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3)
2023(6576)
2022(5285)
2021(5187)
2020(4153)
2019(9265)
2018(9596)
2017(15455)
2016(9828)
2015(11313)
2014(11996)
2013(10680)
2012(10186)
2011(9345)
2010(9799)
2009(8735)
2008(8770)
2007(8433)
2006(7537)
2005(6906)
作者
(28484)
(23674)
(23522)
(22544)
(14960)
(11419)
(10915)
(9322)
(9230)
(8707)
(8155)
(8003)
(7679)
(7638)
(7535)
(7315)
(7298)
(7238)
(7043)
(6758)
(6431)
(6047)
(5871)
(5683)
(5503)
(5385)
(5188)
(5137)
(5101)
(4905)
学科
(27071)
经济(27029)
管理(25992)
(22740)
教育(20205)
(19212)
企业(19212)
中国(14837)
技术(13336)
(11029)
理论(10798)
方法(10128)
教学(8843)
(8690)
数学(8062)
数学方法(7831)
(7699)
(7217)
(6667)
技术管理(6284)
业经(5970)
(5746)
农业(5474)
(5238)
银行(5213)
(5044)
(4967)
金融(4960)
发展(4914)
地方(4860)
机构
大学(137786)
学院(133204)
研究(52524)
(41219)
管理(41142)
经济(39786)
理学(34225)
理学院(33695)
科学(33093)
中国(33021)
管理学(32681)
(32645)
管理学院(32404)
教育(30943)
(28584)
师范(28308)
(27685)
研究所(25124)
(24356)
(23814)
技术(23093)
师范大学(23076)
中心(22904)
北京(21527)
业大(20455)
(19804)
农业(19250)
(18964)
(18357)
职业(18126)
基金
项目(83155)
研究(66961)
科学(65011)
基金(54103)
(47739)
国家(47175)
教育(39302)
科学基金(38135)
社会(37454)
(35109)
社会科(35023)
社会科学(35015)
(31483)
编号(30393)
成果(28306)
基金项目(26998)
课题(25159)
自然(23139)
自然科(22615)
自然科学(22607)
自然科学基金(22159)
资助(22055)
(21128)
重点(20632)
(19404)
(19018)
项目编号(18401)
规划(17937)
(17859)
(17330)
期刊
教育(53885)
(50778)
经济(50778)
研究(49591)
中国(43139)
学报(24495)
(22445)
科学(20677)
技术(19402)
大学(19206)
管理(16436)
学学(16391)
(16279)
农业(15425)
职业(14260)
(9642)
论坛(9642)
技术教育(9495)
职业技术(9495)
职业技术教育(9495)
(8860)
金融(8860)
(8250)
图书(8207)
财经(7749)
科技(7711)
业经(7534)
(7377)
经济研究(7271)
技术经济(7128)
共检索到22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梅丹  
回到器具技术的本源,探寻技术教育中身体技术的生成之道是使人类摆脱对器具技术自主性恐慌与不安的两条路径。回溯马塞尔·莫斯、莫里斯·梅洛庞蒂、唐·伊德等人对身体技术的理解,重新检视"身体技术"的概念及特征,将"身体技术"分为"不使用器具技术""与器具技术交互""与器具技术整合"三类,归纳出自然性、社会性、默会性、生成性、创造性特征,从而总结出关注身体体验,创设学习情境;树立榜样人物,加强技术传承;重视默会能力,通过寓居而认知;融合器具技术;实现道路合一的四条技术教育中"身体技术"生成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建国  
技术本科教育是一种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双重特征的"跨界"教育形态。从教育类型的角度看,技术本科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从教育层次的角度看,技术本科又属于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要重新审视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技术本科是沟通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桥梁;技术本科教育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层级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类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建国、张越等人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中撰文,解读了技术教育的内涵,从国际视角梳理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我国在技术本科教育上的思路框架。技术教育是指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它强调对基础原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从事此类工作的人称作技术师。技术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波  
教学技术的生命力需要从教学与技术的关系上加以审视。教学活动的目的意图性、历史实践性和时空限定性决定了教学遵循着实践的逻辑而非技术的逻辑。教学技术作为教学实践的生成之物,其本质同样是实践生成的,其生命力需要在实践的立场加以阐释。本次基于实践的立场,认为教学技术的生命力源于实践智慧,体现为对教学合理性、教学情境性和教学伦理性的观照,三者共同构成教学技术生命力的精神之维、现实之维和方向之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江山野前言技术在现代世界和国际竞争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已是尽人皆知。很多国家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都已经把技术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小学开设了技术课程。然而,在我国的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秋菊  乔佩科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知识,具有默会知识的特性。本文基于默会知识传递的特点,剖析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知识传递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昱开  
高职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进行了多年,到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颈是社会发展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激增,而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和层次却仍然停留在形式与手段的层次,忽视了对其应用本身的教育。文章从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对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新环境下高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本源性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使高职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严雪怡  
职业教育和其他应用性教育既有共同特点,也可能有不同特点。可以用"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明这些现象:职业教育以学习掌握动作技能为主,归属"动作技能领域",而有些应用性教育以学习知识理论为主,归属"认知领域"。随着技术的科学化,科学理论进入技术领域,产生了以学习掌握知识理论为主的"理论技术",归属"认知领域",于是形成"技术教育"。由于教育目标不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类性质不同的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中等专业学校曾主要承担技术教育,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中等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向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发展,企业也逐渐主要从职业院校招录生产和服务一线所需技能型操作人才,企业招录技术工艺人才更愿意从生产和服务一线高技能骨干员工中选拔,技术教育实际上高移到本科层次,技术本科成为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技术教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午鹏  
在二十一世纪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产生了一段不可见的距离。对于技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伊德来说,它具体表现为技术与身体之间的对抗。为了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鸿沟,伊德结合现象学与虚拟现实等物质技术,提出"技术具身"这一处于第三维度的概念。但从现象学自身的视角去看,这一提法却值得商榷:一方面,伊德对技术与身体的物质阐释与现象学家对它们的分析存在着根本差异;另一方面,"技术具身"概念自身也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在当代语境下技术中的身体、作为技术的身体和技术本身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近  
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审视与思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的启示,主要包括: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度设计的着眼点在于改善体系外部环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的内部动力来源于职业教育主体的聚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系统的多样性等。由此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钱旭升  罗生全  
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其发展历程及课程目标被打上技能化的烙印。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要素主义课程观的影响,又基于课程价值决定主体的模糊性而产生的技术取向,无论在计算机教育,还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中都客观存在,迫切呼唤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薛喜民  王世震  李忠尧  陈永林  吕鑫祥  黄克孝  马树超  夏建国  董大奎  石伟平  杨若凡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速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所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技术教育。2000年末,作者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对新形势下各种人才结构及其知识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并就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以及高等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艳霞  夏建国  
随着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轨迹为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通过对世界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和特征的梳理和分析,对于我国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