财经(24699)
经济研究(23742)
(21157)
(20980)
问题(20239)
技术经济(19805)
科技(17543)
现代(17178)
图书(16899)
理论(15988)
财会(15882)
商业(15795)
(15246)
共检索到501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李玮佳  
技术标准联盟是推动技术标准化行为的重要载体,标准研发和标准市场扩散是技术标准化中的关键内容,因此将双方同时纳入标准联盟技术标准化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微分博弈理论,从动态视角分别考察了三种博弈机制下,联盟内主导、配套企业的技术标准化最优策略、最优收益、联盟技术水平及标准扩散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联盟企业最优策略与成本系数、衰退系数等呈负相关,与技术、市场敏感因子等呈正相关;协同合作机制下,联盟企业的最优策略,最优收益及技术标准化程度最高,标准研发及市场扩散的效果最好;存在最优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同时实现系统帕累托最优和企业个体收益最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放  王道平  曾德明  
通过对技术标准战略和动态能力的阐述和技术标准联盟对提升高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联盟可以从减少企业内部路径依赖负作用、创造顺轨创新效应、提供较完善的学习渠道和发挥网络结构洞优势四方面帮助企业提升动态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再扬  杨少华  
GSM是欧洲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它成功地成为在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移动通信标准。GSM的成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欧盟的统一标准化政策;二是技术标准扩散过程中技术标准化联盟的形成。技术标准化联盟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种较普遍现象。GSM是技术标准化联盟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例引发了我们对技术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化联盟以及技术创新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对于中国的电信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裴蓓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是实现从R&D协作、专利标准化到标准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化及其联盟的概念框架,以及一般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上。结合中国实践,深入、系统研究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结构、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价等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硕  杨蕙馨  王军  
建立标准联盟是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以"开放手机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法研究手机操作系统主导企业谷歌公司2010—2012年安卓(Android)系统重大技术升级对联盟成员企业产生的异质性影响,重点从成员企业角度探讨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距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联盟内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主导企业对技术标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不一致的影响,成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超常收益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技术距离以U型方式调节投入强度对超常收益的负向影响强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曾科  赵雅  
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技术标准化及其市场效益的重要形式,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是决定企业在联盟中地位、作用与利益分配谈判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Shapley值法构建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博弈模型,研究高技术企业基于专利组合的联盟动力与不同策略,揭示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合作机理。对TD-SCDMA案例的分析表明,实践与理论上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这对于我国企业探索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化途径,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果  郭鹏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曙光  郭刚  
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然而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标准陷阱,影响到我国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本文侧重探讨企业技术标准参与和制定的基本理论问题,并以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为案例,探讨企业技术标准转换为国际行业标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朱丹  彭盾  孙耀吾  
技术标准联盟的契约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他们都隐含了技术标准联盟是一种再谈判机制。联盟成员对技术标准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外化为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在这个谈判过程中,各方的威胁点、谈判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是关键变量,首先从契约理论出发,发现利益相关者理论更为真实地揭示出技术标准联盟的利益格局,然后利用 Nash 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来研究技术标准联盟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国外成功的技术标准联盟的治理结构,发现这些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联盟成员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标准联盟组建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青  高延孝  刘瑶  王东鹏  
在比较分析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生态学特征基础上,通过文本挖掘收集整理研究素材和资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提供者、标准产品制造商、标准产品消费者以及标准应用推动者,联盟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主要有标准输出应用、标准协同共建、标准融合共生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主体互动机制模型,并探讨不同互动机制下各参与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功能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耀吾  蒋文兵  
基于高通和华为两个公司国际化路径的实证分析检测和表明,标准主导者的国际化路径始于对核心技术的强大研发能力及对产业和市场的先占优势,后者则拥有后发优势和信息优势。但无论选择哪一类路径,企业的技术标准化策略都起重要作用。这些对于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进行国际竞争的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树宽  闫放  陈丹  
技术标准在国际与国内市场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仅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是不够的,这在西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是已经得到证实的。中国目前的状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不相同,是从完全政府控制出发,政府能力的有限性问题也是很明显的。NGO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将是部分解决当前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组织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