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4)
- 2023(10919)
- 2022(9635)
- 2021(8956)
- 2020(7588)
- 2019(17528)
- 2018(17616)
- 2017(33817)
- 2016(18374)
- 2015(20954)
- 2014(20921)
- 2013(20664)
- 2012(18680)
- 2011(16650)
- 2010(16427)
- 2009(14931)
- 2008(14475)
- 2007(12505)
- 2006(10806)
- 2005(9198)
- 学科
- 济(73438)
- 经济(73366)
- 管理(56436)
- 业(54458)
- 企(47017)
- 企业(47017)
- 方法(37721)
- 数学(32538)
- 数学方法(32040)
- 农(18017)
- 财(17432)
- 技术(17332)
- 学(17096)
- 中国(16925)
- 业经(16247)
- 地方(14012)
- 理论(13477)
- 和(12686)
- 农业(12452)
- 环境(12128)
- 贸(12103)
- 务(12101)
- 贸易(12098)
- 财务(12031)
- 财务管理(12009)
- 易(11738)
- 企业财务(11370)
- 制(10693)
- 划(10638)
- 教育(10522)
- 机构
- 大学(263078)
- 学院(261451)
- 管理(109295)
- 济(98443)
- 经济(96158)
- 理学(95734)
- 理学院(94720)
- 管理学(92969)
- 管理学院(92519)
- 研究(83285)
- 中国(59081)
- 京(56333)
- 科学(54694)
- 财(42228)
- 所(41513)
- 业大(41238)
- 农(40509)
- 研究所(38293)
- 中心(37587)
- 江(36367)
- 北京(35433)
- 财经(35023)
- 范(34914)
- 师范(34627)
- 农业(31823)
- 经(31797)
- 院(30723)
- 州(30058)
- 技术(29662)
- 师范大学(28114)
- 基金
- 项目(186886)
- 科学(146654)
- 研究(136031)
- 基金(134451)
- 家(117050)
- 国家(116101)
- 科学基金(100199)
- 社会(83708)
- 社会科(79309)
- 社会科学(79285)
- 省(74006)
- 基金项目(71969)
- 自然(66671)
- 自然科(65107)
- 自然科学(65093)
- 自然科学基金(63879)
- 教育(62711)
- 划(62100)
- 编号(55909)
- 资助(55831)
- 成果(44094)
- 重点(41460)
- 部(40730)
- 创(39281)
- 发(39003)
- 课题(38232)
- 创新(36538)
- 科研(35812)
- 项目编号(34722)
- 教育部(34618)
- 期刊
- 济(101942)
- 经济(101942)
- 研究(72515)
- 中国(45991)
- 学报(41677)
- 科学(38912)
- 管理(38664)
- 农(35079)
- 财(31313)
- 大学(31186)
- 教育(31090)
- 学学(29242)
- 技术(26512)
- 农业(25567)
- 业经(16949)
- 财经(15831)
- 经济研究(15741)
- 融(15707)
- 金融(15707)
- 图书(15509)
- 科技(15238)
- 技术经济(15045)
- 业(13411)
- 经(13309)
- 理论(13086)
- 问题(12841)
- 统计(12385)
- 实践(12310)
- 践(12310)
- 资源(12126)
共检索到363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泳 余洋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技术成果价值评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技术成果的内部及外部定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成为价值评价工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的角度,对影响内部定价和外部定价的因素以及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技术成果 价值评价 产权制度 交易成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丹 王雅文 胡羚
本文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需要,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科学技术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并通过回归分析,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价结果作了相关修正。
关键词:
科学技术奖 评价指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尹航 李柏洲
高新技术成果综合转化价值的测度同时受到实施企业经营绩效、项目管理团队运营能力、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转化综合风险等四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如何整体衡量这些制约因素导致项目综合转化价值的消长,对于优选高新技术转化项目予以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建立基于AHP-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方法的评价模型,收集数据开展实证分析,演示评价方法的操作流程,同时借助简要蛛网模型分解剖析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价值并提供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晓明,伊彤,李晓燕
我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源于50年代末,截至1994年10月,先后发布了三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尤其是第三部鉴定办法,大大压缩了鉴定范围,即只对国家、省、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和少数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才予以鉴定。同时,对鉴定专家的选聘及鉴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黄俊
文章基于技术转移理论对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将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分为许可交易、战略合作与自主转化三大路径,比较了不同路径的特点,然后对影响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技术排他性、互补性资产排他性、合作方吸收能力、合作方参与创新的重要性、用户参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合作方诚信保证机制等因素,提出了集成化的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决策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适用于许可交易、战略合作与自主转化三大路径的多种情景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为大学进行技术
关键词:
技术成果转化 技术排他性 大学技术许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黄俊
文章基于技术转移理论对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将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分为许可交易、战略合作与自主转化三大路径,比较了不同路径的特点,然后对影响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技术排他性、互补性资产排他性、合作方吸收能力、合作方参与创新的重要性、用户参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合作方诚信保证机制等因素,提出了集成化的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决策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适用于许可交易、战略合作与自主转化三大路径的多种情景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为大学进行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决策提供了"一以贯之"的理论参考,对于促进大学技术成果转化具有较好的决策参考意义。
关键词:
技术成果转化 技术排他性 大学技术许可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朱雪忠 张广伟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科技研发活动中。随着其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在基因编程和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独立创造出新的技术成果。探讨这类技术成果的可专利性、明确相应的权利归属,将有利于吸收资金投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法/过程]作者根据现有的专利法关于授予发明专利的规定,逐条来判断如下问题:这类技术成果是否满足作为发明专利的客体要求;如果满足,其专利权如何归属;人工智能本身可否作为发明人等。[结果/结论]人工智能产生的技术成果具有可专利性;按照民法主客体不得互换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专利权归属 可专利性 专利权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克俊
从规律的高度认识和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化复杂的过程 ,无疑对于指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丰富的实践过程 ,高度概括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十一个规律 ,即市场拉动规律、企业主体规律、人力资本决定规律、创新生命规律、特殊环境要求规律、特殊资本支持规律、要素快速流动规律、主体整合规律、区域产业集群规律、高新技术单元规律、风险与收益呈反比例规律。
关键词:
规律 高新技术成果 产业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黄俊
文章基于技术转移理论对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将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分为许可交易、战略合作与自主转化三大路径,比较了不同路径的特点,然后对影响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技术排他性、互补性资产排他性、合作方吸收能力、合作方参与创新的重要性、用户参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合作方诚信保证机制等因素,提出了集成化的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路径选择决策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适用于许可交易、战略合作与自主转化三大路径的多种情景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为大学进行技术
关键词:
技术成果转化 技术排他性 大学技术许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占家权
我国已经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技术已经被确认为商品。一方面 :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实用技术 ;另一方面 :许多技术从一开始就锁入冷宫 ,从来不被提及。巨大的需方市场与我国技术交易的现状形成了奇怪的反差
关键词:
技术市场 技术成果 转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志波 商行
根据产业共性成果转化实施工作实践经验和转化评价的实际需要,文章建立了共性技术成果转化的三维评价模型,从项目技术水平、转化条件、转化价值三个方面,研究设计了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非尔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产业共性技术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选取某一个共性技术成果,进行了例证分析,例证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且易于操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安然
技术成果权属界定的政策认识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董安然当技术成果权以知识产权的形态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体现其价值时,其财产权属便成为一个瞩目的焦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完成的技术成果主要靠召开技术成果鉴定会的形式来确定该成果的技术水平,靠获奖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丹 ,刘仲 ,俞晓钢 ,彭颖 ,虞技文
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初战阶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我国技术转移状况,是掌握改革动向,开阔思路和制定宏观科技政策的必要前提。本报告包括对全国冶金、化工、机械、轻工、电子五个行业的三次调查:1985年6月对139家企业“技术成果向生产转移”调查;同期对193个研究机构“技术成果向生产转移”调查;1986年3月对113家企业厂长的“科技体制改革的社会反应”调查。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报告对我国当前技术转移的基本状况和问题进行了概括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