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1)
- 2023(15960)
- 2022(13761)
- 2021(12720)
- 2020(10623)
- 2019(24048)
- 2018(24067)
- 2017(45305)
- 2016(24445)
- 2015(27477)
- 2014(27135)
- 2013(26825)
- 2012(24955)
- 2011(22541)
- 2010(22718)
- 2009(20690)
- 2008(20287)
- 2007(17976)
- 2006(15954)
- 2005(14169)
- 学科
- 济(101491)
- 经济(101392)
- 管理(73626)
- 业(72949)
- 企(60174)
- 企业(60174)
- 方法(40934)
- 数学(34466)
- 数学方法(34076)
- 中国(30526)
- 农(28121)
- 地方(26124)
- 业经(24531)
- 技术(24217)
- 财(22659)
- 学(21218)
- 农业(19559)
- 贸(18326)
- 贸易(18309)
- 制(18021)
- 易(17676)
- 理论(17546)
- 银(16886)
- 银行(16834)
- 和(16233)
- 行(16196)
- 环境(16162)
- 融(16110)
- 金融(16109)
- 技术管理(14871)
- 机构
- 大学(344053)
- 学院(343973)
- 管理(137379)
- 济(136217)
- 经济(133118)
- 研究(118492)
- 理学(118053)
- 理学院(116689)
- 管理学(114775)
- 管理学院(114145)
- 中国(88503)
- 京(74779)
- 科学(73085)
- 财(61643)
- 所(59664)
- 农(54880)
- 研究所(54001)
- 中心(53180)
- 江(52038)
- 业大(50469)
- 财经(48502)
- 北京(47996)
- 范(47687)
- 师范(47261)
- 经(44038)
- 院(43347)
- 州(42753)
- 农业(42469)
- 经济学(39465)
- 技术(38663)
- 基金
- 项目(232637)
- 科学(183361)
- 研究(173473)
- 基金(166233)
- 家(144406)
- 国家(143112)
- 科学基金(123204)
- 社会(108323)
- 社会科(102591)
- 社会科学(102567)
- 省(92791)
- 基金项目(88426)
- 教育(79655)
- 自然(78968)
- 划(77287)
- 自然科(77146)
- 自然科学(77130)
- 自然科学基金(75775)
- 编号(71229)
- 资助(67302)
- 成果(57966)
- 发(53254)
- 创(52070)
- 重点(52004)
- 部(50429)
- 课题(50108)
- 创新(47887)
- 项目编号(43842)
- 国家社会(43808)
- 科研(43518)
- 期刊
- 济(155601)
- 经济(155601)
- 研究(105174)
- 中国(75168)
- 管理(53373)
- 学报(52169)
- 农(50476)
- 科学(49716)
- 教育(46547)
- 财(45404)
- 大学(39703)
- 学学(36922)
- 农业(35502)
- 技术(33576)
- 融(31130)
- 金融(31130)
- 业经(26855)
- 经济研究(24420)
- 财经(22984)
- 图书(20058)
- 问题(19717)
- 经(19657)
- 科技(19517)
- 业(19100)
- 技术经济(18517)
- 理论(16575)
- 坛(16119)
- 论坛(16119)
- 现代(15920)
- 商业(15882)
共检索到523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海波 金雪军
技术标准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深入研究技术标准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意义,本文从技术标准的现实意义出发,探究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发展新特点推动了技术标准的发展;而技术标准的出现对技术创新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既有利于技术创新,也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标准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黎萤 陈劲 杨幽红
本文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相互融合,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对技术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三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市场导向、标准先行、利益平衡是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协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技术标准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明琳 舒辉 林晓伟
本文从政府为主导的视角分析我国国家与区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其研究框架可以从管理体制、监管体制与市场推进机制方面展开,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协同管理的管理体制可以从国家、区域两个层面展开,从战略制定、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监管体制包括全流程监管、法律监管、行业监管、财务监管和社会监管等;市场推进机制强调政府要运用补贴与采购的手段。
关键词:
政府主导 技术创新 技术标准 协同管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琴清 李常洪 李志强 郭嘉琦 王海艳
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运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进行测度,运用空间收敛模型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检验,揭示其演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发展水平低于协同水平;(2)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势头强劲,中西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程度起伏波动,东北地区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波动幅度最大,均有待提升;(3)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且较不均衡;(4)全国及四大区域均存在空间收敛。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开展试点示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统筹东部比较优势、用活用足资源禀赋等建议,以合力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力田
文章从技术标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以及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市场化所需能力基础两个方面,结合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案例探讨了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道平 方放 曾德明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技术创新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竞争制高点,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本文论述了产业技术标准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对协调两者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产生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技术标准 技术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汤成成
在标准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的融合使得技术标准私有化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本文在分析技术标准私有化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私有化的形成路径以及私有技术标准不同于公有技术标准的特征,进而基于私有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来剖析技术标准私有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标准 专利 私有化 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陈宝兰 刘志迎
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网络效应是用户选择的基础,技术标准锁定的根本原因是转移不经济。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反技术标准锁定和克服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技术标准锁定 技术创新 市场失灵 关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军 张卓
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具有差异性。然而,只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1995-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和能耗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的程度并不高;工艺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程度要高于产品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程度,但产品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增长速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源效率 高技术产业 协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卫红 王建英 张爱美 刘安国 李娜娜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由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六大高耗能产业20042014年总体协同度呈现上升状态,但各产业均出现协同度下降的年份,主要是研发投入不稳定、企业管理疏漏等造成各子系统有序度降低,导致产业协同度降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高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是由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序度低,导致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关的协同度都较低,表明提高协同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水平。各高耗能产业需要针对各自的短板进行改进,提高系统总体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卫红 王建英 张爱美 刘安国 李娜娜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系统的协同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节能效率-减排效率系统协同度高于其他系统的协同度;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相关的系统协同度均较低,这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较低有直接关系,表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中要克服"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使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关键词:
高耗能产业 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 协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卫红 王建英 张爱美 刘安国 李娜娜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由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六大高耗能产业2004~2014年总体协同度呈现上升状态,但各产业均出现协同度下降的年份,主要是研发投入不稳定、企业管理疏漏等造成各子系统有序度降低,导致产业协同度降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高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是由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序度低,导致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关的协同度都较低,表明提高协同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水平。各高耗能产业需要针对各自的短板进行改进,提高系统总体的协同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丽君 魏大鹏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在我国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问题,不仅技术标准缺位,而且技术标准的作用并未真正体现,从机制上看专利—技术标准—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格局未能形成。为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界面管理,从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标准 专利 界面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杜博 叶胜然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能够依托有效协同的制度安排对数字产业创新产生显著驱动效应。本文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开展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如下:(1)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时间分隔形成横向协同机理。建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商业化—标准开源化”的制度协同循环,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多元协同模式与数字产业创新不同阶段交互适配,驱动“知识产权涌现—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竞争—技术标准扩散”的创新过程循环螺旋式迭代升级。(2)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空间(层次)分隔形成纵向融合机理。知识产权构成技术标准开发与演进的核心要素,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二者制度结构的纵向协同驱动价值层面的纵向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组构—价值扩散—价值实现”的创新价值循环。(3)“制度协同循环—创新过程循环—创新价值循环”的协同运转系统构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路径机制的底层逻辑,引导模块化创新机制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成为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过程路径和价值路径。通过构建激励与规制的政策组合,形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关键词: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数字产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