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0)
- 2023(16719)
- 2022(14443)
- 2021(13356)
- 2020(11156)
- 2019(25289)
- 2018(25332)
- 2017(47651)
- 2016(25780)
- 2015(28980)
- 2014(28619)
- 2013(28244)
- 2012(26272)
- 2011(23833)
- 2010(24094)
- 2009(21991)
- 2008(21744)
- 2007(19434)
- 2006(17320)
- 2005(15493)
- 学科
- 济(107065)
- 经济(106963)
- 管理(79449)
- 业(79043)
- 企(66580)
- 企业(66580)
- 方法(42825)
- 数学(35494)
- 数学方法(35073)
- 中国(31877)
- 农(29395)
- 地方(26919)
- 业经(26490)
- 技术(25145)
- 财(24132)
- 学(22649)
- 农业(20343)
- 制(19865)
- 贸(19524)
- 贸易(19507)
- 理论(19213)
- 易(18855)
- 银(17840)
- 银行(17788)
- 和(17639)
- 行(17110)
- 融(16777)
- 金融(16776)
- 环境(16632)
- 划(15603)
- 机构
- 大学(365366)
- 学院(365080)
- 管理(146200)
- 济(144460)
- 经济(141126)
- 理学(125384)
- 研究(125137)
- 理学院(123939)
- 管理学(121956)
- 管理学院(121267)
- 中国(93443)
- 京(79308)
- 科学(76485)
- 财(65565)
- 所(62878)
- 农(57073)
- 研究所(56840)
- 中心(55999)
- 江(55808)
- 业大(52473)
- 财经(51644)
- 范(50948)
- 北京(50768)
- 师范(50510)
- 经(46821)
- 州(45706)
- 院(45666)
- 农业(44054)
- 经济学(41605)
- 技术(40751)
- 基金
- 项目(244004)
- 科学(192437)
- 研究(182548)
- 基金(174439)
- 家(151246)
- 国家(149887)
- 科学基金(129125)
- 社会(113975)
- 社会科(107968)
- 社会科学(107943)
- 省(96928)
- 基金项目(92547)
- 教育(84117)
- 自然(82603)
- 划(80816)
- 自然科(80692)
- 自然科学(80675)
- 自然科学基金(79272)
- 编号(75416)
- 资助(70597)
- 成果(62018)
- 发(55394)
- 重点(54472)
- 创(54222)
- 部(52985)
- 课题(52898)
- 创新(49858)
- 项目编号(46610)
- 国家社会(45994)
- 教育部(45555)
- 期刊
- 济(166373)
- 经济(166373)
- 研究(111256)
- 中国(79525)
- 管理(57625)
- 学报(54454)
- 农(52545)
- 科学(52330)
- 教育(49852)
- 财(48735)
- 大学(41549)
- 学学(38515)
- 农业(36734)
- 技术(35380)
- 融(33008)
- 金融(33008)
- 业经(28735)
- 经济研究(25798)
- 财经(24735)
- 图书(22370)
- 经(21183)
- 问题(21122)
- 科技(20179)
- 业(19937)
- 技术经济(19476)
- 理论(17636)
- 坛(17566)
- 论坛(17566)
- 现代(17218)
- 商业(16989)
共检索到557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黎萤 陈劲 杨幽红
本文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相互融合,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对技术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三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市场导向、标准先行、利益平衡是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协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技术标准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海波 金雪军
技术标准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深入研究技术标准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意义,本文从技术标准的现实意义出发,探究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发展新特点推动了技术标准的发展;而技术标准的出现对技术创新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既有利于技术创新,也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标准 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力田
文章从技术标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以及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市场化所需能力基础两个方面,结合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案例探讨了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杜博 叶胜然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能够依托有效协同的制度安排对数字产业创新产生显著驱动效应。本文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开展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如下:(1)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时间分隔形成横向协同机理。建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商业化—标准开源化”的制度协同循环,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多元协同模式与数字产业创新不同阶段交互适配,驱动“知识产权涌现—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竞争—技术标准扩散”的创新过程循环螺旋式迭代升级。(2)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空间(层次)分隔形成纵向融合机理。知识产权构成技术标准开发与演进的核心要素,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二者制度结构的纵向协同驱动价值层面的纵向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组构—价值扩散—价值实现”的创新价值循环。(3)“制度协同循环—创新过程循环—创新价值循环”的协同运转系统构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路径机制的底层逻辑,引导模块化创新机制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成为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过程路径和价值路径。通过构建激励与规制的政策组合,形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关键词: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数字产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敏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自主知识产权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内涵、技术创新的过程、知识产权的形成与保护,归纳了基于专利权形成的技术创新类型,界定了技术创新的产权关系,并对知识产权制度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鹰 华劼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是一种互动关系,技术创新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源动力,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很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又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应导入知识产权战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战略 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鹰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领域的新特点是专利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技术标准包含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标准化趋势对我国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影响,有条件的企业应启动技术标准战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专利 技术标准 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张永安 高瑀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该产业技术密集型特点使得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针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展开分析,将科技投入分为技术改造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和技术引进经费等方面,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各类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动态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医药制造产业科技投入与加强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建华 刘粤军
企业的技术创新始于决策,其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是企业其它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础,不同的创新决策机制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效果。知识产权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决策机制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知识产权战略 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广西企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明慧 任桂芬 符家芳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章选取我国高新技术贸易额为被解释变量,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解释变量,引入IPP指数,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高新技术贸易的关系做出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高新技术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促进我国高新技术贸易健康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明琳 舒辉 林晓伟
本文从政府为主导的视角分析我国国家与区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其研究框架可以从管理体制、监管体制与市场推进机制方面展开,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的管理体制可以从国家、区域两个层面展开,从战略制定、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监管体制包括全流程监管、法律监管、行业监管、财务监管和社会监管等;市场推进机制强调政府要运用补贴与采购的手段。
关键词:
政府主导 技术创新 技术标准 协同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洲
技术标准具有排他的属性,作为私人产品的技术标准能够为拥有者带来垄断利润,因此,成为领先者保持竞争优势、赶超者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具。技术领先国家一般采用两次编码过程制定技术标准并通过授权从发展中国家获取高额回报,而赶超国家应从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出发,设计有利于自身条件的自主技术标准导入机制。与传统产业比较,赶超国家面临在新兴产业制定自主技术标准的战略机遇,当然,标准成功地导入也需要满足形成足够规模用户基础、拥有强制造能力、产品技术尚不成熟、获得关键专利授权和国内市场相对独立的条件。国内已有自主技术标准中,发展不佳或退出市场的标准都不能全部满足上述条件,而成功产业化并实现商业价值的自主标准是...
关键词:
技术标准 赶超国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琴清 李常洪 李志强 郭嘉琦 王海艳
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运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进行测度,运用空间收敛模型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检验,揭示其演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发展水平低于协同水平;(2)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势头强劲,中西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程度起伏波动,东北地区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波动幅度最大,均有待提升;(3)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且较不均衡;(4)全国及四大区域均存在空间收敛。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开展试点示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统筹东部比较优势、用活用足资源禀赋等建议,以合力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绪梅 徐晗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创新组织,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实力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校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主体之一,是联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为联盟创新活动提供核心的智力支持。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辽宁高校在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高校参与联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发展路径,以此形成一个集成的协同创新联盟,顺利实现联盟之间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