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3)
- 2023(13206)
- 2022(11256)
- 2021(10471)
- 2020(9154)
- 2019(21173)
- 2018(20915)
- 2017(40459)
- 2016(21753)
- 2015(24617)
- 2014(24794)
- 2013(24332)
- 2012(22259)
- 2011(19869)
- 2010(19776)
- 2009(18193)
- 2008(18042)
- 2007(15952)
- 2006(13486)
- 2005(11902)
- 学科
- 济(92142)
- 经济(92055)
- 管理(65295)
- 业(64844)
- 企(55143)
- 企业(55143)
- 方法(47204)
- 数学(41171)
- 数学方法(40644)
- 财(24232)
- 农(23409)
- 中国(22514)
- 学(19696)
- 业经(19322)
- 技术(18590)
- 理论(17610)
- 贸(16455)
- 贸易(16450)
- 地方(16400)
- 制(15995)
- 易(15938)
- 务(15800)
- 农业(15754)
- 财务(15744)
- 财务管理(15708)
- 企业财务(14956)
- 和(14020)
- 银(12606)
- 银行(12566)
- 环境(12383)
- 机构
- 大学(314398)
- 学院(313467)
- 济(128146)
- 经济(125547)
- 管理(123746)
- 理学(108241)
- 理学院(107060)
- 管理学(105013)
- 管理学院(104436)
- 研究(99125)
- 中国(73124)
- 京(64671)
- 科学(61636)
- 财(57424)
- 农(50181)
- 所(49326)
- 业大(47088)
- 财经(46988)
- 中心(46664)
- 江(45597)
- 研究所(45105)
- 经(42829)
- 范(41068)
- 师范(40609)
- 经济学(40171)
- 北京(39971)
- 农业(39650)
- 经济学院(36445)
- 州(36142)
- 院(35690)
- 基金
- 项目(214669)
- 科学(169895)
- 基金(156345)
- 研究(155684)
- 家(136173)
- 国家(135069)
- 科学基金(116840)
- 社会(98845)
- 社会科(93792)
- 社会科学(93767)
- 省(84963)
- 基金项目(83101)
- 自然(76536)
- 自然科(74874)
- 自然科学(74853)
- 教育(74310)
- 自然科学基金(73525)
- 划(71260)
- 资助(64180)
- 编号(62873)
- 成果(50129)
- 重点(48926)
- 部(48380)
- 创(45856)
- 发(45415)
- 课题(43280)
- 创新(42794)
- 教育部(41941)
- 科研(41707)
- 国家社会(40816)
共检索到442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新克 赵文平
澄清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技术技能人才在人与技术的逻辑关系中存在,探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问题离不开人与技术的关系这一逻辑视角。运用美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关于人—技关系理论来审视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可以揭示出以下四维能力结构形态。基于具身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扩展其自身身体的能力;基于解释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理解技术人工物的能力;基于他者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知觉技术内在逻辑的能力;基于背景关系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体认技术文化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
技术技能人才 能力结构 技术 人—技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兴蓬 雷江华
人权运动推动下产生的融合教育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融合教育的内在生成机制和外在演进方式也有所不同,面临着多维的困境,制约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融合教育理解的不同视角、融合教育理念的不同层面、融合教育理论的不同成分、融合教育理想实现的不同路径来探讨融合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以期获得对融合教育更丰富和深层的了解。
关键词:
特殊儿童 融合教育 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启光
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现代主体性、社会合力性和专业岗位性的特点,这是主观因素(动作智能、实践性智力、情商、技商等)和客观因素(家庭文化、政府、学校、企业、知识、技术)在主体自觉、时代召唤和校企合作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妙 王婧 张启迪
传统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偏重快速上岗能力、被动接受能力和机械加工能力,导致技能供给与人力资源需求严重错配,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从新人力资本理论“认知能力”向“非认知能力”转向的研究进路出发,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重心应从就业导向的快速上岗能力转向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能力,从浅层学习的被动接受能力转向深度学习的知识迁移能力,从个体分工的机械加工能力转向集体协作的人际沟通能力。为有效形塑技术技能人才新的能力结构,最大化发挥技能的动态补充效应和自我生产效应,畅通“教育—能力—人力资本”的作用链,职业教育应主动变革,树立面向职业生涯的终身化育人理念,打造人机高效协同的数字化教学生态,搭建聚焦非认知能力培养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弛
职业能力是职业人关于职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力量系统,涵盖了面向职业世界的生存能力、生长能力和面向生活世界的生成能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机理可表述为:心智能力、动作能力和知性能力三种基础形态能力的综合发展;从"新手"到"专家"五个发展阶段能力的升级历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对其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是职业生存能力的着力范围,职业发展的中级阶段是职业生长能力的作用域,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职业生成能力的作用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一慧
考察美国、日本等国历史经验,结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和实践,本文提出用"四维理论"——即"宏观大背景决定方向,产业小背景精确定位股票,技术分析决定交易时机,心理博弈决定投资成败"为纬度的四维理论来分析资本市场。从宏观、产业、技术及心理角度综合分析,当前资本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域,未来存在较大潜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明先
决策支持系统是本世纪70年代中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决策工作的高级情报分析系统。本文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决策支持系统的四维结构观点,对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综合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四维结构,情报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影
当前阶段,高等学校在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问题上面临着系统定位薄弱和功能缺失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卓越会计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知识网络、职业技能、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论证以上四方面因素对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关系。并最终提出"德、知、行、思"四维度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加强对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全维度考量,探索实践培养模式,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会计人才 培养体系 四维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卫星 王爽 佟金萍
本文提出,高校会计人才供给侧培养有四种维度的路径:问题导向型改革的一维线性改善;系统性改革的二维平面改善;网络立体式改革的三维跨界教育;全面综合性改革的四维专业认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卫星 王爽 佟金萍
本文提出,高校会计人才供给侧培养有四种维度的路径:问题导向型改革的一维线性改善;系统性改革的二维平面改善;网络立体式改革的三维跨界教育;全面综合性改革的四维专业认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轶锋 高珂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将会对人力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结构带来显著的需求变迁,为技术技能人才能力培养带来新的挑战。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劳动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对劳动者的学习能力、统筹能力、创新能力、人机协同能力等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为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诉求,职业教育需要在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等关键环节推进改革,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阳 张新民
提出知识管理的四维分析框架,即知识管理行为、知识处理行为、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影响因素。试图用于解决不同学科关于知识管理研究缺乏联系的问题。文章首先界定知识管理活动,随后对知识处理行为和知识资源进行详细的研究,最后讨论知识处理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知识管理四维框架的研究对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使我们对知识管理现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对于学习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人员来说,它提供结构化的平台,对于实践者来说,它提供对知识管理行为进行评价的框架。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理论研究 分析框架 影响因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君芳
公平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最为期许的价值追求之一,构建完善的教育公平机制是教育领域实现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必然步骤。当前我国教育公平机制的弊端在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不能协调经济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抑制某些制度性因素对教育公平的损害,无法真正实现受教育者个性自由发展的目标。因此,通过建立平等性、差异性、补偿性和评价性四维一体的教育公平机制,教育公平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实现才有望成为可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涛 王桂东
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路径,探寻中国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的互动关系与发展态势,为完善中国三螺旋模型、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提供借鉴。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包括中国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内的四维协同创新模型,以SCI-E论文数据为依据,通过三螺旋算法对四维合作主体间的紧密程度与协同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官、产、学、研四方合作关系日趋紧密,较为稳定的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大学在协同创新中表现最为活跃,其次是政府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参与程度最低;大学、政府、科研机构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涛 王桂东
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路径,探寻中国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的互动关系与发展态势,为完善中国三螺旋模型、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提供借鉴。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包括中国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内的四维协同创新模型,以SCI-E论文数据为依据,通过三螺旋算法对四维合作主体间的紧密程度与协同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官、产、学、研四方合作关系日趋紧密,较为稳定的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大学在协同创新中表现最为活跃,其次是政府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参与程度最低;大学、政府、科研机构之间的双边或三边协同创新活动较为深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