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5)
- 2023(9297)
- 2022(7882)
- 2021(6937)
- 2020(5823)
- 2019(13055)
- 2018(12880)
- 2017(24865)
- 2016(13141)
- 2015(14566)
- 2014(14351)
- 2013(14420)
- 2012(13628)
- 2011(12306)
- 2010(12378)
- 2009(11267)
- 2008(10517)
- 2007(9333)
- 2006(8539)
- 2005(7698)
- 学科
- 济(81077)
- 经济(81030)
- 管理(36044)
- 业(34735)
- 方法(28049)
- 数学(25602)
- 企(25500)
- 企业(25500)
- 数学方法(25408)
- 地方(22348)
- 农(18020)
- 中国(15988)
- 地方经济(14319)
- 业经(14283)
- 学(13950)
- 技术(13619)
- 农业(13448)
- 财(12107)
- 环境(11239)
- 贸(9906)
- 贸易(9899)
- 易(9447)
- 制(9292)
- 经济学(8532)
- 发(8472)
- 产业(8444)
- 融(8195)
- 金融(8192)
- 和(8041)
- 体(7624)
- 机构
- 学院(193464)
- 大学(192953)
- 济(93277)
- 经济(91685)
- 管理(71560)
- 研究(71192)
- 理学(61816)
- 理学院(61025)
- 管理学(60072)
- 管理学院(59689)
- 中国(51779)
- 科学(42705)
- 京(40514)
- 财(37199)
- 所(35953)
- 农(33674)
- 研究所(32788)
- 中心(32050)
- 经济学(30479)
- 财经(30087)
- 业大(29441)
- 江(29307)
- 经济学院(27328)
- 经(27210)
- 农业(26368)
- 范(25605)
- 师范(25368)
- 院(25215)
- 北京(25207)
- 州(22718)
- 基金
- 项目(131321)
- 科学(103766)
- 基金(95993)
- 研究(94752)
- 家(84330)
- 国家(83691)
- 科学基金(71402)
- 社会(63591)
- 社会科(60494)
- 社会科学(60478)
- 省(51481)
- 基金项目(51423)
- 自然(44475)
- 自然科(43401)
- 自然科学(43393)
- 自然科学基金(42640)
- 划(42578)
- 教育(42112)
- 资助(38532)
- 编号(36203)
- 发(30806)
- 重点(29919)
- 部(29013)
- 成果(28206)
- 国家社会(27529)
- 创(27490)
- 创新(25959)
- 课题(25221)
- 发展(24944)
- 教育部(24856)
共检索到293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凤莲 董竞泽 高国鹏
本文以内蒙古为例,使用随机前沿模型,估算了不同地区的技术效率,并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效率和TFP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呈正向变动关系。(2)城市化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人力资本水平等提高技术效率,国有工业产值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降低了技术效率。(3)整体而言,各地区TFP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率都显著不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郝英
虽然我国经济在稳定发展,但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的加剧,如何处理好养老保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内蒙古自治区2002到2016年的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运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能够切实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但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收入和支出与就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不同,经济增长对于参保人数的影响要大于参保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养老保险的收入与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更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青河
基于内蒙古2000-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及DEA模型,分析了内蒙古20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及不同区域城市的差异。研究表明,内蒙古城市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而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内蒙古城市效率表现出西部高东部低的明显区域差异;东西部城市的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对新技术敏感性的不同是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原因;此外,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区位上的差别也是导致城市增长效率差异的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增长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分析它们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文章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被以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效应所取代,说明市场化改革导致的资源配置正趋于合理,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低效转为正常的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在逐步减弱,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正在增强,而2002-2011年期间,结构变迁效应再次提升,说明深度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延续。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变迁 劳动生产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志华 贺光明 杨海平
本文实证检验了内蒙古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首先通过投资-储蓄转化机制、金融资产和金融相关比率、市场结构、信贷结构和金融机构竞争力等多维度讨论该地区的金融效率;随后以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模型检验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基本结论是:第一,金融瓶颈的确存在且制约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制约金融发展的一个因素,两者互为因果;第二,金融因素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万宜超 刘廷廷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增长新常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融资结构是否适合现阶段产业发展?何种融资结构更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提升?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首先用索罗余值法对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率进行测算,然后探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分析表明两种融资方式均通过资本产生正向作用,且直接融资贡献约为间接融资的5倍。因此,笔者认为在推动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进程中,应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高技术产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张妍
本文采用三投入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市199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迁,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东部、中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率高于西部,且东部和中部的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2)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投入与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有正影响,而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3)高技术产业TFP平均值为10.42%,且呈现震荡略有下降的特点,技术进步率的普遍下降严重阻碍了TFP的增长势头。(4)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效率变化率。(5)东部地区的平均技术进步速度低于中西部,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薇
在我国经济产业中,流通产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广义最小二乘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2016-2017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情况,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经济增长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流通产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就业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拥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化,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应从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天宇 刘莉
本文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世界各国储蓄率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我们建立了一个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以模拟美国的储蓄率变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拟合美国储蓄率变动的长期趋势。以此为基准模型,我们引入78个国家的数据,运用反事实实验来检验1960~2008年间TFP增长率对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TFP增长率是解释世界各国储蓄率差异的最重要因素。而且这一结论不受是否发达国家和数据库来源不同的影响。因此,高储蓄率国家与低储蓄率国家之间经济失衡的根源是TFP增长率的差异,而这是不能通过汇率政策来消除的。要解决跨国储蓄率差异带来的全球经济失衡,发达国家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家章 宗晓华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通过采用Mal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78~2005年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近30年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因素,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明显。但是技术效率变动的差异却导致了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发散趋势,而后者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收敛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颖琦 郭名
在对西部37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西部贫困县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之间的一般规律。重点对内蒙古自治区内九个贫困县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远高出西部贫困县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贫困县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受益于区域间和产业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艳 韩朝华
本文选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的分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估算我国各地区的生产效率,并分解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东部地区生产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最低,1996-2000年各地区平均生产效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03年之后生产效率出现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的增长幅度较大;第二,城市化率、各地区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对外经济依存度对地区生产效率具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与地区生产效率呈负相关关系;第三,就生产的不确定性而言,除人力资源水平能减少生产的不确定性之外,经济对外依存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新
采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和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省际要素配置效率对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利用要素边际产出探讨了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效率对生产率的贡献较小,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劳动配置效率的贡献要高于资本配置效率,其原因是劳动与资本配置机制存在差异;我国地区间的要素边际产出差异依然巨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因此,改善要素配置机制,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要素配置 生产率 随机前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喜
由于要素投入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决定了不同时期要素质量的差异。在生产函数中,把所有时间的要素投入不加区分地作为“同质”投入品是不合理的,其结果是测算TFP增长率时产生系统偏差。为了消除这种偏差,有必要对各个时期的要素投入品作同质化处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琰玮 甄江红 峰一 陶云 马晨阳 韩帅
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构建耦合模型对研究区UGB进行划定。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外部约束的角度,划分不同等级"源",构建生态阻力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生态禁建区的分布,通过UEER模型构建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取城市用地刚性增长边界;另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内生机制的角度,选取适当驱动因子,通过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扩展进行模拟,提取城市用地增长边界;通过耦合阻力与驱动力对城市用地扩展的模拟结果,并参照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划定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增长边界。结果表明,2025年城市增长边界内的面积共514.65 km~2,剩余可建设用地面积57.38 km~2。该耦合模型既可以体现出城市用地克服种种生态阻力进行扩展的结果,又可以反映出城市自身发展运动的趋势。此方法可为同类生态环境脆弱的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亦可为其他城市UGB的划定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