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0)
- 2023(20548)
- 2022(17939)
- 2021(16655)
- 2020(14383)
- 2019(32962)
- 2018(32774)
- 2017(63235)
- 2016(34468)
- 2015(38938)
- 2014(39432)
- 2013(38923)
- 2012(36442)
- 2011(33093)
- 2010(33674)
- 2009(31472)
- 2008(31552)
- 2007(28520)
- 2006(25399)
- 2005(23235)
- 学科
- 济(149899)
- 经济(149719)
- 管理(105094)
- 业(97006)
- 企(81649)
- 企业(81649)
- 方法(63037)
- 数学(53855)
- 数学方法(53116)
- 财(41089)
- 中国(37738)
- 农(37669)
- 学(33465)
- 业经(31431)
- 制(31349)
- 地方(30832)
- 贸(29909)
- 贸易(29890)
- 易(28940)
- 务(25206)
- 财务(25105)
- 财务管理(25045)
- 农业(24647)
- 理论(24131)
- 企业财务(23751)
- 银(23485)
- 银行(23415)
- 技术(23183)
- 融(22501)
- 金融(22496)
- 机构
- 大学(506117)
- 学院(501955)
- 济(206502)
- 经济(201891)
- 管理(190145)
- 研究(175176)
- 理学(162451)
- 理学院(160540)
- 管理学(157542)
- 管理学院(156610)
- 中国(131973)
- 京(108998)
- 科学(107873)
- 财(99009)
- 所(91100)
- 农(85207)
- 研究所(82006)
- 中心(78926)
- 江(77475)
- 财经(77127)
- 业大(74759)
- 经(69710)
- 北京(69641)
- 农业(66660)
- 范(66299)
- 师范(65642)
- 院(62910)
- 经济学(62676)
- 州(61694)
- 财经大学(56863)
- 基金
- 项目(326049)
- 科学(254389)
- 研究(236442)
- 基金(235354)
- 家(205784)
- 国家(204105)
- 科学基金(173258)
- 社会(147984)
- 社会科(140213)
- 社会科学(140173)
- 省(126862)
- 基金项目(124002)
- 自然(112578)
- 自然科(109888)
- 自然科学(109857)
- 教育(108856)
- 自然科学基金(107906)
- 划(106783)
- 资助(98110)
- 编号(95955)
- 成果(80310)
- 重点(73441)
- 部(72271)
- 发(69054)
- 课题(66866)
- 创(66732)
- 创新(62453)
- 科研(62352)
- 教育部(61600)
- 大学(60890)
- 期刊
- 济(236928)
- 经济(236928)
- 研究(154153)
- 中国(102976)
- 学报(83529)
- 财(79756)
- 农(77868)
- 科学(74655)
- 管理(72232)
- 大学(62955)
- 学学(59160)
- 教育(56072)
- 农业(52415)
- 融(47348)
- 金融(47348)
- 技术(44684)
- 财经(39359)
- 经济研究(37793)
- 业经(35977)
- 经(33800)
- 问题(31187)
- 业(27734)
- 贸(27367)
- 技术经济(25893)
- 图书(25383)
- 版(24583)
- 理论(23946)
- 国际(23463)
- 科技(23183)
- 统计(23101)
共检索到771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冯宗宪
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与剩余控制权概念,将TBT以及相关协议看作各国政府签定的一个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完全契约。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从而导致了政府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上的剩余控制权。本文尝试建立起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的制度根源以及政府剩余控制权的结构、特点、表现等。最后,从制度层面上给出了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TBT协议 激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爱芝 吴傲然
本文对我国输日鳗鱼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利用经济学分析框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和价格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利用供求模型分析其福利效应,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保护的实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东
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日益普遍使用,为更好地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必要从理论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各国技术性措施的差异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政府干预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两方面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措施差异 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春 种胜兵
本文主要从进口国的角度分别在小国假设和大国假设下对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同经济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本文指出,以产业保护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而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技术标准选择适度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在进口商品含有对国内生产不利的有害因素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要优于禁止贸易的状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其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正当理由 ,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庇护所。各进口国频繁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有时候保护的成本是很高的 ,甚至超过了保护的收益所得。本文用一个单一产品市场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 ,演示利用成本收益分析对SPS措施进行政策择优的过程 ,该方法提供了分析不同收益和成本以及贸易限制、价格和福利关系的框架。结论是 ,进口国应该权衡成本和收益 ,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的实施要考虑经济效率 ,经济学的分析可以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宇
各国所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存在着政府行为和非政府行为的划分。由于这两种行为的实施机关、方式、强制力等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有着不同的效果,在世贸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等一系列条约中也承担着不同程度的责任。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具有隐蔽性、直接性、复杂性等特点,世界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中的非政府行为占到了越来越多的数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研究并利用非政府行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成为积极应对他国壁垒,有效构筑我国壁垒的有力手段之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鄢达昆 李应振
环境标志制度的迅速发展适应了环保政策由“法规导向”转为“诱因导向”的世界潮流,但由于各国环境条件千差万别,要想实现环境标志的全球统一是不可能的。在环境标志制度的授予及鉴定标准难以完全基于客观的环境或技术等因素的情况下,环境标志很有可能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贸易技术壁垒。在WTO贸易规范中,环境标志制度应该属于TBT规范范围内的事项。
关键词:
环境标志 TBT 标准 PPMs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德林 魏崇辉
从认知与均衡出发探讨政府生存世界构建应该是构建新制度经济学视阈政府研究框架的基点;依托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政府的衍生与性质、职能则是研究的重点;积极引用"可信承诺"以拓展研究的视阈,将加深动态性,增强真实感。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政府 认知 均衡 可信承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德海
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相结合的双重控制机制;其次建立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进行产品价格竞争的Bertrand博弈模型,将发达国家设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的最低下限偏好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控制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动态影响,指出我国出口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跨越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存在着"超越的陷阱";最后提出了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国内外资源环境压力和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约束下的发展战略,即在国际低端产品市场上保持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同时,在国际高端产品市场上实现超越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树 陈刚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影响,包括对相关国家及本国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失及其变动的影响。TBT对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数量抑制和价格抑制两个方面来实现。在短期内,TBT将会阻碍出口国企业的出口,导致生产者福利的损失;但在中长期内,出口国若能对TBT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则TBT可能会促使出口国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动力,从而对出口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跃梅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突出的非关税壁垒之一,也是近年我国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重要挑战。然而并非所有的技术壁垒都是贸易保护,某些技术壁垒的存在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从技术水平的差异、政府措施和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技术选择三个方面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以求区别对待两种不同性质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形成机制 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技术贸易壁垒问题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对之进行分析。首先从分析技术壁垒产生的历史入手,揭示WTO技术贸易壁垒协议的制度安排与技术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国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的内在动机。在上述基础上,从技术差距理论、需求差异、“柠檬”市场现象、制衡机制以及政治制度等多视角揭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壁垒问题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蕴芳 尚涛 冯宗宪
引入基础-派生制度分析框架,在该框架内分析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协议与国内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制度结构体系,认为在技术经济环境变动而导致的制度变迁利益驱动以及基础性制度对派生性制度的约束不足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派生性制度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演化升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秀娥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载体,从而使原本维护贸易公平竞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措施,成为阻碍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扭曲了比较利益,损害了多方利益。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应从根源上寻找对策,关键是提高科技水平,实现在技术上超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