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2)
2023(5324)
2022(4417)
2021(3987)
2020(3366)
2019(7334)
2018(7207)
2017(13764)
2016(7263)
2015(8085)
2014(7920)
2013(7741)
2012(7439)
2011(6794)
2010(6904)
2009(6299)
2008(6490)
2007(6088)
2006(5455)
2005(4691)
作者
(22176)
(18896)
(18719)
(17913)
(12119)
(9017)
(8301)
(7187)
(7130)
(6787)
(6709)
(6330)
(6193)
(6014)
(5939)
(5690)
(5672)
(5610)
(5559)
(5377)
(4879)
(4663)
(4587)
(4497)
(4275)
(4247)
(4176)
(3947)
(3926)
(3806)
学科
(32879)
经济(32720)
(26135)
管理(24843)
(23171)
企业(23171)
方法(16322)
数学(12363)
数学方法(12231)
技术(12102)
(9195)
(8723)
业经(8568)
中国(8452)
(8124)
理论(7308)
技术管理(6897)
(6484)
农业(6195)
(5677)
(5478)
财务(5464)
财务管理(5461)
企业财务(5318)
(5120)
贸易(5119)
环境(5085)
(4971)
(4469)
地方(4446)
机构
大学(116269)
学院(114105)
(47844)
经济(46981)
管理(44235)
研究(39482)
理学(38815)
理学院(38358)
管理学(37655)
管理学院(37436)
中国(27475)
科学(24693)
(23901)
(21783)
(20401)
(19933)
研究所(18679)
财经(18112)
业大(17455)
中心(17280)
(17203)
(16557)
(15758)
师范(15608)
农业(15598)
经济学(15414)
北京(14678)
经济学院(14052)
(13733)
财经大学(13627)
基金
项目(79204)
科学(63824)
基金(59847)
研究(56706)
(53072)
国家(52666)
科学基金(45148)
社会(39952)
社会科(36802)
社会科学(36784)
基金项目(31736)
(30101)
自然(28632)
自然科(28053)
自然科学(28044)
自然科学基金(27597)
教育(26090)
(25763)
资助(23450)
编号(21485)
(18513)
重点(18063)
成果(17484)
(17251)
国家社会(17037)
(16307)
创新(16192)
教育部(16018)
人文(15265)
(15113)
期刊
(50880)
经济(50880)
研究(33000)
中国(22310)
学报(20505)
科学(19692)
(18394)
(17023)
管理(15943)
大学(15620)
学学(14802)
农业(12663)
教育(12420)
技术(11115)
财经(9603)
(8334)
经济研究(8119)
(7917)
金融(7917)
业经(7515)
技术经济(7388)
科技(7005)
问题(6611)
(6422)
(6379)
(5562)
论坛(5562)
业大(5497)
世界(5221)
(5194)
共检索到164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长英  王君美  
本文分析了两个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Stackelberg竞争时,一个技术拥有者如何向这两个生产性企业转让其提高质量的技术。我们的研究表明:第一,在固定收费合同下,技术拥有者偏好向后进入市场的企业转让其技术。但是,在特许权收费或双重收费合同下,技术拥有者会向两个企业同时授权其技术。第二,对技术拥有者而言,如果技术创新程度较低,那么特许权收费合同绝对优于固定收费合同,这与Kamien and Tauman(1986)的经典论断恰好相反。第三,如果技术创新程度很低,双重收费条件下的技术授权将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长英  王君美  
本文通过建模研究一个非生产性的技术研发企业如何决定向两个生产性企业转让其降低成本的技术。我们的研究表明:第一,在固定收费合同下,技术拥有者只向高质量企业转让其技术。在特许权收费合同下,技术拥有者则向两个企业同时授权其技术。在双重收费合同下,技术拥有者既可能只向高质量企业又可能向两个企业同时转让其技术。第二,对于技术拥有者而言,固定收费未必优于特许权收费,这与现有经典结论截然相反。第三,三种合同相比,双重收费合同虽然会使授权利润达到最大,但是却有可能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凯军   梁彪   王朔  
技术授权是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行业升级的关键途径。除技术授权外,技术交易市场中还存在技术转授权现象。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数理模型,探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交易市场中,被授权企业技术转授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技术专利持有者以固定费用方式进行技术授权时,被授权企业倾向于选择转授权;相反,当专利持有者采取特许权费授权模式时,被授权企业通常只接受授权而不转授权。此外,当产品市场中存在企业合作时,被授权企业进行转授权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应完善技术转授权相关市场规则,明确技术授权合同关于转授权的责任划分。同时,通过搭建行业内技术共享交流平台,鼓励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开放共享,增进消费者福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申祥  张辉  王孝松  
本文借助垂直差异产品的双寡头Cournot模型,分析了拥有先进技术的外国企业的技术授权策略及其引致的社会福利变化。研究发现,外国企业技术授权的最优方式将随进口关税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当外国企业拥有的技术水平较高,而进口关税较低时,固定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不会发生。当外国企业只能在固定收费和特许权收费方式中择一时,倘若进口关税较低(高),那么外国企业将偏好特许权(固定)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此外,无论是固定收费还是特许权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均有可能降低进口国的社会福利,而且固定收费方式引致的社会福利并不总是高于特许权收费方式。外国企业借助两部收费有可能损害进口国的社会福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綦勇  侯泽敏  向涛  
在具有水平差异且进行古诺竞争的双寡头结构中考虑技术拥有企业内生决定降低成本技术的创新程度,分析不同授权方式下技术拥有者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并对不同授权方式下的技术创新程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技术拥有者通过双重收费、特许权收费方式总能实现利润增加,且双重收费方式能带来最大利润,而固定收费方式可能降低其利润;固定收费方式下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高于双重收费,更高于特许权收费方式;技术创新程度与技术授权方式以及产品替代程度有关,且无论产品的替代程度如何,双重收费方式下的技术创新程度达到最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綦勇  侯泽敏  向涛  陆蕾  
跨国技术授权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与以往的内部技术授权研究不同,文章构建了一个外国拥有技术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的空间数量歧视竞争模型,考察多期技术授权存在技术泄露、关税内生及空间竞争对外国拥有技术的企业的最优授权策略选择以及东道国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1)外国拥有技术的企业偏好双重收费方式,且固定收费方式优于特许权收费方式;(2)双重收费方式不能同时实现拥有技术的企业和社会福利的最优,但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次优;(3)外国企业应该通过双重收费方式或固定收费方式进行技术授权,而东道国政府不应一味地提高关税水平,适当地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跨国技术授权的实现。文章的结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攀艺   胡丹  
为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公有企业民营化对技术创新传播及本国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将跨国技术授权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构建一个存在成本差异的本国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进行古诺竞争的混合寡占模型,通过比较混合寡头和私有寡头两种市场下外国非生产型技术持有者的最优授权范围,探讨了跨国技术授权时公有企业民营化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哪种市场结构下技术持有者最优授权范围都取决于两类企业间的成本差距和技术创新程度;跨国技术授权时公有企业民营化能否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当成本差距或技术创新程度较大时,民营化才有利于提高跨国技术授权带来的社会福利。研究结论对于微观层面的企业选择跨国授权策略,以及宏观层面上国家完善技术进口政策与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恒文  石磊  
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更新,已有的异质网络效应的技术创新模型仅仅通过对比仅有旧技术及新旧技术并存两种情形来研究技术创新,而尚未包括从新旧技术并存转为仅有新技术这一技术的更新过程。基于异质网络效应的研究思路,本文考察了消费者和厂商在技术创新、技术更新两阶段中的技术选择,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竞争对于技术创新及技术更新的作用,并比较了不同状态下的社会福利。基本的结论在于,由于异质网络效应的存在,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在技术创新、技术更新中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不确定,竞争能够增强技术创新、技术更新的动力,而标准化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福利的一个改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世明  
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技术壁垒对进出口国的短期和长期福利影响。结果表明:不存在进口负外部性时,技术壁垒使所有贸易国的社会福利受损。短期内,进口大国的损失要小于小国,出口大国的损失要大于小国,出口国的损失要大于进口国,发展中国家的损失要大于发达国家。从长期看,大国的损失要小于小国,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小于短期的,发达国家则相反;进出口国福利损失大小比较,取决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大小以及符合成本的分担比例。当存在进口负外部性时,合理的技术壁垒能改善贸易双方的福利水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长生  
本文针对中国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与物价高涨的典型事实,将旅游收入、价格效应引入社会福利函数,构建旅游产业发展、价格效应及其社会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价格效应的社会福利影响进行理论研究显示: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其经济增长,从而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带来直接的积极影响,相反,对旅游目的地的价格体系失衡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从而对其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带来间接的消极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四大世界双遗产旅游区及其张家界、三亚、阳朔、丽江旅游区的实证资料验证了这种内在影响的存在性,为中国不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凤战  张丹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构建Mincer收入对数模型,采用非线性似不相关方法估计收入过程的不同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及其社会福利效应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国、农村还是城镇,2014—2018年的收入流动性均低于2010—2014年,但前者的社会福利水平更高,表明2014—2018年的收入流动性质量更好;收入流动性的社会福利效应取决于引发收入变化的不同因素的力量对比;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大部分是由暂时性收入冲击引发的,持久性收入趋势引发的收入流动性对福利变化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持久性收入冲击和初始收入差异。缩小初始收入差距、拓宽中低收入阶层的增收路径、防止阶层固化、促进收入合理流动,是形成“好”的流动性的关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紫云  杨兰品  
本文从国有企业利润来源及分配角度,探讨了国有企业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通过假设估算出2003~2012年国有工业企业低效率造成的潜在利润流失程度,并且运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有企业分配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会带来潜在的利润流失,潜损利润比平均可达51.448%,并呈现下降趋势;国有企业分配扭曲程度与短期和长期收入差距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对长期收入差距影响更大;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带来的巨额潜在利润流失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均会对社会福利造成损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俞海山  周亚越  
消费外部性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影响他人或社会,但个人或家庭并未因此而给予相应补偿或取得相应报酬。无论是正消费外部性还是负消费外部性,其结果都使资源配置达不到怕累托最优状态,导致国民收入减少,从而整个福利也就相应减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丽  
文章探讨了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横向市场结构中,技术授权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不会影响生产性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但会提高单位产出费和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在纵向市场结构中,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会影响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对最优授权方式的选择;如果上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双重加价问题的负面效应可能大于技术扩散的正面效应,技术授权可能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穆怀中  陈曦  
本文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老年人口比重以及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等要素构建养老保险适度水平模型,并以此作为判断城乡养老保险水平是否协调的根本依据,进一步采用养老保险宏、微观适度水平下限水平构建了城乡养老保险"适度系数"和"梯度协调系数",分析了城乡养老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文章对城乡养老保险"梯度协调系数"及其对社会福利改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