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1)
2023(6827)
2022(5444)
2021(4986)
2020(4171)
2019(9038)
2018(8485)
2017(16590)
2016(8404)
2015(9156)
2014(9080)
2013(8954)
2012(8215)
2011(7332)
2010(7531)
2009(7236)
2008(6199)
2007(5630)
2006(4857)
2005(4647)
作者
(24707)
(20634)
(20245)
(19578)
(13146)
(9964)
(9216)
(7859)
(7832)
(7380)
(7111)
(6884)
(6685)
(6632)
(6500)
(6472)
(6160)
(5965)
(5912)
(5786)
(5151)
(5063)
(4994)
(4717)
(4688)
(4615)
(4500)
(4401)
(4240)
(4179)
学科
(32752)
经济(32721)
(32106)
管理(27945)
(27386)
企业(27386)
(25180)
金融(25180)
(22224)
银行(22212)
(21613)
中国(16110)
方法(14857)
技术(13475)
数学(13216)
数学方法(13104)
(11891)
中国金融(11079)
(10401)
(8964)
财务(8940)
财务管理(8927)
企业财务(8708)
(8376)
业经(8146)
技术管理(7654)
地方(7638)
(6810)
农业(6514)
(6397)
机构
学院(119283)
大学(118286)
(51944)
经济(50843)
管理(44686)
研究(40272)
理学(38517)
理学院(38122)
管理学(37516)
管理学院(37293)
中国(37062)
(25057)
(23880)
科学(23762)
中心(21025)
(20755)
财经(20330)
(20325)
(18571)
研究所(18566)
业大(17675)
(17518)
(17468)
经济学(17384)
金融(17214)
(16687)
农业(16337)
银行(16098)
经济学院(15876)
财经大学(15497)
基金
项目(81774)
科学(64881)
基金(60526)
研究(58380)
(53428)
国家(53009)
科学基金(45587)
社会(38564)
社会科(36958)
社会科学(36948)
(32416)
基金项目(31886)
自然(29187)
自然科(28615)
自然科学(28609)
自然科学基金(28138)
(26838)
教育(26354)
资助(24711)
编号(21757)
(18985)
重点(18817)
(18185)
(17929)
创新(17862)
成果(17059)
国家社会(16826)
(16728)
科研(15722)
教育部(15710)
期刊
(51265)
经济(51265)
研究(35399)
(28780)
金融(28780)
中国(24522)
学报(19877)
(19835)
(18737)
科学(18138)
管理(16970)
大学(15025)
学学(14576)
技术(12108)
农业(11914)
财经(10720)
教育(10320)
(9148)
经济研究(8975)
技术经济(7488)
业经(7208)
科技(7073)
(6379)
理论(6184)
问题(6146)
实践(5548)
(5548)
(5402)
论坛(5402)
(5321)
共检索到181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融调控监管中越来越多地引入技术性因素,包括:重新定义有关经济金融变量、运用参数进行差额调整、修正模型和计算办法、进行结构性操作,等等。可以简单回顾一下近年来我国的技术性调节,比如,差额准备金率动态调整制度、贷存比计算方法的调整等。这些变化并非权宜之计,它反映了我们对经济金融认识的深化,同时也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技术性调节,是对过去范式的矫正和补充,体现了金融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体现了新的调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海娟  
如果事物中蕴含的严重缺陷危及到事物存在的合理性,不予以纠正,它就自然难逃被灭亡的最后命运。变革时代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容易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状况。有些领导者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时常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晶  
由于正式金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对融资的需求,各种非正式金融形式应运而生,但这些金融形式却并不是政府所期望的。本文从制度和信息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认为政府不应强制性地要求用正式金融取代非正式金融,对非正式金融可以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以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佘传奇  祝军  
农村内生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供给渠道。农村内生金融组织在资金来源、贷款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相对于外生金融机构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诱致性变迁自下而上内生出的农村金融方式能够较好的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锋  
农村民间金融常被称为非正规金融,它是存在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并在金融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主流正规体制之外的金融形式。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安排非均衡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以及理论模型假设论证两个方面证明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并为其今后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道云  
我国对民间金融进行法律规制具有其深厚的合理性基础。从思想理论基础来说,我国民间金融法律规制以国家干预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市场失灵"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为支撑。从现实必要性基础来看,完成我国民间金融领域面临的主要任务离不开法律规制手段,包括完善民间金融法制和规范金融市场,防范和化解民间金融危机,满足市场投融资需求,以及促进良性的民间金融体系的形成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隋毅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异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异质的贷款者的金融市场模型,说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能够改进整个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从而论证了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的合理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凌翔  
试验性金融监管,主要是指具有一定金融监管职能的主体为支持金融创新及推行金融监管创新而依法依规开展的试验性的监督和管理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具有试验性质的金融监督和管理理念、方法、制度、立法、模式等的总称。试验性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社会公益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和比例监管原则。试验性金融监管法律规制的合理性基础包括思想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性基础两方面。试验性金融监管法律规制的思想理论基础包括金融监管法的优化监管原则、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以及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试验性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制的现实必要性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凌翔  
试验性金融监管,主要是指具有一定金融监管职能的主体为支持金融创新及推行金融监管创新而依法依规开展的试验性的监督和管理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具有试验性质的金融监督和管理理念、方法、制度、立法、模式等的总称。试验性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社会公益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和比例监管原则。试验性金融监管法律规制的合理性基础包括思想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性基础两方面。试验性金融监管法律规制的思想理论基础包括金融监管法的优化监管原则、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以及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试验性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制的现实必要性基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试验性金融监管的规范实施需要法律规制,支持金融创新和保护金融投资者、消费者权益需要法律保障,规范的试验性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需要法律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昊  刘钻石  吴荣林  
关键词: ~~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昕  李扶民  
作者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指出这一假说理论上的合理性。有效市场理论及国外一些国家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的实践均是理性预期理论与实践较完善的结合。作者把理性预期理论当作一种工具 ,尝试着用这一理论对我国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给出了政策性的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海亭  周春  
价格不应仅仅“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更不应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加成公式。传统价格的弊端是既忽视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又忽视消费者福利和社会公平。价格是多维力量的合力,因而应能反映多维因素的作用和要求。本文从被传统价格观念忽视的诸多方面,论述了价格应具有经济效率、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多个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可持续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方式转换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若干见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柏培文  李相霖  
文章使用2003~2019年行业数据,对全国各地区行业工资合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行业间工资分配明显不合理,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行业劳动工资收益稳居前列,竞争性行业基本处于弱势地位,行业间劳动工资收益差距正逐渐增加,流动性逐渐减小和固化。劳动力稀缺地区(如西南)劳动工资收益较高,劳动力密集地区(如华中)劳动工资收益较低,发达地区劳动工资收益整体降幅较小,而其他地区降幅较大。中国各行业之间劳动工资收益差距的不合理主要归因于行业结构异质性诱发的工资决定机制不同。各地行业工资合理性呈现较强的地区相关特征,并受到周边地区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城镇化率、国有化程度、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因素对行业工资合理性影响较大。基于上述研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推进行业工资合理分配、促进劳动者合理就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亭  周春  
传统价格的弊端是既忽视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又忽视消费者福利和社会公平。价格应具有合理性,价格是多维力量的合力,因而应能反映多维因素的作用和要求。本文论述了价格应具有的经济效率。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多个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可持续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方式转换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李爱军  
2012年1月,欧盟将航空业纳入碳交易体系,意味着碳关税正式付诸实践。由于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增量,中国将会受到碳关税问题的冲击。然而,碳关税可以降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税、碳税等措施同样也可以降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那么,哪种碳减排措施是更为有效的碳减排工具?换句话讲,碳关税是不是一个有效的碳减排工具,在碳减排问题上是否具有合理性?本文采用多国CGE模型进行分析,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结果表明,碳关税与碳关税等效措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而言,碳关税会导致较高的碳减排成本,较高的碳泄漏率,对世界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相对较小。因而,碳关税不具有合理性。不过,碳关税却是有效的威胁手段,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