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4)
- 2023(8645)
- 2022(6815)
- 2021(6493)
- 2020(5122)
- 2019(11512)
- 2018(11570)
- 2017(19896)
- 2016(12222)
- 2015(13908)
- 2014(14083)
- 2013(12797)
- 2012(11788)
- 2011(10908)
- 2010(11232)
- 2009(10114)
- 2008(9877)
- 2007(9130)
- 2006(8166)
- 2005(7674)
- 学科
- 管理(37620)
- 济(35362)
- 经济(35295)
- 业(33846)
- 企(29327)
- 企业(29327)
- 教育(20264)
- 中国(16985)
- 技术(14928)
- 制(12946)
- 财(12930)
- 方法(12415)
- 理论(10455)
- 数学(10339)
- 农(10317)
- 数学方法(10189)
- 业经(9837)
- 学(9388)
- 体(9063)
- 教学(8232)
- 技术管理(7690)
- 体制(7663)
- 务(7504)
- 财务(7477)
- 财务管理(7458)
- 银(7128)
- 银行(7110)
- 企业财务(7074)
- 行(6765)
- 环境(6718)
- 机构
- 大学(165528)
- 学院(162225)
- 济(59201)
- 研究(59062)
- 经济(57661)
- 管理(54744)
- 理学(46337)
- 理学院(45710)
- 管理学(44887)
- 管理学院(44533)
- 中国(38369)
- 京(36936)
- 科学(33428)
- 教育(32546)
- 范(31032)
- 师范(30833)
- 财(30815)
- 所(29126)
- 江(27660)
- 研究所(26012)
- 中心(25589)
- 师范大学(25279)
- 北京(24009)
- 技术(23465)
- 财经(23154)
- 农(22720)
- 院(21618)
- 业大(21153)
- 经(20933)
- 州(20814)
- 基金
- 项目(103715)
- 研究(85336)
- 科学(84123)
- 基金(71799)
- 家(61514)
- 国家(60835)
- 社会(52221)
- 科学基金(51808)
- 社会科(49218)
- 社会科学(49206)
- 教育(48395)
- 省(42484)
- 划(37848)
- 编号(37052)
- 基金项目(36804)
- 成果(33045)
- 自然(30643)
- 课题(29974)
- 自然科(29897)
- 自然科学(29892)
- 自然科学基金(29371)
- 资助(27739)
- 制(26065)
- 重点(25544)
- 部(25522)
- 年(24872)
- 发(23547)
- 创(23270)
- 规划(23143)
- 性(23142)
- 期刊
- 济(68659)
- 经济(68659)
- 研究(59639)
- 教育(55932)
- 中国(49033)
- 财(25751)
- 学报(22548)
- 管理(22300)
- 技术(21951)
- 科学(21106)
- 农(21044)
- 大学(18970)
- 职业(16447)
- 学学(16225)
- 农业(14090)
- 融(13303)
- 金融(13303)
- 财经(12385)
- 技术教育(11251)
- 职业技术(11251)
- 职业技术教育(11251)
- 经(10714)
- 坛(10604)
- 论坛(10604)
- 经济研究(10066)
- 业经(9865)
- 科技(8356)
- 问题(8168)
- 技术经济(8045)
- 发(7574)
共检索到263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激发等需求推动了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转型与创新。政府协同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企业技术技能标准的互动式架构、学校支撑人力资源的合作化开发是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转型的实践路径。从外显社会功能的维度来理解职业教育所承载的技术技能积累职能,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日臻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职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技术与技能,是人类实践的结晶,见图7-17。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是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地位所显。传承的重点在民族工艺和文化,创新的重点在现代产业技术,见表7-15、7-16。职业教育推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政策导向,见图7-18。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云飞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构建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一要加强政府主导,营造气氛,优化环境,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战略意识;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与执行监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资源,牵线搭桥,支持校企深度融合;改革管理体制,搭建职业教育产业技术转化与推广平台。二要深化职业院校自身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 机制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功能发挥深刻影响着技能型社会建设成效及价值目标的实现。技能型社会作为一个演化生成的社会化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意蕴。职业教育应积极响应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张和要求,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价值传播、技能传承、服务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和显著功能,以政策引领,夯实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基础;从文化发力,营造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环境氛围;以资源托底,保障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学习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赵玮
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平台。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技术技能的积累、传承和创新,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博弈分析法寻求校企协同中各方的共同利益源,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长期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指向工作岗位需要的操作或做具体事务的能力,而作为职业技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正在致力于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重新界定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的重要地位,从更宏观和立体的视野进行处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积累 创新导向 新环 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嗷静海
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助推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最终满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法,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设计基于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实现路径,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存田
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是学习成果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知识点"计算学分"量",基于"绩点"评价学分"质",基于"能级"进行学分转换。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是制订学分标准的前提。通过学分积累将学习者已取得的学分进行认定和记录,通过学分转换将学分认定为相应求学、求职资格的依据,并可颁授相应的学历或资格证书。此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监督、控制和审计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军卿
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储存、互认和兑换学习成果的学习和教育管理制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行学分积累与转换也是对相关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地管理手段。然而出于多种原因,我国中等教育界存在对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价值认同和基本原理认识不足的问题。学分管理与转换是以"知识点"来计算学分的"量",以"绩点"来计算学分的"质",以"能级"进行学分转换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学分积累 学分转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杨博
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有助于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功能,发挥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积累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总体目标,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发展现状与主要瓶颈入手,立体构建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政府与行业组织为辅"四位一体"的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实现路径,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个案,探讨建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体系、校企协同开发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实现方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经济与社会发展离不开技能的形成与积累。在全球化和智能化的裹挟之下,各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大量中等技能工作岗位被自动化替代或者通过离岸外包转移,随之而来的技能错配和技能短缺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乃至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掣肘因素。在破解技能市场失灵难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转型 技能形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顾明
本文试就农村集体积累功能弱化的生成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并从实际出发,对重塑农村集体积累机制作粗浅探讨。农村集体积累功能弱化的层次性分析从1981年开始,我国农村集体(村组)积累率基本呈直线下降势态,1981—1988年,农村集体积累率从5.1%降至2.2%,尤其是1984—1987年四年间,农村集体积累率仅为1.7%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英 王璐
非洲青年人口中有60%处于失业状态,导致青年人口贫困的同时,也使其成为社会稳定的扰动因素。非洲青年人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该群体的低技能特征使之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大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或徘徊在非正规就业领域,就业质量差且就业稳定性低。建议通过加强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升该群体的就业能力:一方面,从长期看,基础教育应努力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中高等教育要不断提升教育层次和受教育年限,为接受职业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从中短期看,不断增加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质量与针对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灿
十年来,我国在优化投资积累功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深刻转变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有一个过程,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决策上存在失误,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存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都出现过急于求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效益低下,国家调控能力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