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7)
2023(13707)
2022(11559)
2021(11107)
2020(8725)
2019(20284)
2018(20247)
2017(37608)
2016(20871)
2015(23518)
2014(23635)
2013(22853)
2012(20767)
2011(18531)
2010(18558)
2009(16490)
2008(16014)
2007(13898)
2006(12015)
2005(10503)
作者
(58616)
(48560)
(48498)
(46068)
(31091)
(23265)
(21903)
(19220)
(18460)
(17322)
(16666)
(16287)
(15303)
(15239)
(15033)
(14793)
(14633)
(14454)
(13877)
(13856)
(12107)
(12047)
(11824)
(11099)
(10928)
(10899)
(10846)
(10746)
(9807)
(9596)
学科
(77116)
经济(77028)
管理(59290)
(56050)
(47574)
企业(47574)
方法(35682)
数学(29716)
数学方法(29341)
(21877)
中国(21709)
业经(18963)
(18794)
理论(18453)
技术(18038)
(17742)
地方(15322)
农业(14976)
教育(14790)
(13531)
(13072)
贸易(13064)
(12786)
(12659)
环境(12301)
教学(11790)
(11305)
(11157)
财务(11090)
财务管理(11072)
机构
大学(288395)
学院(288274)
管理(113663)
(106120)
经济(103479)
理学(98782)
理学院(97685)
管理学(95984)
管理学院(95469)
研究(93761)
中国(66775)
(61675)
科学(59957)
(47438)
(46308)
(44314)
业大(43521)
研究所(42502)
中心(42176)
(41978)
(41225)
师范(40830)
北京(39013)
财经(38443)
技术(35504)
(34980)
(34723)
(34667)
农业(34542)
师范大学(32845)
基金
项目(201693)
科学(157312)
研究(152817)
基金(141899)
(123011)
国家(121893)
科学基金(104217)
社会(92349)
社会科(87251)
社会科学(87229)
(80762)
基金项目(75504)
教育(72480)
(67668)
自然(66469)
自然科(64831)
自然科学(64818)
编号(64712)
自然科学基金(63623)
资助(57193)
成果(52962)
课题(45719)
重点(45527)
(43863)
(43169)
(43154)
创新(40002)
项目编号(39911)
大学(38004)
科研(37742)
期刊
(115778)
经济(115778)
研究(83502)
中国(58834)
教育(47422)
学报(45909)
科学(42184)
管理(41710)
(40657)
大学(34965)
(34888)
学学(32447)
技术(30725)
农业(29120)
(19596)
金融(19596)
业经(19406)
财经(18145)
经济研究(17775)
图书(17521)
科技(15817)
(15485)
问题(14766)
(14734)
职业(14535)
技术经济(14525)
理论(14021)
(13573)
(13230)
论坛(13230)
共检索到414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新时代对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工匠人才成为广受关注的时代课题。基于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结构与时代意义的理论辨析,梳理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现状和问题,构建了基于培育理念、培育内容、培育手段、培育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并提出未来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弘扬工匠文化、创新培养模式、完善保障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莉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打造一支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不仅是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同时还可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德”“技”“并修”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德技并修“一体两翼”的时代内涵。其中,“德”与“技”为“两翼”,“并修”为“一体”,“德”与“技”在职业人、社会人、生命人三个层面相互交汇、相互渗透、互融互促,实现德技一体化融合培养。德技并修具有构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系与“道器合一”的内外双重价值。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技能人才,应强化职业院校、企业、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意识,加强校企线型互动育人机制,最终构建以校企双主体为中心的多元网状联动育人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探讨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理论逻辑与路径。教育家精神的道德引领和工匠精神的技能追求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不仅共同塑造着职业教育教师道德引领与技能追求的整体精神气质,同时还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实现技能传承与弘扬职业精神、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与责任感、实践全人教育的理念。尽管历史演进为这两种精神融入职教师资培育提供了文化基础,院校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将两种精神融入师资培育全过程的成熟培养模式尚待形成。建议通过价值文化引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企协同培育以及持续发展与评估等四条路径,实现这两种精神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全面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彩霞  檀祝平  
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之"高"的精神要核和重要内容。工匠精神历经"古今中外"内涵之演变,"宁静致远"匠魂之追求,欲达到"由技至道"理想之境界,却不断遭遇现实"荆棘丛生"之桎梏。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载体。"里应外合"的综合境域、"育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圆融中和"的指导思想、"曲径通幽"的培养路径是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四大要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麦秋  刘三婷  
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技能出众"能做事",还应具备时代精神"敢做事",更要具有"大国工匠"气概"做成事",这是高职教育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弘扬,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适应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瑞荣  
为满足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重塑社会价值导向、企业主导现代师徒制、重拾工匠精神的学校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名师名匠团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匠心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乐军  马海燕  
乡村工匠培育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以乡村工匠培育政策演进的梳理为起点,详细阐述乡村工匠培育的内在逻辑,乡村工匠扮演着中国传统技艺的守护者、和美乡村建设的引领者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角色。根据《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国职业院校助力乡村工匠培育要通过确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夯实乡村工匠培育的专业基础以及创新乡村工匠培育的培养模式等具体路径加以推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欣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质疑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诚然,工匠精神是企业与院校都推崇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却困扰着许多高职教育者。文章以高职院校普通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基于一些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出三条解决方案,也期盼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力敏  宫婷婷  祁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将工匠精神明确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共同构建出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与体系,并基于这个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与体系,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帮助学生体悟、认同与传承工匠精神,最终实现技能型人才"德技并修"的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秋花  
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是新形势下"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工匠精神培育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在文化层面、制度层面、教学模式层面存在困境。因此,必须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建设,重塑社会价值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始终;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训教育紧密结合;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妙   刘小艳   马丹  
从人力资本生命周期理论视角出发,未来技术技能人才只有沿着“技能新手—技能熟手—技能专家”三阶段能力梯度框架不断进行能力的自我生产和动态补充,才能适应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对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发展性需求。技能新手阶段,应坚持能力本位的学习观,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人机协作能力以及基本道德能力;技能熟手阶段,应践行“做中学”的实践观,培养迁移学习能力、人际协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能力;技能专家阶段,应树立终身、跨界、求善的发展观,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社会道德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研究工匠精神的逻辑起点,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是研究工匠精神的本真目的,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是研究工匠精神的落脚点。在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工匠精神当代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培育高品质消费市场、建立技术技能人员薪酬体系、发挥职业院校教育职能等方面建立工匠制度,以完善的工匠制度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玉合  张仕廉  杨晶晶  唐笑宇  
首先分析建筑业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前置条件,揭示工匠精神形成生产力的机理,认为帮助市场主体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其次探讨建筑业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作业层农民工化、竞争同质化、市场准入多进少出、行业投机等困难,造成了基础流动、动力不足、压力缺乏、逆向选择等培育障碍。最后从前置条件、现实困难、未来发展三个视角提出了新常态下建筑业培育工匠精神的三条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秋月  
重拾"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璐  任占营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走出去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产业转型升级亟须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建立校赛制度,通过技能大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