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61)
- 2023(20300)
- 2022(17195)
- 2021(16021)
- 2020(13585)
- 2019(31057)
- 2018(30687)
- 2017(58350)
- 2016(31600)
- 2015(35508)
- 2014(35122)
- 2013(34522)
- 2012(31517)
- 2011(28278)
- 2010(28069)
- 2009(26095)
- 2008(25817)
- 2007(22769)
- 2006(20008)
- 2005(18204)
- 学科
- 济(130901)
- 经济(130722)
- 业(108478)
- 管理(104237)
- 企(94913)
- 企业(94913)
- 方法(59885)
- 数学(49595)
- 数学方法(48969)
- 财(40023)
- 农(38724)
- 中国(36222)
- 业经(36064)
- 制(28442)
- 务(26951)
- 财务(26869)
- 财务管理(26825)
- 农业(26532)
- 企业财务(25469)
- 技术(24777)
- 贸(24041)
- 贸易(24026)
- 学(23690)
- 易(23434)
- 理论(22576)
- 地方(22502)
- 和(22356)
- 划(20593)
- 体(20473)
- 银(20340)
- 机构
- 大学(448742)
- 学院(448580)
- 济(187703)
- 经济(184019)
- 管理(180672)
- 理学(155877)
- 理学院(154281)
- 管理学(151753)
- 管理学院(150924)
- 研究(148495)
- 中国(115412)
- 京(95805)
- 科学(88504)
- 财(88303)
- 所(73134)
- 农(71058)
- 财经(70138)
- 中心(67636)
- 研究所(66154)
- 江(65593)
- 业大(64681)
- 经(64004)
- 北京(60720)
- 经济学(57071)
- 范(56040)
- 师范(55540)
- 农业(55360)
- 院(54024)
- 州(52212)
- 财经大学(52150)
- 基金
- 项目(301853)
- 科学(239744)
- 研究(223020)
- 基金(221874)
- 家(192359)
- 国家(190759)
- 科学基金(165635)
- 社会(143035)
- 社会科(135718)
- 社会科学(135681)
- 基金项目(116662)
- 省(115516)
- 自然(106566)
- 自然科(104157)
- 自然科学(104133)
- 自然科学基金(102297)
- 教育(101923)
- 划(96975)
- 资助(91466)
- 编号(90081)
- 成果(72695)
- 部(67522)
- 重点(66997)
- 创(64146)
- 发(63605)
- 课题(61251)
- 国家社会(59794)
- 创新(59473)
- 教育部(58545)
- 制(57895)
- 期刊
- 济(206262)
- 经济(206262)
- 研究(134019)
- 中国(87173)
- 财(70587)
- 管理(70577)
- 学报(66001)
- 农(65436)
- 科学(63332)
- 大学(51884)
- 学学(48771)
- 教育(46943)
- 农业(45440)
- 技术(41992)
- 融(39882)
- 金融(39882)
- 财经(34913)
- 业经(33813)
- 经济研究(32902)
- 经(30021)
- 问题(26687)
- 业(25851)
- 技术经济(23959)
- 贸(21393)
- 科技(21256)
- 图书(21038)
- 现代(20822)
- 世界(20701)
- 理论(20650)
- 统计(20275)
共检索到667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国彪 刘书祥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就业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正相关。从行业内部看,中低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促进了就业需求,而高中技术行业,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变化增长明显,但是技术效率低下,不利于改善这些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滨
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通常假定他们的一部分技术会转移至东道国的企业里。但是,经验研究还不能为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且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前向关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李波
随着中国制造业劳动工资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过去依靠成本优势获得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基于要素替代的框架构建了包含中性和有偏技术进步的KLEM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2001-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总体上除劳动和能源互补以及能源与中间品关系不确定外,其余各要素均呈替代关系;第二,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成本的节约效应不同;第三,中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技术偏向,其中R&D更倾向于资本增强型和偏向型技术进步,而FDI更倾向于能源、劳动增强型和偏向型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傅元海 叶祥松 王展祥
借鉴OECD制造业分类法将制造业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技术产业三类,利用1999—2012年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均不对称。理论上,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机理与作用不尽相同。运用两步稳健系统GMM进行估计发现,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不能促进其升级:外资不会自动发生技术溢出优化制造业的结构。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在消化吸收外资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能促进制造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但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寻求高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突破,制造业结构升级才会伴随高附加值化;提高本地产业技术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崇 万兴 胡汉辉
本文运用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解析了江苏制造业28个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贸易竞争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江苏制造业技术进步效应有所放缓,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改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显著;贸易开放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贸易竞争力则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改进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江苏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目前还主要受到资本深化所带来的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盈之 金乃丽 孙剑
技术进步通过节约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影响着企业边界的变动。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往往集中体现于外包行为。笔者首先通过选取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企业和行业作为样本,针对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相关行业的外包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企业边界逐渐扩大;技术进步与外包行为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边界 技术进步 外包决策 制造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
使用1999~201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和VAR模型,分析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都会使得中国制造业工资上涨。从制造业的不同行业看,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会对绝大多数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产生确定方向的影响,而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的工资影响方向不确定;工资本身的惯性和刚性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国际贸易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不是工资变动的主要原因,但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的工资变化中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邝国良
本文考察了市场结构因素对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模型中纳入了垂直溢出机制,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动态面板数据的交互项分析,同时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在规模更大、市场势力更强的行业,有利于行业内技术溢出的实现;而垂直型技术溢出则主要发生在中小型企业更多、市场势力较弱、竞争程度更高的行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建中 王曼曼
基于我国区域制造业集聚的时空异质性分析,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呈现高度制造业集聚(MI≥0.05)状态,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则呈现中度制造业集聚(0.02≤MI<0.05)状态,且随着时间延伸,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逐渐往东部地区集聚;对于技术进步路径变量,自主研发创新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绿色创新绩效呈现微弱或不显著负向影响;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制造业集聚与自主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而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正向协同效应却受到抑制,甚至负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技术进步 绿色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欢 王燕
技术进步方向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的重要原因,但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因素却被忽略了。本文利用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测度了技术进步方向,并考察了技术进步方向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大多数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都是偏向资本的,1996年是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6-2011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原因,并重点考察了国际贸易的作用。结果表明:国际贸易是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国际贸易使中国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方向。致使中国技术进步方向有偏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资本深化、国有经济比重降低、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林涛
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中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选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三类所有制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09年,私营企业前沿技术进步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国有企业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前沿技术进步率呈现递减的趋势;(2)2003~2009年,私营企业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其次为国有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低;(3)三类所有制企业间技术效率的集聚在省域的分布上是有差异的,省份之间技术效率集聚的所有制类型既有相似性,又有异质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丽暘 王维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2001—2021年中国25个省份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利用Matlab采用面板平滑转化回归模型,研究以R&D研发经费投入、R&D研发人员投入为转换变量的FDI水平溢出效应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1)FDI水平技术溢出与该行业技术进步呈非线性关系,且线性关系有明显的区域差异;(2)从全国的层面来看,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研发人员投入超过门槛值后,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阻碍作用;(3)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投入超过各自的门槛值后,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阻碍作用;中、西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与该行业技术进步呈线性关系。(4)东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的增加,会带来该行业技术进步途径的转变,即由依赖技术溢出转向自主研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文章基于2002-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估计法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就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对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涨在国家层面上对出口技术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倒逼"效应,即要素价格上涨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从动态视角看,要素价格上涨所体现出的"倒逼"效应越来越小,而其表现出来的"倒退"效应越来越明显,即要素价格上涨越来越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成本负担。
关键词:
要素价格 出口技术结构 系统GMM估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一凡 陈思怡 易定红
选取2011—2019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特征变化及其对企业就业人员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由劳动节约型转变为资本节约型,在长期表现为中性的特征。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员工整体数量增加,在就业结构上会降低生产人员和未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数量,增加技术人员和接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数量,这也体现了技能偏向性的特征。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企业就业人员数量的影响在不同类别、不同时段和不同研发投入强度的企业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制度和技术进步特征变化产生的结果。因此,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低技能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以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姚惠泽
本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相对效率评价方法,对2004-2008年上海市制造业35个行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这两方面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同时实现技术与规模有效,并且五年间多数行业的这两方面效率出现一定的退步,说明上海市制造业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提高余地;在此基础上用Malmquist效率指数计算了上海市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但技术效率出现一定的退步,提升技术利用效率和调整生产规模应成为上海市制造业未来的战略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基于中国200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外资引入、技术进步偏向影响了制造业的碳排放吗?——来自我国27个制造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
汇率的就业传导渠道及其效应测算——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制度质量、研发创新与价值链分工地位——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企业生命周期与非效率投资——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能提升产能利用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