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0)
- 2023(11915)
- 2022(9970)
- 2021(9060)
- 2020(7625)
- 2019(16853)
- 2018(16795)
- 2017(32242)
- 2016(17057)
- 2015(19164)
- 2014(18270)
- 2013(18456)
- 2012(16704)
- 2011(14599)
- 2010(14866)
- 2009(13785)
- 2008(13804)
- 2007(12376)
- 2006(10906)
- 2005(9937)
- 学科
- 业(85004)
- 企(79051)
- 企业(79051)
- 济(75846)
- 经济(75759)
- 管理(68667)
- 业经(31329)
- 方法(28837)
- 农(25445)
- 财(23623)
- 技术(23549)
- 数学(19799)
- 数学方法(19650)
- 农业(18857)
- 务(18594)
- 财务(18569)
- 财务管理(18558)
- 中国(18019)
- 企业财务(17499)
- 地方(16424)
- 制(15855)
- 理论(15573)
- 划(14676)
- 和(14490)
- 技术管理(14454)
- 策(14407)
- 产业(13677)
- 企业经济(13101)
- 贸(12875)
- 贸易(12861)
- 机构
- 学院(241031)
- 大学(232707)
- 管理(103253)
- 济(102687)
- 经济(100611)
- 理学(88101)
- 理学院(87292)
- 管理学(86406)
- 管理学院(85918)
- 研究(72290)
- 中国(58280)
- 京(49087)
- 财(45892)
- 科学(41662)
- 江(38955)
- 农(36971)
- 财经(35935)
- 所(34532)
- 中心(34308)
- 业大(32579)
- 经(32386)
- 州(30826)
- 研究所(30713)
- 北京(30444)
- 经济学(29377)
- 商学(28990)
- 农业(28739)
- 商学院(28732)
- 范(28646)
- 师范(28391)
- 基金
- 项目(157480)
- 科学(127056)
- 研究(121969)
- 基金(113509)
- 家(96198)
- 国家(95248)
- 科学基金(85146)
- 社会(79335)
- 社会科(75314)
- 社会科学(75297)
- 省(65377)
- 基金项目(61258)
- 教育(53661)
- 自然(52726)
- 划(51541)
- 自然科(51533)
- 自然科学(51525)
- 自然科学基金(50711)
- 编号(50318)
- 资助(43123)
- 创(40017)
- 成果(38794)
- 业(37231)
- 创新(36264)
- 发(35994)
- 重点(34459)
- 部(33785)
- 课题(33611)
- 国家社会(32499)
- 制(32091)
- 期刊
- 济(122344)
- 经济(122344)
- 研究(69043)
- 中国(51830)
- 管理(45444)
- 财(39732)
- 农(34837)
- 科学(30219)
- 学报(27265)
- 技术(26894)
- 教育(24461)
- 农业(24334)
- 业经(23706)
- 大学(22040)
- 学学(20507)
- 融(20181)
- 金融(20181)
- 经济研究(18201)
- 财经(17889)
- 技术经济(16381)
- 业(16215)
- 问题(15824)
- 经(15815)
- 科技(13844)
- 现代(13783)
- 图书(13488)
- 商业(12936)
- 财会(12403)
- 贸(11991)
- 坛(11847)
共检索到369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珺 岳芳敏
通过考察广东南海西樵纺织专业镇的技术服务组织帮助企业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本文指出了新产品交易作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一个阶梯,其中,中小企业是新产品的需求者,而政府扶持的技术服务组织则是新产品的供应者。概括了西樵技术服务组织作为有效的新产品供应者的3个特征,即双重性的组织设计、专用性的进入路径与适应性的职能转换,进而解释了技术服务组织从以新产品交易为主向以技术服务为主转变的阶段与机制。
关键词:
技术服务组织 纺织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振刚 景诗龙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为此以产业集群创新理论为基础,结合共性技术性质,从系统论高度,构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模型,了解系统的结构、要素功能以及运行机制。西樵纺织产业集群,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互动,取得较多资金、信息支持,加快了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步伐。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共性技术 创新系统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胜光 陈国宏
以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了福建福清光电产业集群内的27家企业,收集了其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相关信息。运用云理论将问卷调查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性评价以及随机性评价转换成具有解释意义的具体数值,并进行综合考量,判定出该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说明了云理论的适用性,丰富了集群评价的内容。
关键词:
云理论 云重心评价法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婷 程春清 彭艳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已被多个国家的集群技术创新实践所证实。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提升该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飞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以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中18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联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中,企业在供应链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对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和相互持股关系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正向调节纵向供应链网络中心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同时,这两类网络的网络密度也对供应链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婷婷 史安娜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的研究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对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微观层面因素,集群中观层面因素,区域宏观层面因素进行分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假设。然后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可操作性的量化定义指标,梳理出了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最终确定计量模型。最后设计了三种方案对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面板数据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丹丹
本文构建了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以178家旅游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规模、网络开放度和资源获取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回归效应;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部分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没有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来完成。
关键词:
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复雷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有着明显的互动机制,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而技术创新导致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就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技术创新 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志刚 吴晓波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是基于资源观运用于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相关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惠琴 邵云飞 李梨花
产业集群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在空间聚集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已演化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本文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与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陶瓷产业集群的109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企业间的竞争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把握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竞合选择对提升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合行为 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明 王君磊 王兆凯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化的模式。为全面评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创新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皎平 刘馨阳 王世明
从内部竞争、知识溢出、嵌入性和专业分工这4个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模型。据此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专业分工要素外,其余3个要素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均存在倒U型规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再次印证了产业集群氛围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集群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路文玲 徐可 杨皎平
较高的网络权力意味着外部资源获取便利,但其是否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并未达成共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以企业间信任关系和知识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检验网络权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②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则对技术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知识获取在网络权力影响技术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企业间信任关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网络权力获取外部知识,知识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将获取的外部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从关系网络治理和内外兼修两个方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清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孤立于集群外的中小企业相比,由于集群效应获得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拓宽创新途径的机会,但仍处于技术创新滞后的状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并通过政府在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行为定位的探讨,提出了政府应从财税激励、政府采购、共享机制、融资支持、中介服务机构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有效支持。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政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新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果——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
产业演进中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以信息产业为例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基于高技术服务企业的实证研究
基于随机层次分析法的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产业集中、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和技术创新——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服务组织赋能视角下企业边界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标准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以浙江企业为例
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集群非正式联系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